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为指导旱地施磷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进行土柱试验,研究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2水分处理、3施磷处理和2品种处理,水分设上下土层均充分供水(W1)和上干下湿(0~30 cm土层干旱胁迫,30~60 cm土层充分供水)(W2)2种水分处理,施磷设不施磷(CK)和施磷于0~30 cm(SP)和30~60 cm(DP)土层3种处理,供试冬小麦品种选用水分敏感型(小偃22)和抗旱型(长旱58)2个品种。从不同品种看,长旱58产量均显著高于小偃22(P<0.05);从不同水分处理看,与充分供水相比,在水分供应不足时,小偃22的SPAD值、Pn、Tr及产量均明显降低,长旱58的产量则明显增加;2个品种的SPAD值、Pn、Tr和产量均表现为施磷处理显著高于不施磷的对照处理(CK)(P<0.05)。施磷位置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因土壤水分和品种不同而异,在水分供应充足时,深层施磷不利于提高生育后期(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SPAD值、Pn、Tr及产量;而在水分供应不足时,深层施磷能够明显提高上述指标,对抗旱性较强品种更加显著。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水份供应不足条件下,磷肥深施有利于提高冬小麦光合性能及产量,抗旱性较强品种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 分层供水施磷 冬小麦 产量 SPAD值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糯稻地方品种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36对SSR标记对50份湖北地方糯稻品种进行PCR扩增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糯稻地方品种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710 7,多态信息含量平均为0.686 1,多样性较高。SSR标记聚类分析表明,湖北糯稻地方品种中遗传资源丰富,特别是籼粳糯稻成分互渗的品种,可广泛用于糯稻育种。

关键词: 糯稻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配施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甘薯施肥最佳配方,以甘薯品种商薯19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施用量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的茎长、分枝数、茎粗、地上部鲜质量及结薯数总体以NPK4处理(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为1∶1∶2,具体施用量为N 75 kg/hm2、P2O575 kg/hm2、K2O 150 kg/hm2)较为适宜;鲜薯产量以NPK4处理最高,达51 066.6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不施肥处理)极显著增产13.42%;茎粗与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茎长呈显著负相关,结薯数与鲜薯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甘薯 氮、磷、钾肥配施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模式对豫中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5

摘要:以豫烟10号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烤烟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生育过程中大部分时期,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施肥模式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施肥模式土壤含水量高于常规生产技术施肥模式和烟叶丰产技术施肥模式,而容重低于此2种施肥模式。各处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总体变化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移栽30~50 d达到最高,p H变化不明显;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施肥模式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施肥模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较高。各处理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随移栽天数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在60 d左右达到最高峰;优质烟叶生产技术施肥模式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施肥模式土壤微生物数量总体高于其他处理。

关键词: 土壤 微生物 烟草 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肥水处理对茄子新品种绿玉1号和绿玉2号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茄子新品种绿玉1号和绿玉2号最佳的肥水管理配套栽培模式,采用3水平有机肥施肥量(300 m3/hm2、150 m3/hm2和75 m3/hm2)和2水平灌水量(7 d和10 d灌水1次)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水处理对茄子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玉1号茄子在150 m3/hm2施肥量下,结果早期采用10 d灌水1次,结果盛期采用7 d灌水1次,早期产量、总产量、维生素P(Vp)含量和维生素C(Vc)含量均较高。而绿玉2号茄子在300 m3/hm2和7 d灌水1次情况下,早期产量和Vp含量均较高,总产量和Vc含量均最高。从经济角度来说,2个茄子品种采用150 m3/hm2施肥量,结果期采用7 d灌水1次是最经济、环境友好、节水的肥水管理模式。

关键词: 茄子新品种 绿玉1号 绿玉2号 产量 维生素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外干燥对芝麻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红外技术对芝麻进行干燥,并采用压榨法制油,研究不同红外干燥参数对芝麻水分含量、发芽率、挥发性气体成分及芝麻油酸值、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干燥对芝麻的发芽能力有显著的破坏作用,100℃红外干燥5 min发芽能力约下降至1/5,干燥25 min芝麻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当红外干燥时间在10~25 min或干燥温度在70~130℃时,芝麻的水分含量均达到安全水分(7%)。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或温度的升高,芝麻油酸值由21.35 mg KOH/g降低至4.11 mg KOH/g,过氧化值呈升高趋势(最大值0.71mmol/kg)。红外干燥的芝麻挥发性气体成分中含有烃类、酯类、醛类、醇类、酸类等,其数目依次降低;当干燥时间在15min以上或干燥温度在100℃以上时,酯类成分相对含量减少,而酸类和醇类成分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增加。

关键词: 芝麻 红外干燥 挥发性成分 酸值 过氧化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河南社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指通过适当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形式。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存在着经营主体文化素质偏低、规模经营资金缺口大、土地流转社会纠纷较多、经营风险相对集中、非农化和非粮化风险突出等问题,因此需要因地因业制宜、选择适宜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加大财政支持、提高基础设施规模效益水平,强化金融支撑、破解经营主体资金需求难题,完善社会服务、营造多元化复合型服务体系,强化监管引导、防止非农化和合理控制非粮化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适度规模经营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因子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豫麦49、郑麦004、周麦1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半冬性小麦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冬性小麦以10月13—23日为最佳播期,早播、晚播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应均较低,产量明显低于适播期;相对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穗粒数、千粒质量、穗数,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最高的是穗数,千粒质量次之,穗粒数最低,说明本生态条件下,在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稳定千粒质量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穗粒数来提高小麦产量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重点与实践探索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文章在分析河南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研究探索,提出农业产业集群培育的重点任务是建设三大体系与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即产业体系建设、经营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构建,并把其思路贯穿于新野肉牛产业集群培育的实践中,探索出了农业产业集群培育的成功路径。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培育 实践探索 河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苜蓿干草在奶牛日粮中的功能与效益评价

饲料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介绍了优质苜蓿对奶牛的生理营养作用和在其日粮中重要地位,比较了不同等级苜蓿产奶量的差异,展望了以优质苜蓿干草为日粮基础的奶业生产效益前景。

关键词: 苜蓿 奶牛日粮 效益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