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微生态制剂改善对虾养殖池塘底质的效果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117d的养殖周期中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池塘底质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微生态制剂可使底质中总氮、总磷和硫化物的含量显著下降;总菌数量无显著变化,而芽孢杆菌、氨化细菌以及硫氧化细菌、硫还原细菌、弧菌数量差异显著,其中弧菌数量在施用微生态制剂处理和对照条件下分别为3.65×103cfu.g-1和1.16×105cfu.g-1.表明施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减少氮、磷、硫等营养物质的积累,改善池塘底质的菌相,为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良好的池塘底质环境.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南美白对虾 底质 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瑞森无核与奇妙无核葡萄幼果的内源激素研究初报

上海农业学报 2006 CSCD

关键词: 无核葡萄 幼果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蹄笋感官品质分析

浙江林业科技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采收时期、不同贮藏时间的马蹄笋进行感官品质分析,发现马蹄形马蹄笋感官品质最佳,可食用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基径的增粗而增大,不同采收时期的马蹄笋在平均重、基径、可食用率等方面有所不同,马蹄笋的感官级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依次下降,可食用率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马蹄笋 感官品质 基径 可食用率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的研究

食品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芝麻样本提取油以及市购芝麻油中芝麻素、芝麻林素的含量。色谱柱为HibarRT250-4(C18,250mm×4.6mm,填充粒度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V/V);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测定结果表明:被测两峰完全分离,且峰形较好,线性范围10~100μg/ml,芝麻素、芝麻林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00.2%重现性(n=5)分别为芝麻素RSD=2.31%、芝麻林素的RSD=3.05%,最低检出限:芝麻素为1.5μg/ml,芝麻林素为2.5μg/ml(以进量浓度计)。油样中芝麻素的含量范围为0.35%~0.72%、芝麻林素的含量范围为0.32%~0.48%,制油工艺中焙炒工序强度对芝麻林素含量变化具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芝麻油 芝麻素 芝麻林素 高效液相色谱 变化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科技通报 2006 CSCD

摘要:分析了现行体制下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存在的制约因素和关键问题。对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与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组建股份制科技企业为纽带,技术、资金入股并参与经营;以共建研发中心为平台,技术依托、技术入股、资金投入三管齐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创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农业新技术服务;以产业发展为前提,技术与资金参股,共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建设农业园区为载体,整合相关科技资源等五种模式,加速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关键词: 农业科研 成果转化 创新模式 激励机制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江与日本粳稻品种品质的比较

中国粮油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个浙江晚粳优质米品种(秀水11和秀水63)和日本品种(越光和日本晴)进行品质比较。结果表明,2个浙江品种的平均垩白粒率(28.85%)、平均垩白度(6.0%)分别是日本品种均值的约3倍和约6 倍;平均直链淀粉含量(17.65%)较日本品种高约2%,差异达显著水平。蒸煮试验表明,2个浙江品种蒸煮品质除饭香味相仿外,其余蒸煮指标显著不及相应蒸煮处理的日本品种,其先浸后蒸处理的蒸煮品质优于现淘现蒸处理的日本晴,与越光相仿。越光籽粒外观品质明显不及日本晴,而蒸煮品质明显优于日本晴,说明理化分析指标与食味品质具有不一致性。因此晚粳稻品质育种及稻米品质鉴定应当在评价稻米理化分析指标的基础上,注重对食味品质的评价。

关键词: 晚粳稻 浙江品种 日本品种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配合力分析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包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 II)模式对杂交稻整精米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以非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并且不育系的作用大于恢复系的作用。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80.23%和29.03%。相关分析结果,整精米率与谷粒粒宽、糙米率、精米率和米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宽比、谷粒粒长、米粒长、米长宽比和垩白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它外观品质性状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只有精米率、千粒重和米粒长对整精米率起着显著作用,它们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17 8、0.348 1和-0.270 8。提出了提高杂交水稻整精米率的途径。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整精米率 配合力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甜玉米浙甜20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种子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甜2018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和浙江省种子公司协作,于1999年以150 BW为母本,大28-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经各级试验表明:该品种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抗逆能力强、果穗外观商品性好,籽粒黄色,适宜鲜食和加工兼用。该品种适宜在东南区各省市种植,种植密度49 500~52 500株/hm2。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浙甜2018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用8个甜玉米自交系配成28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百粒重等9个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用Griffing介绍的方法四模式法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旅9宽/sh2,150/sh2一般配合力较高,特殊配合力中等,容易配出高产组合。

关键词: 甜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玉米产量效应因子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影响玉米子粒产量的因素很多。试验采用Statistica AX5.5软件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10个效应因子与玉米子粒产量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百粒重和出籽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效应,它们对子粒产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穗粗>百粒重>株高>秃尖长>穗长>出籽率。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多元回归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