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椰子抗寒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及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年生海南高种椰子、红矮椰子和香水椰子3个椰子品种的幼苗为材料,根据温度的日变化规律,设置不同的低温度处理,分别为CK(自然温度处理)、16℃(T1处理)、12℃(T2处理)、8℃(T3处理),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低温胁迫下椰子叶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对抗寒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筛选,对不同椰子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品种抗寒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幅度的不同,抗寒性强弱依次为海南高种椰子>红矮椰子>香水椰子。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高,不同低温处理间差异较大,可以聚为不同类分别代表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类的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2个指标可反映其他指标信息,可作为椰子抗寒鉴定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波长法测定木薯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其比例是木薯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采用双波长法对30个木薯株系的直、支链淀粉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碘分别与直链和支链淀粉反应生成复合物的吸收光谱,我们最后确定了直链淀粉的和支链淀粉的参比波长和测定波长分别是609和469.5 nm、542和721 nm。根据回归方程得到了30个木薯株系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本实验中用于测定木薯的直链淀粉浓度在0~26μg/m L,支链淀粉浓度在0~100μg/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结果表明:SC8不同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范围:14.879%~21.905%,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范围:47.864%~56.955%;SC6不同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范围:15.494%~24.726%,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范围44.292%~57.465%。该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效率高,工作量小,适于批量木薯样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坪草红丝病与粉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与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草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坪草红丝病与粉斑病是发生于世界范围内可危害多个草种的重要草坪草病害。本研究对我国首次报道的红丝病和粉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室内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该两种病原菌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红丝病和粉斑病病原菌菌丝适宜生长pH为5~7,最适生长pH为6,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水浴处理10min。红丝病和粉斑病病原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氮源,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L-谷氨酰胺。红丝病病原菌最适培养基为燕麦片煎液琼脂培养基(OMA);粉斑病病原菌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5%烯唑醇在14种供试杀菌剂中对红丝病病原菌和粉斑病病原菌毒力最高,其EC50值分别为0.113和0.282mg/L;然而,15%甲霜灵·10%霜霉威毒力最低,其EC50值分别为121.522和214.532mg/L。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HbMGT1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g~(2+)是植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二价阳离子,是多种酶活性调控的辅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有关高大乔木叶片中Mg~(2+)跨膜运输的研究还很少。MGT/MRS2类型的镁离子转运蛋白在植物镁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克隆研究了一个巴西橡胶树MGT基因,HbMGT10。亚细胞定位显示,HbMGT10定位于叶绿体膜上;酵母互补实验表明,HbMGT10具有镁离子转运功能;qRT-PCR分析结果显示,HbMGT10主要在橡胶树叶片中表达,且是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的HbMGT基因;HbMGT10在叶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发育调控,随叶片发育进程表达量明显增加,在淡绿期和稳定期表达量最大;HbMGT10在成熟叶片中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在光强度最大的12:00~16:00的表达量最大。由此推测,HbMGT10在橡胶树叶片叶绿体膜的镁离子跨膜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橡胶树叶片叶绿体的发育,以及叶绿体中镁离子浓度的调控,以适应橡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镁离子转运蛋白 镁离子 HbMGT10 叶绿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转录因子基因ZmA SR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网站http://maizegdb.org/上获得玉米ZmASR家族的九个成员的DNA、cDNA和氨基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ZmASR家族的九个成员进行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水和疏水性、潜在的磷酸化位点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预测和分析。这不仅丰富了ZmASR蛋白家族基因信息,同时为进一步过渡到体外实验水平和试验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玉米ZmASR家族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培育玉米抗逆新品种,改善玉米果实品质,促进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玉米 ZmASR家族基因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SSR标记的海南高良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对96份海南高良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采用了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扩增,并利用NTSYS-pc 2.10 y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共利用22条引物扩增获得了154条条带,其中有97条多态性条带,引物多态性为61.88%。96分高良姜种质材料的DICE相似系数在0.808~0.996之间,平均值为0.931。基于UPGMA算法基础上构建的聚类进化树显示,大部分的材料在相似系数阈值接近0.87时聚成两大类,其中一大类几乎包括了来自海南的所有材料,主成分分析同时验证了聚类分析的结果。以上研究说明海南高良姜栽培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此研究可为高良姜种质资源的收集、分类、以及GAP基地建设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MSAP反应体系优化及其不同开割高度单株DNA甲基化分析
《植物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研7-33-97’橡胶树无性系幼嫩叶片为材料,通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酶切、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3个影响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的关键步骤的反应体系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橡胶树MSAP反应最佳体系,并用于高低割线橡胶树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50μL反应体系中,750 ng基因组DNA用EcoRⅠ20 U,HpaⅡ20 U或MspⅠ10 U于37℃恒温同步酶切10 h,酶切完全。最佳预扩增体系(20μL)为:连接产物4μL,Mg Cl_2(25 mmol·L~(-1))0.15μL,d NTPs(2.5 mmol·L~(-1))0.1μL,上下游引物E-00/HM-00(10μmol·L~(-1))各0.3μL,Taq酶(5 U·μL~(-1))0.1μL,10×PCR Buffer 2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20μL)为:稀释20倍的预扩增产物2μL,Mg Cl_2(25 mmol·L~(-1))0.1μL,d NTPs(2.5 mmol·L~(-1))0.125μL,上下游引物E+3/HM+3(10μmol·L~(-1))各0.4μL,Taq酶(5 U·μL~(-1))0.1μL,10×PCR Buffer 2μL。高低割线树DNA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37.22%和36.43%,2种开割胶树基因组CCGG位点胞嘧啶全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半甲基化率,推测橡胶树基因组甲基化主要模式可能是Cp G型。综上表明,建立的MSAP反应体系稳定可靠且重复性好,为后续橡胶树不同胁迫(割胶)程度DNA甲基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高低割线橡胶树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信息的艾纳香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BbGPPS)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DC)的叶片中克隆到单萜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BbGPPS)基因。研究结果显示,BbGPPS基因的cDNA全长1 692 bp,包含开放阅读框(ORF)1 083 bp,编码361个氨基酸;亚细胞结构定位于叶绿体,既非膜蛋白也非分泌性蛋白。疏水性分析显示,BbGPPS是亲水性蛋白。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BbGPPS蛋白与其他植物中GPPS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且具有异戊烯基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有序列被聚为5大类,BbGPPS与其他菊科植物聚类一类,与万寿菊(Tagetes erecta)TeGPPS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甜菊(Stevia rebaudiana)SrGPPS。
关键词: 艾纳香 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 氨基酸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从荔枝的开花生物学特性、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包括与荔枝果实、花、及生长发育相关的)的克隆鉴定等方面介绍了荔枝的遗传基础研究进展,以期为荔枝在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分离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