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的网络地图可视化方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富客户端和WebGIS技术,研究农产品价格信息的网络地图可视化方法。首先将垂直搜素引擎抓取到的农产品价格信息进行去重和规范处理,分别使用通用地图服务和正向最大匹配算法对农产品价格数据进行地理位置匹配;然后分别以百度地图API和ArcGIS API for Flex为例,基于JavaScript/Ajax和Flex 2种技术研究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的地图可视化方法,实现对全国省市的农产品价格与类别等文本信息在空间地图上不同颜色和符号的标注与渲染,动态生成等级地图、柱状专题地图等,为用户提供直观形象的农产品价格变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了2种方法的优缺点,与传统WebGIS相比,基于富客户端的WebGIS具有浏览速度快、可视化效果好、交互强的优点,为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的智能化可视化分析和挖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农产品 市场行情 价格信息 标准化处理 WebGIS 地图可视化 富客户端 Flex


基于高光谱的冬小麦氮素营养指数估测
《农业工程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定量诊断氮素状况,为施肥和产量、品质的估测提供参考,该文通过设置不同氮素水平和品种类型的冬小麦田间试验,分析孕穗至灌浆初期不同光谱参数在小麦氮素营养状况监测上的差异,筛选叶片氮素含量和冠层氮素密度反演效果较好的参数,建立其与氮营养指数(NNI,nitrogen nutrition index)的经验模型。研究表明,线性内插法红边位置(REPLI)、修正红边单比指数(mSR705)、比值指数(RI-1dB)、简单比值色素指数(SRPI)、红边指数(VOG)等光谱参数与氮素营养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5),且不受生育期影响,可用来反演评价冠层氮素营养状况;研究对筛选的光谱参数与各氮素指标进行回归建模,并用独立试验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REPLI在氮营养指数估测方面表现较好(r=0.93),估测模型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0.86,均方根误差RMSE=0.08)。NNI在氮素营养状况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通过高光谱反演氮营养指数进行氮素营养状态的定性定量诊断有一定的可行性。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del-ros的构建及其在草莓上的验证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多基因互作,减少多次转化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在花青素合成调节基因del(delila)和ros(rosea1)的上下游分别引入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以pBI121-del和pCAMBIA1301-ros做中间载体,并利用BamHⅠ和BglⅡ产生相同4碱基末端的片段,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将CaMV 35S启动子分别驱动的del和ros基因构建在同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上,利用所构建的载体pCAMBIA2301-delros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介导的方法转化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并进行PCR检测,获得转基因草莓。通过组织观察发现,转基因草莓的根和叶的颜色变成红紫色;实时RT-PCR分析表明,在转基因草莓中花青素合成的结构基因花色素合成酶(anthocyanidinsynthase,ANS)、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flavanone isomerase,CHI)、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二羟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黄烷酮-3-羟化酶(flavanone 3-hydroxylase,F3H)和类黄酮-3-O-葡糖基转移酶(UDP glucose-flavonoid 3-O-glcosyl-transferase,UFGT)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均上调,这也进一步证实通过该方法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del-ros可以用来转化植物。本研究结果表明,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del-ros成功构建,为多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在植物体内同时研究多个基因的互作提供借鉴。


茄子种子纯度SSR标记快速鉴定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茄子杂交种"京茄218"及其父母本为试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其双亲及F1之间的多态性,并结合田间鉴定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152对SSR引物中有2条引物(qzssr17和qzssr20)的扩增产物在杂交种中呈现父母本互补带型。利用qzssr17引物对6个制种单位繁制的"京茄218"杂交种进行SSR纯度鉴定,其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试验证明,与田间种植鉴定相比,SSR标记是一种更准确、简单高效的茄子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结构组成及动态规律,为桃园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验站选择树龄5~6年的桃园为调查对象,系统调查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测定群落的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及优势集中性指数(C)等指标,研究园内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高-低-高-低的趋势;群落优势度(B)与优势集中性指数呈现低-高-低趋势。食蚜蝇、蜘蛛、瓢虫、步甲和草蛉是桃园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亚群落。大灰食蚜蝇Metasyrphus corollae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是食蚜蝇亚群落的优势种群,5月中旬至6月下旬是其发生高峰期;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是瓢虫亚群落的优势种群,5月中旬至7月下旬是其发生高峰期,随后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龟纹瓢虫鼎斑变型和锚斑变型是桃园最常见的色斑变型,分别占49.6%和29%;蜘蛛亚群落主要包括皿蛛、蟹蛛和球蛛类群,5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和10月中旬是其发生高峰期;步甲亚群落的发生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随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为草蛉亚群落的优势种群,6月上旬至8月上旬是其发生高峰期。【结论】桃园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包括捕食性蜘蛛、食蚜蝇、捕食性瓢虫、步甲和草蛉5个亚群落,不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特征随着季节和气温的变化而相互演替,共同发挥控制害虫的作用。


河北雾灵山不同林分灌草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河北雾灵山5种人工纯林(油松、蒙古栎、核桃楸、华北落叶松和白桦)的灌草多样性及其生物多样性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林分中的灌木和草本的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41~0.76,0.77~2.12;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1~0.78,0.64~0.97;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7~2.13,0.99~2.71;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9~1.10,0.51~1.00。物种多样性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随海拔升高灌木多样性减小,草本多样性指数先增大后减小;随坡度增大灌木和草本多样性增大;随林龄增大草本多样性减小;随郁闭度增大灌木多样性减小。


亲鸽饲料料型对乳鸽体重与肉品质的影响
《饲料工业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亲鸽料型对乳鸽体重与肉质的影响,以成年白羽王鸽为对象,以相同饲料配方的不同料型为试验因子,采用单因子三水平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饲养试验。将504对亲鸽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全加工颗粒饲料(A1)、混合型颗粒饲料(A2)、全原粒颗粒饲料(A3),检测乳鸽28日龄体重和肉质。结果表明:A1、A2较A3提高乳鸽体重分别为3.95%和3.28%,对乳鸽肉质指标中的屠体肤色、胸肉剪切力、亮度、蛋白质和氨基酸、肌苷酸含量,以及脂肪与其中的α-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但A1较A2和A3有提高全肉脂肪含量的趋势。研究认为混合型颗粒饲料(A2)最适于作为哺育乳鸽亲鸽的饲料料型。


米蛾卵饲养东亚小花蝽的关键点研究
《环境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了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作为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替代饲料的饲养效率及其对米蛾卵的取食量等,探讨了成虫最佳饲养密度和最佳产卵基质等繁殖关键技术点。结果发现,东亚小花蝽取食米蛾卵可以满足全世代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单雌均产卵量为70.5±4.2粒,种群指数为22.18;东亚小花蝽雌成虫一生需要取食米蛾卵183.8±5.4粒;以每对成虫50 cm3的空间密度饲养东亚小花蝽成虫时,其单雌产卵量最多(70.2±3.2粒),与雌成虫单头饲养时的产卵量(70.5±4.2粒)相近;在供试的四种产卵基质中,东亚小花蝽偏好选择白芸豆Phaseolus Bulgaris嫩茎和具叶柄叶片作为产卵基质,其卵的孵化率可达91.76%,显著高于发芽的蚕豆Vicia faba种子和夏至草Lagopsis supina嫩茎。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东亚小花蝽的规模化饲养提供有价值的技术依据。


黄粉虫对冬毛期水貂体重变化、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毛皮质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黄粉虫对冬毛期水貂体重变化、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毛皮质量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2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60只,随机分成5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黄粉虫);Ⅱ组、Ⅲ组、Ⅳ组、Ⅴ组水貂的饲粮中分别添加2%、4%、8%和16%的黄粉虫。预试期7 d,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1)2013-11-17时,Ⅳ组和Ⅴ组水貂的体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各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2)Ⅳ组水貂的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和Ⅴ组水貂粗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各组粗脂肪消化率和粗灰分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Ⅲ组、Ⅳ组和Ⅴ组水貂的食入氮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Ⅲ组、Ⅳ组水貂的粪氮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Ⅴ组水貂的尿氮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1),Ⅳ组水貂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Ⅴ组水貂的皮长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水貂的鲜皮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水貂的针毛长显著高于Ⅳ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黄粉虫能够减少鱼粉、肉骨粉和豆油的添加量,饲粮中添加8%~16%的黄粉虫能够改善毛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