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改良剂对绿橙园土壤改良效果及绿橙苗生长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绿橙园土壤和绿橙苗为材料,施用不同改良剂进行盆栽改良试验.结果 表明,施用有机肥和改良剂对绿橙园土壤的酸碱度、有效养分及土壤结构都有着积极的改进作用,还可以促进绿橙苗的生长.通过各处理间的对比试验,发现各处理以有机肥(2‰)+熟石灰(1‰)和有机肥(2‰)+钙镁磷肥(1‰)效果最优.土壤pH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23和0.82,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分别减少了97.65%和96.86%;二者土壤团粒结构占比增加1.52%以上;绿橙苗地上部分干重高于对照40.09%以上.


苦瓜新品种'海研2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海研2号'苦瓜是以强雌系的自交系KG275-04为母本,以综合性状优良的BG021-03为父本配制的耐低温、中早熟、丰产苦瓜一代杂种.第1雌花节位为第14~18节,移栽后45~55 d收获.果实商品性好,果色深绿,长棒形,肩平尾纯,条瘤明显,瓜长25~30 cm,瓜宽6.0~7.0 cm,肉厚达到1.0~1.1 cm,单瓜质量约480 g.裂果少、苦味适中、肉质密、耐贮运.植株生长强,叶片宽大深绿,分枝能力强,单株坐果能力强,667 m2产量超过3 500 kg.田间对枯萎病、白粉病和炭疽病抗性以及耐低温性强于'枫木'苦瓜;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和海南冬季种植.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旱稻新品种'中科西陆2号'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出适宜云南和海南等地区种植的高产、广适旱稻新品种,本研究以水稻品种'明恢63'与旱稻品种'陆引46'为亲本进行杂交和回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陆生适应性QTLs导入,结合系谱法成功培育出感温型旱稻新品种'中科西陆2号'.该品种在海南参加了3个点的两年评比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4 914 kg,比'云陆201'增产25.5%,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增产潜力.'中科西陆2号'株型适中,穗部性状优良,株高105 cm,穗长22 cm,单株有效穗7个,穗粒数144粒,结实率89.2%,千粒重24.1 g.对'中科西陆2号'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显示:'中科西陆2号'抗旱性与陆稻亲本'陆引46'基本一致,显著强于水稻亲本'明恢63'.'中科西陆2号'于2019年通过了海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18033).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陆生适应性QTLs导入,高效地选育出高产抗旱新品种,对促进云南和海南等地旱稻品种更新换代和对旱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菠萝TC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成花诱导阶段的表达谱分析
《果树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并分析菠萝TCP(Teosinte branched 1/Cycloidea/Proliferating)基因家族,为菠萝TCP基因在乙烯利诱花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台农16号'菠萝为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系统地分析该基因家族的蛋白质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基因共线性、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RNA-Seq数据,并通过qRTPCR分析该基因家族在成花诱导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共鉴定出9个菠萝TCP基因,均含有TCP结构域,系统进化将其划分为PCF、CIN和CYC/TB1三个亚家族.菠萝TCP基因家族的扩增与全基因组倍增事件无关,不存在片段复制和串联复制事件.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AcTCP2、AcTCP5~AcTCP9均含有乙烯响应元件.表达谱分析表明,AcTCP对乙烯利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在花芽分化时期,AcTCP1、AcTCP3、AcTCP7和AcTCP8在茎尖中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上调,分别约为0时期的8.15、18.0、14.6和7.91倍.[结论]鉴定并分析了AcTCP基因家族成员信息,发现AcTCP1、AcTCP3、AcTCP7和AcTCP8在花芽分化时期高度表达,AcTCP3在乙烯利处理1 h后显著上调,表明其可能与乙烯利诱导菠萝成花过程密切相关.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及液态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食品科技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乳及液态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含2.5%甲酸)提取,采用Luna Omega C18(2.1 mm×100 mm,1.6 μm)色谱柱,以0.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乙腈(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15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38 ℃,进样量3 μL。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三聚氰胺在0.5~10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6,方法检出限为0.23 mg/kg,定量限为1 mg/kg,在3个不同浓度添加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6%~94.2%,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3%,仪器的精密度RSD(n=6)为0.6%。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在测定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 三聚氰胺 乳 液态乳


海南霸王岭卷萼兜兰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现代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为了摸索海南霸王岭卷萼兜兰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分离方法,本文采用平板涂抹法,利用不同分离培养基(孟加拉红培养基、PDA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从卷萼兜兰根际土壤中分离真菌,再用点植法进一步分离,得到纯化菌株.对得到的真菌进行形态观察,用于鉴定真菌的分类.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卷萼兜兰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存在差异.平板涂抹法分离时的培养基选用可直接影响菌根真菌的分离效果及多样性,以孟加拉红培养基分离种菌最多,效果最好,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离种菌最少.
关键词: 卷萼兜兰 根际土壤 真菌 分离 鉴定 霸王岭 海南省


磷水平对广藿香药效成分的影响
《辽宁中医杂志 》 202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施磷水平对广藿香药效成分的影响,为提高广藿香的产量和药用品质提供磷肥施用依据.方法以海南藿香为研究材料,设5个不同磷水平施肥处理,每盆施用P2O5分别为0 g,1.0 g,2.0 g,3.0 g,4.0 g,并用P0、P1、P2、P3和P4表示,各处理其它养分施用均相同.每盆定植1株6 cm高广藿香组培苗.采收期分为定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每个处理每次采取4盆.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广藿香药效成分.结果实验发现,P2盆的广藿香中产出的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量是最多的,第二是P3盆,然后是P1盆和P4盆.没有施加磷的P0盆产量是最低的.并且广藿香茎叶油的产量也是P2盆最多.结论中低水平磷肥对广藿香药效成分很大促进作用.


海南成林油茶氮磷钾肥配比与施用量的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海南成林油茶的可持续发展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设计,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优化海南成林油茶氮磷钾肥最佳配比与施用量.结果 表明:海南油茶的产量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0.205 kg/株、0.091 kg/株和0.181 kg/株时油茶最高产量为6.95 kg/株.结合当地油茶生产实际,建议油茶生产上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0.190~0.205 kg/株、0.080~0.091 kg/株和0.151~0.181 kg/株,氮、磷、钾肥的适宜配比为1.00∶ (0.40~0.50)∶ (0.80~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