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测定糜子中的脂肪酸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糜子中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相对含量为96.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8种(64.533%),主要有亚油酸(12.371%)、油酸(44.157%)、亚麻酸(1.173%)等。可见糜子中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是优质脂肪酸。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糜子中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100.261、165.309、23.402、52.181、17.516 mg/100 g。通过与其他杂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糜子和小米、高粱、小麦、燕麦、水稻一样均含有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富含亚油酸和亚麻酸;本研究可为糜子品质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原市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明确太原市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经食入途径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测定了太原市市售15种蔬菜共130个样品中Cu、Zn、Pb、Cd、Cr的含量。根据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用单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限定值对市民摄入重金属污染蔬菜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3.8%的生菜、33.3%的白菜、5.6%的韭菜中的Pb超标;75%的生菜、25%的白菜中的Cd超标;生菜有轻度污染,芹菜和白菜污染程度达警戒线,其余品种蔬菜为安全;蔬菜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是Pb>Cd>Cr>Zn>Cu。太原市市售蔬菜致癌化学污染物Cd的个人年风险为7.14×10-6a-1,Cr为6.20×10-5a-1,非致癌化学污染物Pb的个人年风险为2.34×10-8a-1,Cu为7.92×10-8a-1,Zn为4.40×10-9a-1;摄入污染蔬菜带来的健康风险来源是Cr,其个人年风险水平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限定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非原粮灭鼠诱饵JZLY9剂型的研制与灭鼠效果试验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6
摘要:以作物秸秆、藤蔓和酒糟、醋糟等为原料,掺入一定比例的粮食粉碎后,用制粒机制成非原粮灭鼠饵料,试验筛选鼠适口性较好的配方为JZL20,2015年春季应用该配方制成0.005%溴敌隆毒饵替代原粮毒饵进行北方常见鼠害的防治,灭鼠效果为76.92%;在JZL20配方的基础上,添加引诱剂YYJ5号,试验研制了非原粮灭鼠诱饵JZLY9剂型,2016年春季在山西省汾西县灭鼠效果达到85.69%,比小麦毒饵灭鼠的对照区灭鼠效果高了3个百分点。表明JZLY9非原粮灭鼠诱饵可以替代原粮用于北方常见鼠害的防治,达到节约粮食和降低灭鼠成本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对梨木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筛选防治梨木虱的高效药剂,选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3%苦参碱水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5%毒死蜱乳油,5%阿维菌素乳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5%三氟氯氰菊酯微乳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10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其杀虫活性、田间防效和作物安全性,并在施药后1,3,5,15 d调查残虫数量,计算防效。结果表明,药后15 d,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5%毒死蜱乳油,5%阿维菌素乳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等药剂的校正防效仍可以达到8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剥环割技术在干旱地区枣树栽培中的运用
《中国科技投资 》 2016
摘要:随着更多农业新技术被不断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我国农业也在蓬勃的发展.大枣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如能够预防癌症、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等较多作用.就农业生产而言,在干旱地区的枣树,倘若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就能够提高生产效益,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此,本文主要对环剥环割栽培技术在枣树栽培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供以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短期育肥黑山羊的效果试验
《饲料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种羊场选育淘汰的母黑山羊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日粮(TMR),同时和传统精粗分饲的饲养制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MR技术的综合经济效益显著好于传统的精粗分饲组,精粗比为45∶55的育肥用TMR配方最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不同玉米品种寻找出其最适的化控剂,以6种不同的玉米杂交品种为主因素,以5种不同的玉米化控剂处理为次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化控剂处理对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穗考种,测其穗部性状,用其籽粒产量折算其群体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品种下,矮壮素较其他化控剂处理对穗部性状的影响显著,高玉金不适合对试验进行化控处理,产量与轴粗、穗粗和行粒数成正比关系;在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穗重、穗粒重与穗长与玉米群体产量密切相关,百粒重对品种的产量影响很小,‘协玉5号’适合通过化控剂处理来提高穗部性状的表现。不同的玉米品种应采用不同的化控剂,没有一种化控剂可以同时满足各种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