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粗饲料日粮对西门塔尔繁殖母牛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2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粗饲料日粮对西门塔尔繁殖母牛瘤胃液pH值、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繁殖母牛18头,按同质原则分为3组,每组6头。日粮1组粗饲料为干玉米秸秆,日粮2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日粮3组粗饲料为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采集试验牛的瘤胃液和血液样本,进行瘤胃液pH值、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含量及血液指标测定。[结果]3组繁殖母牛的瘤胃液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全株玉米青贮组的瘤胃内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干玉米秸秆组,全株玉米青贮组和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的瘤胃内丙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干玉米秸秆组,全株玉米青贮组的瘤胃内正丁酸和异丁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干玉米秸秆组的血清SOD活力和T-AOC活力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GSH-Px活力显著(P<0.05)低于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干玉米秸秆组血清中的铁(Fe)和锌(Zn)含量显著(P<0.05)低于全株玉米青贮组,干玉米秸秆组和全株玉米青贮组血清中的硒(Se)含量显著(P<0.05)高于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组。干玉米秸秆组血清中VD和VE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结论]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或者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为粗饲料的日粮,西门塔尔繁殖母牛的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优于饲喂以干玉米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的日粮。结合饲养成本和农区粗饲料供给情况,生产中推荐全株玉米青贮+干玉米秸秆的粗饲料饲喂模式。


西兰花水浸提液对野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水溶液浸提法提取西兰花的化感物质,探究其对野稷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并分析水浸提液处理后野稷幼苗抗氧化代谢系统的变化,揭示西兰花对野稷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西兰花水浸提液对野稷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0.28 g/mL西兰花水浸提液处理下,野稷种子的萌发率仅为15.00%.处理后的野稷幼苗芽长、根长变小,鲜质量显著降低,在低浓度条件下,野稷胚轴长未受影响,在浓度0.28 g/mL条件下,胚轴长被显著抑制.0.07 g/mL西兰花水浸提液处理后的野稷幼苗过氧化氢(H2 O2)含量为16.40μmol/g,对照为7.87μmol/g;0.14 g/mL西兰花水浸提液处理后野稷超氧阴离子(O2-·)含量为1207.03 nmol/g,对照为418.94 nmol/g;丙二醛(MDA)在0.14 g/mL西兰花水浸提液的影响下含量达到1.84 nmol/g,相比于对照含量1.49 nmol/g明显升高.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较对照组均下降,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并没有受到影响.该研究揭示了西兰花水浸提液对野稷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较强化感作用,并通过提高野稷幼苗活性氧的含量来干预野稷幼苗的抗氧化代谢系统,从而为恶性杂草野稷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化感作用 西兰花 野稷 活性氧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内蒙古东部旱区“蒙啤麦5号”大麦新品种肥料、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摘要:为明确大麦新品种“蒙啤麦5号”在内蒙古东部旱区生态条件下的最佳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氮、磷、钾以及密度4因素为因子,通过4因素4水平正交回归设计,确定产量与不同肥料密度间关系,筛选最佳配套栽培模式,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获得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在本试验中,“蒙啤麦5号”在内蒙古东部旱作区的生产潜力为7 233.1 kg·hm~(-2),施尿素(纯氮)164 kg·hm~(-2)、重过磷酸钙(纯磷)184.5 kg·hm~(-2)、硫酸钾(纯钾)52.5 kg·hm~(-2),保苗346.5万株·hm~(-2),在此条件下,籽粒千粒质量及容重均符合国家标准(GB/T 7416-2008)的酿造标准要求,可以获取籽粒优质高产;选择适宜的肥料和密度技术组合,对“蒙啤麦5号”品种获得高产至关重要。


不同修复材料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瓜菜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修复材料对设施土壤的修复效果,设置有机肥(T1)、玉米秸秆段(T2)、玉米秸秆段+微生物菌剂(T3)3种不同修复材料和不施加修复物(CK),先在非种植状态下修复30 d,然后定植黄瓜,持续修复至拉秧,测定其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复材料对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及酶活性均有影响。修复30 d,T1处理的土壤pH和EC值较对照显著降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蛋白酶含量显著增加。修复115 d,T3处理的土壤pH和EC值显著降低,0~1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7.42%、41.13%和46.69%,10~20 cm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5.61%、48.82%和69.16%,显著增加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修复期内,3种材料对设施土壤的修复效果表现为T3>T1>T2。
关键词: 黄瓜 有机肥 秸秆 微生物菌剂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酶活性


毛登牧场典型草原不同生育期和丘陵坡位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典型草原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方式,试验以毛登牧场的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生育期(拔节期、孕穗期)及丘陵不同坡位(坡底、坡中、坡顶)的植物群落组成、牧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粗灰分(crude ash, Ash)、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 DMI)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和丘陵坡位可影响毛登牧场内典型草原的植物群落组成,植物丰富度坡顶>坡中>坡底,拔节期坡底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坡中和坡顶(P<0.05);孕穗期坡底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坡中和坡顶(P<0.05),不同坡位干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牧草产量总体上孕穗期高于拔节期。在拔节期,坡顶牧草的粗蛋白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坡中和坡底(P<0.05),坡底牧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坡中和坡顶(P<0.05),坡顶、坡中牧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坡底(P<0.05),不同坡位对牧草粗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孕穗期,坡中、坡顶牧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坡底(P<0.05),坡底牧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坡中、坡顶(P<0.05),坡顶牧草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坡底、坡中(P<0.05),不同坡位对牧草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典型草原天然牧草拔节期的营养品质较高,孕穗期的牧草产量较高。
关键词: 典型草原 丘陵 坡位 生育期 天然牧草 产量 品质


气化渣改良风沙土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气化渣对毛乌素沙漠风沙土的改良效果,利用气化渣作为一种风沙土改良材料,与风沙土按不同掺入量混合,通过对土壤粒径组成、保水性能以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探讨了气化渣对风沙土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气化渣使风沙土的粒径组成得到明显改善,砂粒含量降低5.89%~35.8%,黏粒、粉粒含量分别提高0.89%~2.92%,7.94%~32.88%,风沙土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为7.75%~55.5%;风沙土土壤质地也由砂土转向砂质壤土,保水性能也随之呈现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了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p<0.05),增长幅度分别为13.53%~158.93%,7.12%~126.95%,23.19%~252.47%;Van Genuchten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气化渣添加后风沙土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明气化渣的添加明显提高了土壤保水性,并且风沙土土壤保水性能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化渣添加量越高土壤保水性提高越明显。由此可以得出,水煤浆气化渣能够有效地改善风沙土的水分物理性质,显著提高风沙土的保水性能,对风沙土改良效果明显。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下农牧复合经营问题与对策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22
摘要:[目的]分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下农牧复合经营情况。[方法]以内蒙古巴林右旗X村农牧复合经营户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和入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其基本特征、享受政策性补贴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使用利益最大化分析法分析农牧复合经营家庭收支情况;应用归纳推理分析法总结研究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农牧户的家畜舍饲圈养时间较长,一般为4.5个月,成为农牧复合经营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虽然养殖规模大的农牧户租用他人草场和饲料生产基地,但大、中规模户的放牧密度明显高于该地区放牧密度标准,出现过度放牧的现象;中、小规模户的禁牧补贴基本弥补了禁牧期间增长的饲草料费用,但大规模户的禁牧补贴不足以弥补禁牧期间增长的饲草料费用,从而出现禁牧期间放牧的现象;大、中规模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家庭经营性收入,而小规模户以政策性补贴为主的转移性收入接近家庭经营性收入,说明是以草原生态换来的规模经济效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修订放牧标准、借鉴"蹄腿理论"经验、推行"三变改革"制度、改变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发放方式等对策建议。[结论]明晰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下农牧复合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农牧复合经营户增收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的精准、有效实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农牧复合经营 农牧户 对策建议


木耳新品种“蒙耳1号”
《食用菌 》 2022
摘要:"蒙耳1号"是由1995年在黑龙江省林区采集的7株野生黑木耳子实体,经组织分离、紫外辐射(15 W)诱变选育而成,2015年12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认定(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