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及microRNAs对绵羊ACSL1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s,ACSLs)在绵羊脂肪组织的表达规律,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绵羊ACSL1基因因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存在2个不同长度的3'UTR;2)较短的3'UTR在绵羊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前期更活跃,并且短3'UTR更有助于ACSL1蛋白表达;3)miR-202、miR-449a、miR-124a、miR-218均可与ACSL1 3'UTR结合,降低荧光素酶活性,其中miR-218通过与ACSL1 3'UTR的1 264~1 271 bp处结合可显著降低ACSL1表达.综上,ACSL1基因因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存在不同长度的3'UTR,且短3'UTR有助于基因表达;miR-218可显著下调ACSL1基因表达.本研究为绵羊ACSL1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CSL1;microRNA;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i转基因大豆品系'B5C9123-5'的RPA可视化检测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RNAi转基因作物的田间可视化鉴定方法,以DNA嵌合染料SYBR Green Ⅰ为材料,采用设置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特异性引物的手段,建立了 一种快速、低成本、可视化的RPA用于转基因大豆'B5C9123-5'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靶标不存在时,RPA体系中游离的SYBR Green I染料使溶液呈现较弱的黄色荧光.在靶标存在的情况下,RPA扩增产生的双链DNA与SYBR Green I结合导致溶液从黄色转变为绿色并使荧光迅速增强.通过对RPA扩增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阳性结果可在20 min内用肉眼鉴别,检测限为1.00 ng/μL.通过设置不同RPA引物,该方法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多种RNAi转基因作物.

关键词: RNAi转基因作物;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可视化检测;SYBRGreen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i转基因大豆品系‘B5C9123-5’的RPA可视化检测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开发RNAi转基因作物的田间可视化鉴定方法,以DNA嵌合染料SYBR Green I为材料,采用设置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特异性引物的手段,建立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可视化的RPA用于转基因大豆‘B5C9123-5’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靶标不存在时,RPA体系中游离的SYBR Green I染料使溶液呈现较弱的黄色荧光。在靶标存在的情况下,RPA扩增产生的双链DNA与SYBR Green I结合导致溶液从黄色转变为绿色并使荧光迅速增强。通过对RPA扩增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阳性结果可在20min内用肉眼鉴别,检测限为1.00ng/μL。通过设置不同RPA引物,该方法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多种RNAi转基因作物。

关键词: RNAi转基因作物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可视化检测 SYBR Green 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氮素利用途径中硝酸盐转运基因的研究进展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大量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硝酸盐是植物获取氮素的主要来源.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与利用是通过一个精密的信号调控网络来实现的,其中硝酸盐转运蛋白在植物体内硝酸盐的运输和分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氮素利用途径中不同硝酸盐转运基因在硝酸盐的吸收、转运、同化和再利用进行功能鉴定,可以更好地解析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吸收机制,从而找到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因此,综述了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对土壤中硝酸盐的响应和信号的传递;硝酸盐转运蛋白在植株体内参与硝酸盐的转运、储存和再利用的功能以及硝酸盐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并从对硝酸盐转运基因的单碱基编辑、关键结构域的改造和基因功能鉴定等方面进行展望.综述了有利于揭示硝酸盐转运基因的功能,拓宽植物吸收转运硝酸盐的分子机制认识,为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培育氮高效利用农作物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植物 氮素 硝酸盐转运蛋白 硝酸盐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黑土农田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东北黑土区玉米田为对象,利用田间原位小区试验,结合亮蓝染色示踪技术,研究不施肥(CK)、常量化肥(T_1)、化肥减施秸秆还田(T_2)、化肥减施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T_3)条件下,土壤剖面的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对施肥措施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但不同处理之间耕层土壤全量养分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常量化肥处理可提高4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结合秸秆还田则可提高0~10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及0~40 cm和8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不同处理间土壤基质流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会影响土壤优先流,但3个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有机肥会促进土壤孔隙度增加和优先流的形成,增加养分的垂直运移。

关键词: 施肥措施 秸秆还田 养分分布 亮蓝染色示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耐盐碱与耐低磷分子聚合育种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长白9号导入系(耐盐碱)和Kasalath导入系(耐低磷)杂交后构建的聚合群体为材料,利用RM542标记和Postoll基因位点紧密连锁的标记分别进行耐盐碱和耐低磷基因检测,共获得16份聚合材料.经室内与大田自然条件鉴定,最终获得11份耐盐碱与耐低磷聚合材料.在土壤pH>8.5的情况下,这些材料的耐盐碱表现优于对照材料长白9号和Kasalath;在试验田土壤pH>8.5并不施磷肥条件下,有6份聚合材料的磷素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长白9号.

关键词: 水稻 耐盐碱 耐低磷 分子聚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果实复合气调保鲜技术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蓝莓品种'蕙兰'果实为试材,以低温冷藏(4±0.5)℃为对照,采用气调保鲜包装技术(MAP)并结合(4±0.5)℃低温贮藏,研究不同体积比例O2、CO2和N2的MAP包装方式对蓝莓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温冷藏相比,MAP包装能有效延缓果实腐烂速率,抑制果实硬度及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充入9%O2+9%CO2+82%N2处理效果最好,贮藏45 d时,蓝莓果实硬度为0.34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37%、可溶性糖含量为9.72%、可滴定酸含量为0.84%,果实腐烂率为4%.

关键词: 蓝莓 复合气调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还田和有机配施提高黑土酸中和容量

地理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农田黑土酸化、盐基离子耗竭、养分失衡及作物重金属污染等诸多问题.本文依托吉林公主岭国家黑土肥效监测基地25 a的施肥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对照(C)、N、NP、NK、PK、NPK、厩肥—化肥配施(MNPK)、玉米秸秆还田(SNPK)等8个施肥处理对土壤酸中和容量(ANC)的影响,N、P、K施用量分别为 165 kg hm-2 a-1、36 kg hm-2 a-1、68.5 kg hm-2 a-1,MNPK和SNPK处理与NPK处理为等N量.结果表明,施化肥导致表土pH下降0.37~1.39,MNPK和SNPK处理分别提高土壤pH值0.21和0.53.以pH 5.0为参比,N、NP、NK、PK、NPK各处理的酸中和容量ANCpH5.0分别为对照的42.85%、61.79%、54.05%、82.26%、63.68%;MNPK处理的ANCpH5.0是对照的1.86倍;加酸160 mmol kg-1,SNPK处理的土壤pH值仅从7.65降至6.42,表现出极强的酸中和能力.SNPK和MNPK处理的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SEB分别是对照的1.37和1.14倍,土壤有机质SOM分别是对照的1.32和1.63倍,二者是提高土壤ANC主要原因.总之,有机物料添加显著提高了黑土抗酸化性能及土壤基础肥力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实践提供长期试验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黑土 土壤肥力 土壤酸化 酸缓冲容量 玉米秸秆还田 有机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KUP/HAK/K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与分析甘薯KUP/HAK/KT基因家族,为进一步深入对IbHAK基因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手段,利用泰中6号基因组数据,在全基因组水平对甘薯KUP/HAK/KT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同时进一步对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系统进化、基因复制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在甘薯中共鉴定到22个IbHAK基因,蛋白质长度为227~1252 aa,分子量为18 297.95~140 640.46 u,等电点为5.54~9.31,全部定位于质膜上,蛋白完整的二级结构有4~13个跨膜区.依据系统进化关系,将其分为Cluster Ⅰ、Cluster Ⅱ、ClusterⅢ和ClusterⅣ 4个进化簇.染色体定位结果显示22个基因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其中Chr4染色体上分布最多,有4个IbHAK基因,22个IbHAK基因中共产生8个复制基因.22个IbHAK基因都含有TATA和CAAT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元件以及光响应元件,且所有的IbHAK基因至少含有1种逆境响应元件和1种激素响应元件.IbHAK基因呈现出组织表达特异性,其中IbHAK6、IbHAK8、IbbHAK9、IbHAK22在根中表达量最高,逆境胁迫下多个IbHAK基因出现表达量变化.[结论]从甘薯全基因组鉴定22个KUP/HAK/KT基因家族成员,甘薯KUP/HAK/KT基因家族成员在进化上比较保守,IbHAK6、Ibb-HAK8、IbHAK9、IbHAK22在甘薯根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大部分IbHAK基因能够响应逆境胁迫.

关键词: 甘薯 IbKUP/HAK/KT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逆境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加工副产品对吉林芦花鸡肌肉和鸡蛋中皂苷累积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充分利用人参加工副产物,提高畜禽产品附加值,本研究在分析人参茎叶和投料参(芦头和须根)皂苷组成和含量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化完全区组试验设计,以吉林芦花鸡为试验对象,开展三个阶段试验(0~150日龄、120~150日龄和150~180日龄),观察不同阶段、不同添加水平人参茎叶和投料参对芦花鸡肌肉和鸡蛋中人参皂苷累积数量和累积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茎叶和投料参中单体皂苷均可有效富集在芦花鸡胸肌和鸡蛋产品中;生产富含皂苷的人参保健鸡肉和人参保健鸡蛋可选择在芦花鸡出栏前一个月或产蛋前期添加人参茎叶和投料参,日粮中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6%~1.2%和0.2%~0.4%。

关键词: 人参茎叶 投料参 吉林芦花鸡 肌肉 鸡蛋 人参皂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