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长效运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14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针对农业部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长效可持续发展需求,简述了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信息技术、物联网和农业物联网相关定义,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和有效缓解我国日趋严峻农产品安全问题3个层面指出了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研究基本任务、研究方向、人才团队构建、指导学术发展以及绩效管理5个部分的科学管理内容,同时提出在科技成果、学术论文、专利、科技服务、项目绩效等方面制定相应规格措施,为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基于超声波的农药流量计设计
《农机化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农药变量施药技术作为精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降低生产成本、控制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农药流量测量在整个变量施药控制系统中担任着重要的任务,其准确度和稳定性,是决定变量施药控制系统成败的关键。为此,开发了一套基于时差法的超声波农药流量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了主控制器STM32 F103 R6 T6和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TDC-GP21。通过实验结果和精度分析验证,研制的超声波农药流量计达到1%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农药变量施药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并且为高测量精度和低功耗的超声波流量计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 变量施药 农药流量 超声波 STM32 TDC-GP21


基于负水头供液决策的温室作物自动灌溉施肥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温室作物基质栽培过程中营养液供给不易精量控制、水肥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负水头供液的决策方法和系统,采用温室基质栽培番茄负水头耗液量作为精量决策指标,通过自动化滴灌系统对同期内番茄常规基质栽培行进行3~4 h的错时灌溉,以定时定量供液方法的番茄栽培行为对照,研究了系统的运行状况、番茄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等问题。结果表明,基于负水头供液决策的自动灌溉系统比定时定量供液系统的单株产量提高了6.70%,水、肥量均节省28.13%。通过试验得出该系统运行良好,可根据番茄日需水规律适量、及时、精准地供给营养液。


采后纳米材料包装结合气调处理对紫背天葵贮藏品质的影响及数学模型建立(英文)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背天葵为试材,采用纳米材料自发气调、HDPE袋(15 μm厚)人工气调(3%O2)和纳米材料结合人工气调(3%O2)包装处理,并置于0℃条件下贮藏20 d,每5 d测定一次生理指标,包括腐烂率、呼吸强度及叶绿素、花青素、还原糖、总糖、氨基酸、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纳米结合人工气调包装处理组可有效保持采后紫背天葵的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保持良好的外观色泽,通过延缓花青素、还原糖、总糖、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有效保持品质,延缓衰老。建立的一元回归方程为:腐烂率/%=24.605-0.020X7+1.122X4-0.162X5(式中:X4为还原糖含量;X5为花青素含量;X7为叶绿素含量),拟合度较好(R2>0.9),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关键词: 紫背天葵 纳米材料结合气调包装 贮藏 品质 数学模型


LED光源下不同光照时间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农机化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LED光源下光照时间的延长对生菜生长、品质和离子吸收量的影响,选择3个光照时间(12,16,20 h)和2个生菜品种(美国大速生和香港玻璃)进行水培实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延长光照时间能够提高生菜的株高、叶长和叶宽、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和地上部分干重;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生菜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减少,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其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延长光照时间能够显著增加生菜对硝酸根、铵根、磷酸根和钾离子的吸收量。因此,LED光源下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增加生菜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改善品质,并促进离子吸收。


北京地区松浦镜鲤鱼种和商品鱼养殖试验
《科学养鱼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松浦镜鲤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德国镜鲤选育系的基础上、继续采用混合选择方法选育成功的,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重点任务和主推新品种之一。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作为北京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2010年开始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引进乌仔进行养殖试验示范,效果显著。现将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渔场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我国种业智能装备产业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种业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从育种研发、表型及环境数据采集、田间试验测试和商业化育种4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种业智能装备产业情况,并开展产业链研究范围与边界、SWOT、市场需求要素和技术壁垒4方面的产业关联度分析,归纳2大类、15个产业目标因素,凝练5个环节、28项产业目标方向要点,为北京种业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实现我国种业生产管理的工业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提供智力支撑。


长尾草金鱼成熟期雌雄性腺RNA-Seq转录组分析
《水产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长尾草金鱼成熟期雌雄性腺的RNA-Seq转录组,运用Illumina RNA测序技术,对长尾草金鱼成熟期性腺分别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其中卵巢经两端测序共获得清洁数据61769892条,含有6.18G碱基,平均错误率0.03%,左右端测序GC含量分别为51.15%和51.2%。精巢经两端测序共测得清洁数据69557514条,含有6.96G碱基,平均错误率0.03%,左右端测序GC含量分别为48.91%和49.44%。两个转录组数据混合拼接后得到170245个转录本,共80591个独立基因。将上述独立基因与多个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注释的基因为51364条,占总数的63.73%。基因本体分类中,细胞过程、细胞、绑定等二级分类为条数较多分类项。转录组数据经筛查共得到17347个微卫星标记和3634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两个转录组基因表达量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雌雄样本间表达差异基因共6317个。上述工作不仅为该种的基因克隆和标准及筛选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分子水平阐明其性腺分化和发育机理打下了基础。


甘蓝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是克隆甘蓝抗病优质重要基因的基础,以抗枯萎病、富含硫代葡萄糖苷的结球甘蓝自交系R4P1为材料,美国Epicentre公司的CopyControlTMpCC1BACTM为载体,构建了甘蓝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该文库有73 344个克隆,插入片段平均大小约97 kb,空载率<3%,覆盖甘蓝基因组约10.9倍,筛选到甘蓝任一基因的概率为99.99%,这些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质量较好,可用于后续分析。构建的甘蓝BAC文库不仅可用于枯萎病基因的克隆,而且为克隆其他重要的功能基因及基因组学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