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小麦面筋蛋白与风味化合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GC-MS分析小麦面筋蛋白与风味化合物(正己醛、2-戊基呋喃、1-辛烯-3-醇)的相互作用,并结合荧光、红外、紫外光谱等技术分析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风味化合物加入后,蛋白质结构展开,蛋白质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上升;当风味化合物与蛋白质结合后,蛋白质的疏水性降低,说明风味化合物诱导了蛋白质构象变化;键中断剂的加入降低了蛋白质与风味化合物的结合率,表明非共价键在蛋白质与风味化合物的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麦 面筋蛋白 风味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失尿素对氮素利用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冬小麦增产效果的影响

肥料与健康 2024

摘要:为探索控失尿素的施用方法,发现控失尿素在施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冬小麦为试验对象,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考察了不同施肥处理和施肥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高于不施氮处理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氮素施用量和施肥方式相同时,控失尿素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氮素施用量和肥料品种相同而施肥方式不同时,底施+追施的增产效果优于全底施的,处理间差异显著;控失尿素氮素施用量比普通尿素减少20%的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与施用普通尿素的处理相比,施用控失尿素的处理不仅氮素利用率高,且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施用控失尿素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关键词: 控失尿素 冬小麦 氮素利用率 硝态氮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蛾灯对茶园主要蛾类害虫的防控效果评估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估防蛾灯对茶园主要蛾类害虫的防控效果,于2021年在贵州瓮安县和四川邛峡市两个地区的茶园开展防蛾灯防控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瓮安县茶园的茶尺蠖和茶毛虫每调查日的平均防效均在70%以上,茶尺蠖的最高防效达91.67%,茶毛虫的最高防效为93.77%.四川邛峡市茶园,茶尺蠖、茶毛虫和茶细蛾3种蛾类害虫在大部分调查日的防效在50%以上,平均最高防效分别达65.33%、66.67%、80.00%.距离光源不同调查点之间的防效差异显著分析显示,贵州瓮安县茶园在5、10m和15m之间差异不明显,四川邛峡市茶园在大部分调查 日期差异明显,距离光源越近防效越好.该研究结果为防蛾灯在茶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防蛾灯 茶园 蛾类害虫 防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西南晚霜冻对猕猴桃的危害及防御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4

摘要:晚霜冻是我国多地春季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黄淮和江淮流域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常会产生晚霜,对果树生长造成极大危害,在豫西南猕猴桃园屡有发生,严重时给果树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春季晚霜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观察分析其发生规律,积极开展预防,可以降低晚霜冻对猕猴桃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的危害。1 晚霜冻发生的时间与气象条件在我国江淮、黄淮地区,每年春季到来后,气温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但北方的寒流不会马上退场,常出现南北冷暖气流交汇的拉锯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于2019—2021年选取高产氮高效(HH)、高产氮低效(HL)和低产氮低效(LL)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ogistics模型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模拟籽粒灌浆进程,分析产量构成参数,探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差异及其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间的籽粒灌浆特性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表现为HH>HL>LL,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籽粒质量则表现为HL>HH>LL,HH与HL之间差异不明显。灌浆活跃期和有效灌浆时间均表现为HH <HL<LL。与HL和LL相比,HH表现出灌浆启动早、灌浆速度快和有效灌浆时间缩短等特性,这可能与品种的氮效率有关。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氮高效 氮低效 籽粒灌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葫芦巴-迷迭香”提取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云南化工 2024

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相关技术,分析中药“葫芦巴-迷迭香”提取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活性物质、活性靶点和疾病相关靶点的网络药理图,通过网络分析阐释其作用机制。选取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Ⅱ型糖尿病模型组及“葫芦巴-迷迭香”提取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总甘油三脂、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表达情况。(结果)“葫芦巴-迷迭香”筛选得到56个活性成分及764个治疗Ⅱ型糖尿病潜在相关靶点。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提示FGFR1、TNF、INSR、IL-6、MAPK14、JUN、PPARA、VEGFA、PTPN1、PTPN2、IGF1R、PTPN11为关键靶点。动物实验表明“葫芦巴-迷迭香”提取物给药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上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下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调节炎性因子TNF-α、IL-6、IL-2的含量,提高VEGF和EGF的表达。(结论)较为系统地解析了“葫芦巴-迷迭香”提取物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Ⅱ型糖尿病和中药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Ⅱ型糖尿病 葫芦巴 迷迭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副产品利用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4

摘要: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除了广泛应用的棉纤维以外,棉籽、棉籽壳、棉籽蛋白、棉叶、棉杆、棉酚等副产品经过再加工在各个产业都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介绍了棉花副产品利用的研究进展,为棉花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副产品 棉籽油 棉杆 棉酚 低酚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菜豆灰霉病田间药效评价

河南农业 202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接种蚯蚓对有机茶园土壤团聚体、孔隙分布及有机碳库的影响,设置375条/m~2,250条/m~2,125条/m~2三种蚯蚓投放密度,将威廉腔环蚓接种于信阳有机茶园土壤中。结果表明:接种蚯蚓能显著提升>2mm大团聚体的比例而降低<0.25mm粒径的微团聚体的比例;提高水稳性小团聚体(0.25mm≤d≤2mm)比例,但对水稳性大团聚体d>2mm的影响不显著;高密度蚯蚓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NWD)以及分型维数(D),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及对照(CK)。接种蚯蚓使得结构性孔隙(土壤颗粒间和团聚体间孔隙)所占比重增加,其中以团聚体间孔隙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颗粒间孔隙,对由粘粒及矿物层间形成的毛管孔隙分布无显著影响;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颗粒间孔隙度变化不显著而团聚体间孔隙度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显著增加。添加蚯蚓能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库总量。接种密度的增加对活性有机碳库总量影响不大,但对土壤呼吸速率提升较多,故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考虑低接种密度更合适。可见,有机茶园中少量接种蚯蚓即能达到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并能缓解由于采茶造成的土壤压实问题。

关键词: 蚯蚓 土壤团聚体 土壤孔径分布 土壤有机碳库 有机茶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院所创建文明单位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摘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文明单位创建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农业科研院所尤为重要.文章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为例,介绍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结合农科特色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主要举措及取得的成效,针对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模式、压实领导责任、健全创建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科研院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对策建议,并对未来文明单位的建设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文明单位 行业特色 精神文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