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人工授粉对永嘉早香柚果实发育与贮藏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永嘉早香柚是浙江温州地方名柚,具单性结实能力,可在无授粉品种混植时结无籽果,也可经人工授粉处理形成有籽果。研究表明,未授粉果实具有无籽优势,但糖酸指标则逊于授粉果。正常采收期(花后165d)未授粉果实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比授粉果低4.72mg/gFW,而果汁pH低0.07。75d贮藏期间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而果汁pH趋于上升,授粉果果汁pH上升0.29而未授粉果仅上升0.19。授粉果实在45d贮藏期间未发生明显枯水,而且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下降38.10%,而未授粉果实贮藏期间易发生枯水,贮藏45d后枯水指数达0.5,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上升至2.33mg/gFW,为同期授粉果实的2.56倍。未授粉果实枯水发生前期汁囊组织出汁率无明显下降而严重枯水(贮藏45d)时下降至64.08%(贮藏前为75.70%)。人工授粉显著改善了永嘉早香柚果实品质。


君子兰不同物候期植物体营养含量及营养液吸收试验
《土壤肥料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 0 2~ 2 0 0 3年 ,根据生长季节分四次测定了君子兰年周期内植物体营养元素含量 ,并开展君子兰各物候期的肥水吸收对比试验 ,结果显示 :开花君子兰对水分及营养元素N、P、K、S的吸收大于不开花的君子兰 ;君子兰在夏季 (6~ 9月 )营养需求降低 ,而且其植物体内各元素含量因物候期而异 ,其季相变化趋势与营养吸收的变化规律一致


不同分布地杨梅雄株花序特性及花粉扫描电镜观察
《果树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浙江不同分布地杨梅雄株观察表明,雄株在花序形态及花粉数量、发育度上有明显差异。电镜扫描观察 发现,杨梅花粉赤道面观近椭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花粉具3个萌发孔,萌发孔呈不规则圆形,3孔间成三角状; 不同样品间花粉粒及萌发孔的大小有差异,花粉粒大小在27.1μm×26.1μm-22.3μm×18.3 μm,萌发孔大小在3.48 μm×3.31μm-1.65μm×1.12μm;不同产区采集的花粉外壁纹饰不同,呈鱼鳞状或颗粒状突起,可分成光滑型、粗糙型 和中间型。观察可为杨梅授粉机理研究及杨梅雄株鉴定分类、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高效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双低油菜菜苔的营养价值、油苔两用的经济效益,和选用油苔兼用型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时摘苔、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套油苔两用高效技术。


国内外大豆加工利用比较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及其制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是最早进行大豆加工利用的国家。然而,目前,我国在大豆加工利用方面的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对国内外大豆传统加工利用及现代加工利用的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大豆加工的发展方向。


粳稻品种SSR多态性检出率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395对SSR引物测得多态性检出率:日本近缘品种(粳型)间为11.12%,日本近缘品种与意大利品种(粳型)间、与美国品种(籼型)间及与菲律宾品种(籼型)间分别为17.58%、20.80%和38.62%,显示相同粳稻生态型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低于不同生态型品种间,而相同粳稻生态型内,日本近缘品种间的多态性检出率更低。在日本近缘品种中,不同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差异较大,其变幅为3.79~15.95%。此外,不同染色体间引物的多态性检出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10染色体的供试引物多态性检出率无论在不同生态型品种间或相同生态型品种间均最低。


中外蔬菜新品种选育的比较及我国的发展对策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对中外蔬菜新品种选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加快蔬菜新品种的培育,从蔬菜新品种源头上提升和改善蔬菜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