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6条记录
农业总体规划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讨论农业总体规划属性、价值、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说明建立计算机农业综合管理网络系统是解决目前农业总体规划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业 总体规划 计算机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晶体LaAlO_3:Eu中Eu~(3+)的光谱分析

科学通报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针对LaAlO_3:Eu的晶体结构特征,利用DSCPCF模型和不可约张量方法,首次推导出D_3场中的配位场微扰矩阵元,设计了配位场理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可用于三角对称稀土配合物的光谱解析,我们具体计算分析了LaAlO_3:Eu的低温荧光光谱的归属,结果与实测值相当一致.D_3点群的状态按照子群链关系SO(3)的不可约表示进行划分,相应的基向量标记为|(γSL)JιгPρ>,其中J,Г,P分别表示SO(3),O和D_3群的不可约表示符号,ρ是P的行标,且为三维旋转群基向量|JM>的线性组合,其中变换系数S_(M,P_ρ)~(J,ιг)=sum fromγS_(M,ιгγ)~JS_(γ,P_ρ)~(ιг)由文献[1]查得.若定义T_m~k为:则由张量算符方法和Wigner-Eckart定理,得到所有稀土4f~N(N=l,…,13)组态各支谱项在D_3场中的配位场微扰矩阵元表达式,仅为6个T_m~k参数的线性组合:线性组合系数f_m~k可按照J值分类列出.三个系数a,b,c与具体组态的支谱项有关.由理论分析可知,LaAlO_3:Eu具有D_3对称性,中心Eu~(3+)离子周围有12个氧原子配位,选择坐标系的OZ沿三重对称轴C_3,OX在垂直于c晶轴的平面、偏离a晶轴-30°角,则得到配位多面体[EuO_(12)]中配位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对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遗传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在玉米对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选用6个抗性不同的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进行了玉米对肿囊腐霉菌(PythiuminflatumMatthews)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首次证明:玉米对肿囊腐霉菌青枯病的遗传方式因自交系而异,有的自交系具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有的则具质量性状遗传特点。属数量性状遗传的自交系,其抗性主要是受加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玉米 青枯病 抗病性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西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总体规划研究

生态农业研究 1996 CSCD

摘要:王学萌,邢丽萍,郭常莲,聂宏声。晋西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总体规划研究。生态农业研究,1996,4(3):38~42。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晋西黄土丘陵区为一个大系统,坚持经济、生态、社会三者效益相结合,采用目标规划的模型,对该区生态农业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目标规划 层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生产线性规划技术系数的动态测定与应用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典的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决策选优简便实用,但由于不能有效地分析处理涉及时间因素的问题,同时其投入产出呈直线关系而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为递减变化,因此限制了在农业生产动态决策方面的应用。针对农户的种植业生产要素配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探讨线性规划技术参数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百家农户实例作出应用分析。

关键词: 线性规划 技术系数 动态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EHP在土壤和白菜中的残留及毒性分析

环境化学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聚氯乙烯(PVC)塑膜覆盖白菜地,收获期土壤和白菜植株中DEHP的残留量分别为2.73mg·kg~(-1)和3.05mg·kg~(-1).借鉴国外的评价指标,对人体食用白菜后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认为,人每天摄入干白菜中DEHP的量<0.05mg·kg~(-1),远低于人每天可接受DEHP的安全摄入量1mg·kg~(-1).

关键词: 土壤 白菜 DEHP 残留 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奔豚音义考辨

中医杂志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奔豚病证名首见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继则,《难经》中作贲豚;东汉《金匮要略》同一病篇,作奔豚,又作贲豚、奔(犭屯);北周《集验方》作贲(犭屯);西晋《针灸甲乙经》一书中,作贲肫、亦作奔豚、奔肫。同一病证名,竟有如此多的异体字,自然给音义的理解带来一些难度。奔,本义是走。许慎《说文》曰:“奔,走也。从夭卉声。”徐锴注:“夭,曲也。走则曲其趾,故走从夭。”后奔引申为疾行,犹现今的跑。东汉·刘熙《释名·释姿容》曰:“奔,变也。有急变,奔赴之也。当《素问》、《灵枢》成书之际的秦汉时期,奔字引申意义的应用已相当普遍。《诗经·鄘风》曰:“鹑之奔奔、鹊之疆疆”,《汉书·李广传》曰:“与十余骑奔杀白马将”。因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以奔豚名证,依训诂学为据,奔字理解作疾行、奔跑,殆与经旨相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中残留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环境化学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前处理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样品中残留的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和86%,最小检测浓度为0.1mg·kg~(-1).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对硫磷 甲基对硫磷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对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幼苗膜脂过氧化及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PEG模拟的干旱处理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减少,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高,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高,超过一定限度后则降低;复水后,RWC、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SOD、CAT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抗旱性较强的杂交种及其母本比抗旱性较弱的杂交种及其母本RWC下降幅度小,SOD、CAT活性高,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低,这说明膜脂过氧化伤害与保护酶活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且母本对杂交种的保护酶活性和抗膜脂过氧化伤害能力的影响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高粱的青霉颖枯病

植物病理学报 199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衰”是高粱生产和育种上存在的普遍现象。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经4年研究证明它是草酸青霉(Penicilliem axalicum)和纤细交链孢霉(Allernaria allernala)于初花期浸染而引起的一种高粱穗部病害。主要症状是颖壳及与其连接的枝梗组织坏死,阻止了养分、水分向上输导,造成籽粒秕瘦变小。一般减产10%以上。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的高粱新病害,定名为高粱青霉颖枯病,此病在初花期用多菌灵防治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 高粱 颖枯 病原鉴定 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纤细交链孢霉(Altermaria alternat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