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耐热耐湿普通白菜新品种国夏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国夏1号是由Y436和Y231-k选配而成的具有较强耐热耐湿能力的普通白菜一代杂种。束腰美观,株型较矮;叶片舒展,叶色绿,叶柄宽,帮色绿,蜡粉少。北京地区8月10日播种,播种后40d(天)国夏1号株高19cm,开展度35cm,叶柄宽4.9cm,叶柄厚1.1cm,平均单株质量231g,每667m2产量3010kg。抗Tu MV,高抗黑腐病和霜霉病,耐热、耐湿,适宜夏秋季栽培。目前已在京津冀、上海、福建、山东等地区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0000hm2。

关键词: 普通白菜 国夏1号 一代杂种 耐热 耐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风味蛋白酶酶解时间对籽瓜种子蛋白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复合风味蛋白酶对籽瓜种子蛋白质进行酶解,研究酶解时间对籽瓜种子蛋白质水解度、乳化性、起泡性及抗氧化能力等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酶解时间延长,籽瓜种子蛋白质水解度升高,在4 h时,水解度达到最高值(25%);酶解物的乳化性在酶解时间4 h时达到最高,为63.2 m~3/g;乳化稳定性在酶解2 h时达到最大,为31.3 min;抗氧化性在第3小时达到最高,其ORAC值达到373.1μmol/g Trolox当量,为酶解前的2.5倍。因此,复合风味蛋白酶酶解提高籽瓜种子蛋白质的可加工性和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籽瓜种子蛋白质 水解度 SDS-PAGE 乳化性 起泡性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温室葡萄一年两季结果栽培技术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

摘要:本文分述了北京地区日光温室葡萄一年两季栽培中的温室设施结构特征和配套生产技术,重点介绍了适合于日光温室小环境特点和长生育期,以及利于葡萄树势调控和果实品质提升的水平棚架和倾斜棚架,采用大树体结构整形管理模式下的综合栽植管理技术,包括定植当年的整形、树形培养、夏季枝蔓高效管理、冬季修剪、一年两季结果发芽调控与温湿度管理、土肥水及花果管理等技术,并附北京地区温室葡萄一年两季结果栽培病虫害防治历和周年管理工作历。

关键词: 北京 葡萄 日光温室 一年两季结果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功能去饱和酶AcD12基因改良玉米不饱和脂肪酸成分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但亚麻酸的含量甚少仅占0.4%~1.2%左右。为增加玉米油中亚麻酸含量,我们选用了在脂肪酸链的Δ12和Δ15位具有催化优势的来自Acanthamoeba castellanii的双功能去饱和酶Ac D12基因。根据玉米密码子的偏好优化合成该基因序列,并构建了含有抗除草剂EPSP基因和花青素合成调控转录因子基因作为可视化筛选标记的玉米高效表达载体p BAC106,通过农杆菌介导进行玉米幼胚的转化。T0代转基因植株PCR鉴定结果表明含有Ac D12基因和EPSP基因的T-DNA已经整合到玉米的基因组上,经过除草剂以及花青素可视化筛选的T1代转基因植株EPSP基因试纸条蛋白活性检测呈阳性。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对照自交系京501相比,转基因植株叶片的亚麻酸的含量增加幅度在20%~50%,而相应的油酸、亚油酸均有所减少,减少幅度在10%~20%左右;种子中三种不饱和脂肪酸与对照相比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亚油酸含量增加幅度最大,达到50%~200%,油酸其次,增加50%~120%,亚麻酸的增加幅度比油酸略小,在40%~100%之间。由此表明,Ac D12基因在改良玉米脂肪酸成分、增加玉米油中亚麻酸的含量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 双功能去饱和酶 AcD12基因 玉米 不饱和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硒对生菜长势和品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以生菜为试材,采用硒酸钠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研究外源喷施硒对生菜的长势和品质的影响及对硒的吸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能增加生菜产量,提高生菜总硒、叶绿素、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生菜品质。

关键词: 生菜 叶面喷施 品质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全球蜂蜜样本中新烟碱农药残留调查"一文的认识和解析

中国蜂业 201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VC膜和CO_2高渗透保鲜膜包装对茄子保鲜效果的影响

包装工程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保鲜膜包装延长长茄贮藏保鲜的效果。方法采用CO_2高渗透保鲜膜和PVC膜包装"布利塔"长茄,以PE膜包装作为对照,测定其在室温(20±2)℃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PVC膜和CO_2高渗透保鲜膜包装均对长茄起到了保鲜效果,2种膜包装可有效地抑制长茄外观指数下降和萼片衰老,控制水分散失,延缓花青素含量的下降和总酚含量的积累,同时抑制PPO活性的升高,进而抑制酶促褐变反应,延缓其衰老。结论 CO_2高渗透保鲜膜和PVC膜包装对长茄均起到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PVC膜包装的长茄保鲜效果更好。

关键词: 茄子 CO2高渗透保鲜膜 PVC膜 外观指数 多酚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鲍菇与白灵菇红斑病病原菌拮抗菌的筛选与鉴定

中国食用菌 2017

摘要:筛选并鉴定杏鲍菇和白灵菇红斑病病原菌的拮抗菌,为该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实验证据。通过牛津杯法筛选拮抗菌,并通过16s r DNA分析进行拮抗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到杏鲍菇红斑病病原菌的拮抗菌1株,为GL110,白灵菇红斑病病原菌的拮抗菌2株,分别为GL110和GL52。GL110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细菌,GL52鉴定为贪铜属细菌。

关键词: 杏鲍菇 白灵菇 红斑病 拮抗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风干燥温度对脱水胡萝卜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铺料密度恒定的条件下,对胡萝卜进行热风干燥,研究在65℃,75℃,85℃和95℃温度下干燥胡萝卜,直至胡萝卜含水量为8%左右,检测脱水胡萝卜的微观结构、产品风味、复水比、β-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对品质影响较大,75℃下胡萝卜的β-胡萝卜素含量、复水比、微观结构的特性最好;然而高温处理(85℃和95℃)能够更好地维持脱水胡萝卜的风味;综合各指标,75℃为试验条件下的最佳处理温度。

关键词: 胡萝卜 热风干燥 微观结构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智利小植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温度对智利小植绥螨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二斑叶螨为食料,研究了16、19、22、25、28、31、34℃7个恒定温度下智利小植绥螨不同螨态的发育历期、成螨产卵动态及产卵量。结果表明,16~31℃范围内智利小植绥螨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4℃下发育历期较31℃有所延长。卵、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卵-成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08、14.91、14.28、14.03和12.36℃,有效积温分别为29.69、4.94、8.96、11.72和58.33日·度。19~28℃下平均单雌产卵量较高,分别为93.60、86.90、94.25、88.95粒/头,31℃下产卵量最少,为39.25粒。16、19、22、25、28℃下平均产卵历期差异不显著,分别为20.10、22.55、19.10、19.10、21.10d,31℃下产卵历期仅为11.35d。智利小植绥螨在19~28℃下发育状态较好,繁殖力较高,说明该温度范围是智利小植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

关键词: 智利小植绥螨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繁殖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