科研产出
新疆伊犁马铃薯根际芽胞杆菌纯培养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马铃薯根际土壤中芽胞杆菌种类多样性,可为挖掘芽胞杆菌新资源提供基础。从新疆伊犁州9个地点采集了30份马铃薯根际土壤样品,采用可培养法从中分离芽胞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同源性鉴定了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共获得芽胞杆菌349株,基于菌落形态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了66个代表菌株,其中14株与近缘种模式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介于93.0–98.5%之间,为潜在芽胞杆菌新种。349株芽胞杆菌属于9属66种,分别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的41个种(41/66,62.1%),为最优势属;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有9种(9/66,13.6%),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共6种(6/66,9.1%),嗜冷芽胞杆菌属(Pscychrobacillus)共4种(4/66,6.1%),虚构芽胞杆菌属(Fictibacillus)有2种(2/66,3.0%),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大洋芽胞杆菌属(Oceanobacillus)、鲁梅尔芽胞杆菌属(Rummelibacillus)和解硫胺素芽胞杆菌属(Aneurinibacillus)皆为1种。新疆9个地点马铃薯根际土壤中芽胞杆菌含量为2.20–8.86×104 cfu/g,其中特克斯蒙古乡马铃薯根际土壤中芽胞杆菌的菌落含量和种类最多,分别为8.86×104 cfu/g和37种;尼勒克县马场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的芽胞杆菌含量最少,特克斯去昭苏路上和阜康西沟村的芽胞杆菌种类最少,仅9种。但每个地点的优势种均相同,均为简单芽胞杆菌(Bacillus simplex)和阿氏芽胞杆菌(B.aryabhattai)。芽胞杆菌种类可划分为高频度分布型(简单芽胞杆菌等4种)、中频度分布型(植物内生芽胞杆菌等12种)和低频度分布型(其余51种芽胞杆菌,如蕈状芽胞杆菌)。新疆9个地点芽胞杆菌种类分布可分为高含量高丰度型(特克斯蒙古乡和农技推广园)和低含量低丰度型(如尼勒克县马场等地)。相关性分析发现,马铃薯根际芽胞杆菌种类分布与海拔高度无显著相关性。新疆马铃薯根际土壤蕴含种类丰富的芽胞杆菌资源,可为芽胞杆菌功能菌株开发提供丰富的菌种来源。


“VR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展望
《台湾农业探索 》 2017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科学在传统农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新科技对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和集约化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6年被媒体称为"VR元年",虚拟现实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该文简要介绍了VR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论述了虚拟农业的发展现状,对VR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水产饲料中细菌总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福建农业科技 》 2017
摘要:为提高水产饲料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从送检样品中获得20个样品细菌总数的检测结果,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偏差的方法评定20个样品细菌总数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2。当检测结果以2次测定对数值的平均值表示时,其取值于lgA±0.12之间。


科技期刊不同来源影响因子比较研究——以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例
《情报杂志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意义]比较不同来源期刊影响因子的差异性,为期刊评价部门合理选择期刊影响因子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选择34种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分别统计该学科和各刊2012—2014年以CNKI、CJCR和CSCD为统计源的影响因子(IF)、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年影响因子(IF5)和5年他引影响因子(NSC-IF5),并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3种数据库4种类型的影响因子排序均为:CNKI>CJCR>CSCD,且三者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IF>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数据库来源的不同期刊IF自引率差异很大,其中CSCD IF自引率变幅达5.51%~52.82%;该学科IF5>I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IF5>NSC-IF,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该学科他引的引用高峰是在论文发表后5年内而不是2年内。由此认为基于CSCD、CJCR源刊的影响因子更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对于该学科期刊,NSC-IF5能更好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 科技期刊 期刊评价指标 统计源数据库 影响因子 他引影响因子 5年影响因子


几种生物农药对高海拔茶区茶饼病的防效试验初报
《茶叶学报 》 2017
摘要:为筛选出安全有效地防治高海拔茶区茶饼病的药剂,开展了生物农药氨基寡糖素、申嗪霉素、多抗霉素和矿物油4种药剂及氨基寡糖素与多抗霉素混配剂对贵州湄潭和德江茶园茶饼病的防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生物农药10%多抗霉素处理对贵州湄潭和德江高海拔茶区的茶饼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分别为62.43±5.84%和58.17±2.93%);若与5%氨基寡糖素混配后的防效有显著提升(分别为67.3±2.19%和72.77±2.93%),与对照药剂吡唑醚菌酯的防效差异不显著。表明供试生物药剂10%多抗霉素、或10%多抗霉素与5%氨基寡糖素混配使用防治茶饼病可以替代化学农药吡唑醚菌酯,可在我国高海拔茶区大面积应用。


林地改为茶园对土壤净硝化速率及N_2O排放的影响
《土壤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江南茶区(安徽、浙江)和华南茶区(福建)典型茶园土壤及各自相邻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5oC和6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通过28 d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林地改为茶园后对土壤净硝化速率及N_2O排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徽地区林地改种茶园显著抑制了净硝化速率;与安徽地区的林地和茶园土壤相比,浙江和福建地区林地和茶园土壤净硝化速率很低(N,<0.2 mg/(kg·d)),且林地改为茶园后对土壤净硝化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安徽地区植茶年限超过10 a的茶园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均显著低于邻近的林地土壤,而植茶年限为10 a的茶园土壤与邻近的林地土壤差异不显著。浙江和福建茶园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各自对照的林地土壤。安徽地区土壤的N_2O累积排放量与p H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林地改为茶园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和氮肥的施用,p H降低抑制了净硝化速率,进而降低N_2O排放。
关键词: 种植年限 茶园 林地 净硝化速率 N2O累积排放量


水稻所召开国家项目三亚现场观摩会
《福建稻麦科技 》 2017
摘要:2017年4月8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海南三亚滕桥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强优势杂交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华南早晚兼用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课题责任专家郑家团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广西区农科院水稻所、海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华南稻区水稻育种团队专家,到三亚市的福建南繁育种基地,现场观摩了项目组展示的


福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思路
《茶叶学报 》 2017
摘要:化肥减施增效是支撑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福建省重点产茶区茶园肥料施用现状及典型茶区茶园土壤主要障碍因子,综述了福建省茶园养分管理研究进展,提出福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研究思路:基于茶树养分需求特性研究制定相应的茶园施肥限量基准,研制具有区域及茶类针对性、兼顾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的茶树专用配方肥;优化集成高效新型肥料、有机肥替代及适时推进机械施肥,形成福建典型茶区茶园化肥减施增效的初步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示范培训与推广应用,从整体上降低福建茶园化肥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