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早熟花椰菜小孢子高效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以7个早熟花椰菜F1杂交品种和1个中熟花椰菜杂交品种为供体材料,对早熟花椰菜小孢子培养的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绝大多数能诱导出胚,其胚状体产量与供体基因型有关,最高每花蕾胚状体产量达到112个。其中,‘厦雪40天’的平均每花蕾胚产量最高,达到45.6个,而‘早花45天’未能诱导出胚。小孢子胚状体萌发率一般在30%左右,其中高的达到80%,但有未能诱导出再生苗的。小孢子再生植株间在生育期及育性上存在较大变异。

关键词: 花椰菜 小孢子培养 早熟 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茭白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来自浙江省内外各茭区33份茭白种质资源在余姚河姆渡连续3年进行了田间观测和室内分析,鉴定农艺性状并作综合评价。从这些茭白种质中筛选出适应河姆渡生态条件、综合性状好的材料8份,其中单季茭4份:金华冷水茭、余茭3号、北京茭、本地象牙茭;双季茭4份:浙991、浙大茭白、河姆渡双季茭、浙茭2号。

关键词: 茭白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兰花菌核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频次分布和聚集度指数的测定,以及m*-m回归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研究西兰花菌核病病株田间空间分格局及其抽样技术。结果表明,西兰花菌核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分布。被测田块都不符合二项分布,而同时符合核心分布;各田块的西兰花菌核病I指数>0,M*/M指标>1,Ca指数>0,扩散系数C>1,K指数>0,m*-m回归分析表明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个体群在田间呈随机分布格局,即分布的基本成分发病中心之间趋于随机分布,而个体群内的个体与核心分布相吻合。Taylor幂法则分析表明,西兰花菌核病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聚集分布。随着病情指数的增加,所需抽样数递减。序贯抽样模型为T0(N)=1.5N±2.8615N,调查株数N株时,若累计病情指数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若累计病情指数未达到下界时,可定为不防治田。病情指数15%,所需抽样数为90。

关键词: 西兰花 菌核病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检测家畜血吸虫抗体的二步金标免疫渗滤法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待检家畜血纸浸出液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以金标记的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为探针(以下简称血吸虫抗原胶体金),建立了检测家畜血吸虫抗体的二步金标免疫渗滤法(Two-step 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T-DIGFA)。家畜血吸虫病阳性血样在50~90 s形成肉眼可观察的红色斑点,可进行快速诊断。该法可以检测出人工感染血吸虫尾蚴7 d和7 d以上的阳性牛和兔血纸抗体,与肝片吸虫、锥虫、蛔虫病之间无交叉反应。T-DIGFA检测粪孵血吸虫毛蚴阳性牛血纸139份、阴性牛血纸130份,与粪孵法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9.2%;T-DIGFA与斑点酶联SPA法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完全相同。血吸虫抗原胶体金在4~8℃保存期可达6个月、室温保存期为3个月。试验证实,T-DIGFA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适合于基层单位和现场进行家畜血吸虫病抗体的快速诊断、普查和检疫。

关键词: 二步金标免疫渗滤法 血吸虫病 抗体 家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噁唑菌酮在柑橘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采用乙腈提取、硅胶柱净化、HPLC的检测方法,研究了噁唑菌酮在柑橘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79.28%~101.47%,变异系数为3.27%~6.69%。噁唑菌酮在橘皮中的降解回归方程为Ct=0.5401e-0.0751t,r=-0.9672。噁唑菌酮在橘皮中半衰期为9.2 d。初步提出了该药在柑橘上的安全使用标准。

关键词: 噁唑菌酮 残留 消解 柑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PRRSV引起一种猪的疾病。该病毒能感染巨噬细胞并长期存活于猪各组织中,在通常条件下要控制该病非常难,目前只能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防治。文章重点就PRRSV的来源、发生特点、传播途径等流行学规律和诊断方法等作一综述,并就该病的有效控制和更深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公猪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 PRRS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公藤生物碱盐酸盐的制备及其活性测定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研制了雷公藤生物碱的盐酸盐制剂,并测定了其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雷公藤生物碱盐酸盐对菜青虫的拒食作用与雷公藤生物碱相当,但对2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高于后者,差异明显。另外,制备过程中最终pH值控制对产物的性状和收率影响较大,pH终值应控制在5.5-6.0。雷公藤生物碱盐酸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并可溶于甲醇、乙醇和丙酮,但不溶于乙醚和三氯甲烷,其紫外光谱图的最大吸收峰值与生物碱相比也有所偏移。

关键词: 雷公藤生物碱 菜青虫 盐酸盐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MHC与传染性疾病遗传抗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鸡是我国主要的家禽品种,抗病分子育种在鸡的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控制中有着重要地位,抗性基因选择是其技术关键。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与多种传染性疾病抗性紧密相关,受到家禽育种专家的高度关注。文章介绍国外有关鸡MHC与传染性疾病抗性的相关性及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鸡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抗病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BF1基因增强水稻的耐逆性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良水稻(Oryza sativaL.)的耐逆性,以来源于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基因组,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验证,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T1代检测结果显示,所转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且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试验表明,在高盐与高渗胁迫下,转基因株系较非转化对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生长优势,表现苗高负增长率较小,长出的根数较多,根长较长;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证明水稻转基因株系的耐逆性得到了增强。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CBF1基因 耐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研究了雷公藤总生物碱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和作用方式。结果表明,雷公藤总生物碱对2龄小菜蛾有很强的拒食、毒杀和生长抑制作用。选择性与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2.44 mg/L和46.6 mg/L,72 h时毒杀中浓度LC50为388.5 mg/L,生长抑制中浓度为EC50为123.3 mg/L。

关键词: 雷公藤 总生物碱 小菜蛾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