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果蔬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中的原理及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果和蔬菜的品质与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化学检测方法是一种费时费力的破坏性检测技术。随着成像和光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光谱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快速无损检测中。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传统的成像和光谱技术的优点,可以同时获取被检测物体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因此该技术既可以像检测物体的外部品质,又可以像光谱技术一样检测物体的内部品质和品质安全。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检测水果和蔬菜品质与安全的研究性论文发表,为了深入了解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检测原理并跟踪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水果和蔬菜外部品质、内部品质和品质安全检测中的原理、发展和应用。另外,还简要介绍和讨论了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构成、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水果 蔬菜 品质 安全 无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于高光谱图像分类的归一化光谱指数的构建与应用(英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成像高光谱的近地田间应用为农业定量遥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发挥其图谱合一的数据优势,尤其在解析土壤、阴影等背景地物对作物养分反演模型的影响需要关注。该研究借助可见/近红外成像高光仪,在近地田间采集小麦群体的成像立方体,根据影像中光照裸土、阴影裸土、光照叶片和阴影叶片的反射光谱特征建立了归一化光谱分类指数,并应用该指数提取大豆影像中不同类型地物的光谱,分析了背景土壤剔除前后的大豆植被归一化光谱与叶绿素密度的决定系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和阴影叶片光谱去除后,反演叶绿素密度的敏感波段由红-近红外区间(727 nm,922 nm)向蓝、绿,尤其是红波段(710 nm,711 nm)移动。对叶绿素密度敏感的波段区间表现为可见光增加,近红外减少,且红边波段决定系数最高。由此说明,基于归一化光谱指数的植被光谱提纯对定量遥感反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归一化光谱指数 图像分类 光谱提纯 小麦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速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行为特性,抗氧化酶及体内盐酸恩诺沙星残留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西伯利亚鲟幼鱼[体质量(82.1±4.9)g]为实验材料,设置0 BL/s对照组,1.0和2.0 BL/s(体长/秒)3种流速条件,于处理后1 d,15 d和30 d取样,进行鱼类行为学指标和抗氧化酶的测定。在此基础上,以50 mg/kg剂量,连续7 d混饲给药,研究了流速对停药后西伯利亚鲟肌肉组织中盐酸恩诺沙星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和静水对照组相比,实验期间各时段2个流速组西伯利亚鲟摆尾频率和趋流率均显著上升(P<0.05)。1.0 BL/s组流速下有最高的趋流率,2.0 BL/s组流速下有最高的摆尾频率;同一流速下西伯利亚鲟摆尾频率和趋流率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没有明显差异。CAT、SOD和MDA活力随着流速的增加而显著增强,两流速组均显著大于静水组(P<0.05),2.0 BL/s组流速下活力最高;3种抗氧化酶活力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差异均不显著。与静水对照组相比,停药后各时间点2.0 BL/s流速组鱼肌肉盐酸恩诺沙星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在停药第8天已低于检出限,1.0 BL/s流速组鱼在停药第12天已低于检出限,而静水对照组则在停药20 d才低于检出限。研究结果说明适当的水流刺激可以诱导鱼类进行逆流运动,促进鱼体抗氧化酶活力的激活和加速药物残留的排除。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流速 行为指标 抗氧化酶 盐酸恩诺沙星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盆栽作物自动灌溉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基于PLC

农机化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温室盆栽作物迅速发展,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项重要的产业。为了满足国内外温室盆栽作物灌溉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逻辑控制器(PLC)为控制器的灌溉装置。以西门子S7-200 CPU 224xp CN PLC为核心,利用PLC内部模拟数据采集电路、压力传感器测量出盆栽作物的质量;用条形码读码器读取盆栽作物的信息,能够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盆栽作物的生长状况。在上位机建立数据库,通过C#语言编写上位机控制界面,能够实时显示盆栽作物灌溉量和条形码信息。此装置提高了灌溉的精度和温室栽培作物的自动化程度。

关键词: 盆栽作物 PLC 自动灌溉 称重传感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标记评价西瓜品种的一致性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SSR标记对西瓜品种一致性鉴定的可行性,以及建立依据SSR标记的西瓜一致性鉴定标准,本研究采用11对西瓜SSR引物,检测了78个西瓜(Citrullus lanatus)品种以及2009~2013连续5个年度北京市西瓜区域试验97个品种的11个SSR标记位点的一致性比率。每个品种取48个个体,每条染色体上选取一个标记。通过统计11对核心引物对175个西瓜品种的检测结果以及不同品种在不同位点的一致性分布的特征特性,发现品种内的随机单株个体在不同引物位点中一致性分布情况都不一样,品种内单株的某一个SSR位点的一致性比率不代表这个品种的一致性,也不能简单的依据品种内个体的某一个SSR位点的一致性比率来评估这个品种的一致性,需要综合品种内随机单株个体11个位点的平均一致性比率来评价其一致性。综合分析西瓜11对SSR核心引物对175个品种一致性比率的统计结果,提出可以将SSR位点一致性比率作为评价西瓜品种一致性的辅助标准,判断西瓜品种的一致性时,需综合单个引物的一致性r和所有引物位点的平均一致性比率R两个指标进行评价,将西瓜品种一致性级别分为5级,并说明了利用SSR标记评估西瓜品种一致性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中需注意的细节,初步拟出西瓜一致性评估标准。

关键词: 西瓜 SSR标记 一致性比率 一致性 DUS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苯胺化学改性的研究进展

硅酸盐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苯胺(PANI)作为一种导电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易制备和应用广泛等特征,在不同领域备受关注。但由于PANI分子链上具有刚性骨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大,导致其溶解、加工性能差,限制了聚苯胺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PANI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不同类型酸掺杂、聚苯胺磺化、共聚改性、柔性烷基链掺杂聚苯胺改性等,改善PANI的溶解性能和加工性能,拓宽PANI的应用领域,并提出聚苯胺化学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聚苯胺 化学改性 加工性能 溶解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硫代葡萄糖苷总量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HPLC方法分析了作图群体双亲及F283个单株的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在已构建的高密度甘蓝遗传图谱的基础上,运用MapQTL 4.0软件对结球甘蓝F2群体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进行QTL定位和分析。最终检测到3个控制甘蓝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性状的QTLs(分别位于LG7上的qGS-7-1和位于LG8上的qGS-8-1、qGS-8-2),其贡献率分别为13.6%,7.5%,5.6%。并得到同时控制硫代葡萄糖苷含量QTLs共分离的分子标记me27-em25-2和E38M55-7,均可为辅助选育富含硫代葡萄糖苷甘蓝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结球甘蓝 硫代葡萄糖苷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竹转录因子DlSCL6的基因克隆及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

林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RAS家族HAM(Hairy Meristem)亚家族是一类转录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具有重要作用。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麻竹中得到一个HAM同源基因,命名为DlSCL6。该基因全长2 006 bp,含有5'非编码区129 bp,3'非编码区266 bp,编码区1 611 bp。DlSCL6蛋白具有LHRⅠ,VHIID,LHRⅡ,PFYRE,SAM 5个保守域,且与某些单子叶植物的SCL6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与拟南芥有部分一致性,为43%。DlSCL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分子量约为60 kDa的重组蛋白。在拟南芥中正义表达DlSCL6基因的植株营养期延长,开花延迟,植株粗壮,莲座叶数量增加;而转反义基因的植株开花提前,植株瘦弱,且莲座叶数量明显减少。由此表明,DlSCL6基因能影响转基因植株茎端分生组织的分生状态,从而导致形态建成的变化。

关键词: 麻竹 转录因子 拟南芥 异位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学信息化课堂教学交互行为研究——基于质性分析的视角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揭示中学信息化课堂教学交互的现状,最终寻求促进课堂教学交互的方法和措施。该文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将信息化教学环境分为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三类,并对课堂教学交互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选取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同一教学内容在三种不同信息化课堂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质性分析工具,对三种不同环境下的教学交互行为进行节点覆盖率和节点编码带统计分析,并对三种环境下的交互行为覆盖率、交互行为课堂分布转换、重叠交叉交互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增强主观意识、强化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优化课堂教学交互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课堂教学交互行为 Nvivo 质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氮无机氮不同配比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下4种有机氮无机氮配比对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投入比例越高,对土壤全盐含量的降低效果越好;盐渍化土壤单施化学肥料会加重盐害;有机氮投入会在短期降低耕层土壤pH 0.11~0.19,有机氮投入可降低耕层土壤Na+、Cl-含量;以有机氮∶无机氮=2∶1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

关键词: 有机氮 无机氮 配比 盐渍化土壤 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