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盐胁迫下巴西蕉幼苗部分细胞膜系统Ca~(2+)-ATPase的活性变化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盐胁迫下微粒体膜Ca~(2+)-ATPase活性变化,试验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巴西蕉幼苗在60 mmol·L~(-1)的NaCl胁迫4、8、12、24和48 h下,增加外源CaCl_2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处理,测定其叶片和根部分细胞膜上的Ca~(2+)-ATPase活性。结果表明,巴西蕉幼苗根和叶片的质膜、液泡膜及内质网膜的Ca~(2+)-ATPase活性各不同,且CaCl_2处理的Ca~(2+)-ATPase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3种处理。在NaCl胁迫4 h时,CaCl_2处理的Ca~(2+)-ATPase活性均显著升高,而EGTA处理的则显著下降。幼苗质膜和液泡膜的Ca~(2+)-ATPase活性远远大于内质网膜Ca~(2+)-ATPase。这表明了质膜和液泡膜Ca~(2+)-ATPase活性主要参与巴西蕉幼苗Ca~(2+)稳态的调控。

关键词: 巴西蕉幼苗 盐胁迫 Ca~(2+)-ATPase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中氮素利用及硝态氮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硝态氮转运蛋白在植物吸收利用氮素方面发挥主要功能,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素的吸收、转运和再利用都需要硝态氮转运蛋白参与调控。目前硝态氮转运蛋白主要分为四类:NRT1(NPF)、NRT2、SLAC/SLAH、CLC。硝态氮在植物吸收、代谢和基因表达方面是一种很重要的信号调控分子,硝态氮转运蛋白可作为植物的硝态氮受体。通过论述氮素代谢过程中硝态氮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功能和在拟南芥等作物中的研究现状,为作物的抗逆性研究和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氮素 硝态氮转运蛋白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瓜秀粉蚧在海南的适生性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瓜秀粉蚧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危险性害虫,本研究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依据该虫的分布数据和20个环境因子预测其在海南的适生性,并对木瓜秀粉蚧在木薯地中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瓜秀粉蚧在海南的高度适生区主要有陵水、乐东、东方、昌江、海口西部等地,模型的AUC值为0.982,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温度变化范围和最湿润季度降水量等,因子贡献率分别为23.7%、16.5%、14.2%和12.1%;用聚集度指标法确定木瓜秀粉蚧在木薯上一定密度下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并采用m*-m回归法和Taylor幂法则对其进行了验证;成虫在木薯植株上的分布,表现为上、中层的虫口密度显著高于下层。研究结果对提高木瓜秀粉蚧的监测和防控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木瓜秀粉蚧 海南 最大熵模型 适生性评价 空间分布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生长素极性运输载体基因AcPINs和AcAUXs白分离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乙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菠萝人工催花,但其分子机制不是很清楚.以菠萝(Ananas comosus L.‘Perola’)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结合RACE方法得到3个生长素极性运输输出载体基因(AcPIN1、AcPIN2和AcPIN3)和2个生长素极性运输输入载体基因(AcAUX1和AcAUX2)的cDNA及基因组DNA全长.AcPIN1、AcPIN2、AcPIN3、AcAUX1和AcA UX2的cDNA全长分别为2 690、2 388、2 057、2 156和1 580 bp,其开放读码框长度分别为1 854、1 917、1 530、1 479和1 392 bp,分别编码617、638、509、492和463个氨基酸;其基因组DNA全长分别为3 602、3 208、4 204、5 457和2 436 bp,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长度分别为3 244、2 780、3 947、5 264和2 321 bp.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AcPINs和AcAUXs分别属于植物PINs和AUX/LAXs家族.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菠萝茎尖经200和1 200 mg·L1乙烯利诱导处理后,AcPINs的表达上调较多,其中AcPIN2在处理后的早期(1~2 d)和后期(28~37 d)显著上调,另外两个PIN家族基因AcPIN1和AcPIN3在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明显提高.AcA UX1的上调表达量相对较少,且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也主要集中在处理初期(1 d)和后期(28~37 d),而AcAUX2的上调表达则只在处理后的前期(1、2、9d).研究结果表明,乙烯利诱导菠萝成花过程中,存在着生长素极性运输,且生长素极性输出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关键词: 菠萝 开花 生长素输出载体 生长素输入载体 生长素极性运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褐根病菌的分子检测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褐根病菌的一对特异性引物G1F/G1R,对不同来源橡胶树褐根病菌菌株的r 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对发病组织进行分子检测,并构建橡胶树褐根病菌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0株不同来源橡胶树褐根病菌菌株DNA均能扩增出一条653 bp的特异性片段,而橡胶树红根病菌、紫根病菌、臭根病菌、白根病菌和清水对照均无扩增条带。发病组织检测结果表明,该引物能特异性检测到橡胶树褐根病菌的存在。引物对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为100 ag/μL。基于r DNA-ITS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Gen Bank中的菌株KF233592、KM079591聚在同一分支上,其亲缘关系最近,均属于Phellinus noxius。

关键词: 橡胶树 褐根病菌 特异性引物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的抗寒性及北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作为中国三大薯类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状,主要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光合作用效率较高,淀粉产量在高等植物中非常突出。木薯的用途极为广泛,除食用外,可大量加工成工业产品。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木薯在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抗寒性的分子生物学、抗寒育种及北移栽培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木薯抗寒性和北移栽培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木薯 抗寒性研究 抗寒育种 分子生物学 北移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FKBP16-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瞬时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前期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果肉低表达而叶片中高表达的荔枝基因FKBP16-2。本文克隆了该基因1 578 bp的启动子片段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荔枝FKBP16-2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大量的TATA-box和CAAT-box保守元件,以及TCA-element,ARE,HSE,GCN4_motif,O2-site等各种转录调控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该启动子能驱动GUS基因在荔枝的花、叶、根、果皮以及种子中表达而在果肉中不表达,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关键词: 荔枝 FKBP16-2基因启动子 基因枪 顺式调控元件 瞬时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化工新型材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菠萝叶在民间药物中有广泛的应用,菠萝叶中已分离鉴定出酚类、甾体类和酰胺类化合物等,具有降糖脂、抗菌、抗氧化和防晒等生物活性,在医药、保健食品以及化妆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有关菠萝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较少。笔者综述了菠萝叶化学成分及其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菠萝叶 酚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定化酶催化椰子油水解工艺研究

中国油脂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水浴振荡辅助固定化酶进行椰子油水解工艺研究。比较3种固定化酶水解效率并筛选。以反应体系的酸值为响应值,以温度、p H、加酶量、水油质量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Box-Behnken实验,建立反应体系酸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椰子油的最佳固定化酶水解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研究酶的回收及操作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80℃、p H 5.5、Lipozyme 435加酶量6.51%和水油质量比1.08∶1为固定化酶催化椰子油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该条件下反应20 h,椰子油的水解率为94.80%,重复使用10次后,酶活仍能保留86%,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 固定化酶 椰子油 水解 响应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尾藻属新变种——拟披针叶马尾藻潭门变种的形态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水产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发现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马尾藻。形态鉴定结果显示,该马尾藻与拟披针叶马尾藻的形态特征十分相似,但气囊结构有明显差异,故将其定名为拟披针叶马尾藻潭门变种。对该新变种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及其与马尾藻属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拟披针叶马尾藻潭门变种隶属于真马尾藻亚属,并与瓦氏马尾藻和亨氏马尾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新变种 褐藻 马尾藻 形态鉴定 系统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