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春夏季播种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差异表现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4个早熟大豆品种(系)为材料在山西省中部汾阳市春夏分期播种条件下,研究各主要农艺性状在春夏不同播种季节环境下的差异反应。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条件下除产量、病毒粒率低于夏播外,其余性状均高于夏播;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夏播;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百粒重、分枝数,主茎节数5个性状与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而夏播只有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3个性状与产量达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初步探讨了产生遗传变异差异的原因及春夏分期播种条件下性状的选择,为早熟大豆育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农艺性状,差异变异,播种季节


不同条件下冬小麦F_1杂种优势效应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F1组合的平均杂种优势和平均超标优势。结果表明,小麦杂种生态型在水地是以穗粒数为主,兼顾成穗数;在旱地是以千粒重为主,兼顾成粒数。灌溉条件下小麦强优势组合最佳配置模式为均衡型×多穗型;雨养条件下以多穗×多穗或均衡型×多穗型为主。小麦杂种优势正反交差异在水地不明显,在旱地则具有较强的正反交效应。旱地小麦强优势组合亲本不仅要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要具有较强优势的特异性状。
关键词: 冬小麦,杂种优势,超标优势,组合配置


小麦抗旱性遗传背景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Grifing方法Ⅰ,利用6×6完全双列杂交对冬小麦抗旱性遗传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旱性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和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的水平,其均方比为1.6301.0211;抗旱性遗传背景是由加性基因、非加性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构成;基因的加性效应对后代抗旱性的提高因亲本和组合而异,抗旱性的遗传背景中存在着母体效应;抗旱性的广义遗传力为76.10%,而狭义遗传力则为17.51%;各亲本抗旱性对后代传递的整齐度以亲本晋麦33号较好。
关键词: 遗传背景;抗旱性;冬小麦


分带种植对谷豆高产高效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豆分带种植比谷豆单作平均增产15.0%~29.7%,增值9.3%~23.9%,比当地传统栽培增产28.8%,增值48.9%,纯收入增加49.3%。这是由于分带种植后,改变了田间小气候环境,引起谷子体内一系列生理变化。谷子根系伤流量提高22.3%,蒸腾强度增大18.3%,叶面积扩大38.0%,光合速率提高32.8%,干物质增加17.1%~45.3%。同时,促进了谷子植株体内物质运转速度,穗重增长速率加快84.8%。
关键词: 谷子;分带种植;高产高效;生理生态


山西野生鳖资源调查评估与保护
《自然资源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山西省境内野生鳖资源的分布区域和范围、品种类型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分析了野生鳖资源的状况和消长原因,对现存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野生鳖资源的繁殖保护措施。
关键词: 野生鳖,资源,评估,保护,山西


玉米苗期黑麦秆蝇危害的初步观察
《植物保护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据文献记载,黑麦秆蝇[Oscinelafrit(L.)]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主要危害小麦等麦类作物,也寄生多种禾本科杂草,偶害玉米。近年来,我们发现黑麦秆蝇在山西一些玉米种植区已成为玉米苗期不可忽视的重要害虫。危害玉米幼苗生长点形成枯心;枯心株...


普通小麦品质性状早代选择的效果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4个单交组合的亲本、F1、F2和F3,对普通小麦6个品质性状杂种早代的选择效果进行了研究。各品质性状遗传力偏中,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的遗传力均大于沉淀值的遗传力。各品质性状在杂种早期世代选择的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均较高,并且以沉淀值的为最高。在相关遗传进度的分析中,干面筋的选择对其他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增效作用。


高粱新选不育系A_2F_4A、A_1356A配合力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新选不育系F4A、356A及目前生产上常用的3个不育系9个恢复系进行了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的分析。株高、穗长、穗茎粗、开花期、穗重、穗粒重、穗粒数和千粒重等8个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亲本各性状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准,在全部被研究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5个不育系中,A2F4A在全部8个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恢复系8643变在株高、穗重、穗粒重和开花期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
关键词: 高粱,不育系,恢复系,配合力


大肠埃希氏菌引起蛋用鸡输卵管炎的诊治
《中国兽医科技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肠埃希氏菌引起蛋用鸡输卵管炎的诊治王福传张玉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030032)在太原市南郊区一种鸡场发现鸡群爆发大肠埃希氏菌而引起的蛋用鸡输卵管炎的病例,经过消毒和治疗迅速使病情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1997年3月,南郊区某种鸡场鸡...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区系及资源调查
《微生物学通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的后河背、旱地和后大河三个样区采集上样。用五种培养基分离放线菌,并对放线菌的数量、组成、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化学组分以及它们的拮抗性等进行了研究。按放线菌常规分类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到九个属的高、中温放线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