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包装规格对鲜切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主要研究包装规格对鲜切西兰花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大、中、小3种包装量进行样品处理后,避光贮存在10℃条件下6 d,检测包装袋内气体组成、呼吸强度、叶绿素及总体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大、中包装的西兰花叶绿素含量较高,但O2消耗较快,CO2积累较大,有氧呼吸受到抑制,进行无氧呼吸,组织易腐烂,伴有难闻的异味。小包装西兰花无氧呼吸发生延迟,异味较轻,无腐烂褐变,外观品质较好。综上,适量包装能够有效提高鲜切西兰花的品质。

关键词: 鲜切 西兰花 包装规格 呼吸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薹与萝卜附加系回交后代外源萝卜染色体的FISH检测

中国蔬菜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以萝卜基因组特异序列pURsN作探针,分别与19份菜薹与萝卜附加系回交后代BC4A3d进行杂交,检测回交后代中外源萝卜染色体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只有1份材料BC4A3d-45没有杂交信号,其他18份材料均得到1个杂交信号,表明除了BC4A3d-45没有附加外源萝卜染色体之外,其余18份材料均含有1条外源萝卜染色体;该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一致。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萝卜附加系 染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叶绿素相对值的植物叶片颜色模拟方法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叶绿素相对值(SPAD)的植物叶色模拟方法。首先利用自制的叶色数据采集装置,在外部环境恒定的条件下采集叶色数据,跟踪监测叶片不同生理时期的叶色变化。再基于数据对叶色进行分析,构建SPAD值与特定光环境下叶片颜色值的关系函数,并利用该函数推导出叶片的漫反射计算公式;最后采用基于SPAD纹理的方法对叶片表面的颜色差异以及随着时间发生的老化现象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在确定的恒定外部环境下,SPAD值与叶片漫反射红绿蓝三通道关系函数呈指数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0.972、0.968、0.509,表明SPAD与叶片漫反射颜色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可利用SPAD作为驱动因子进行叶色仿真。同时,从视觉角度加以分析,基于SPAD的叶色模拟结果与真实图像对比,叶色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较真实。

关键词: 植物叶片 颜色模拟 SPAD值 数字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村镇宜居社区交互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目前宜居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匮乏,而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的现状,结合宜居社区的现有评价指标,面向社区的信息化管理及社区居民信息沟通交互需求,集成社区已有的系统及数据资源,区别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宜居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框架和网络架构,并详细介绍了社区环境监控,居民信息交互等功能细节的实现方式。系统在房山城关街道社区进行应用,实现了设计功能,为实现数字化的宜居社区做出了有效的尝试。

关键词: 宜居社区 交互式 管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内糖酸分布对甜酸风味的影响

植物科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内糖酸的分布、变化规律对果实甜酸风味的影响,采用区室分析方法研究了‘白凤’桃(Prunus persica‘Hakuho’)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内糖酸组分、含量及其分布对甜酸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果实中(花后100 d)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在液泡、细胞质和细胞间隙中的含量分别为27.3、11.6、9.0 mg/g,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奎宁酸和莽草酸)含量为2.09、0.94、0.35 mg/g;未成熟果实中(花后60 d)可溶性糖在液泡、细胞质和细胞间隙中的含量分别为0.97、2.2、2.3 mg/g,有机酸含量为0.25、0.44、0.82 mg/g。‘白凤’桃果肉细胞内不同的糖酸分布对成熟果实的甜酸风味具有显著影响,而对未成熟果实影响较小。成熟果实中糖酸在液泡、细胞质和细胞间隙三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可能是导致果实甜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白凤’桃 果实 区室分析方法 糖酸分布 甜酸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和薄膜包装对甜玉米呼吸强度及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贮藏温度和薄膜包装处理对甜玉米呼吸强度、感官评价、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营养指标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20、30℃条件下,甜玉米保鲜期的销售界限和感官评分分别为4、3 d、9 h和6、6.4、6.9;而薄膜包装甜玉米保鲜期的销售界限和感官评分分别为6、4、2 d和6.5、7.7、7.2,与无薄膜包装相比,分别延长了2、1 d、42 h;在0℃以上,贮藏温度越低越好,有薄膜包装比无薄膜包装好;甜玉米贮藏温度越高,呼吸强度越高,感官评价越低,质量损失率越大,营养成分损失越多,反之亦然。甜玉米在10℃和薄膜包装条件下保鲜效果较好,贮藏寿命6 d,质量损失率为5.43%,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5%、16.13%、88.15 mg/100 g、4.55 mg/g。

关键词: 甜玉米 贮藏温度 薄膜包装 呼吸强度 品质 销售界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ZYMV西葫芦新品种京葫CRV4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同时采用海南加代穿梭育种方法培育出抗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病(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葫芦一代杂种京葫CRV4。父本为06-2-6-38-15-26-18,母本为08-19-15-29-18-20-58。该品种早熟,生长势中等,短蔓;瓜码密,连续结瓜能力强;商品瓜翠绿色,光泽度好,中长柱形,顺直均匀;耐热,不易早衰,适应性强,抗ZYMV和白粉病;适合南北方春秋大棚和露地种植。

关键词: 西葫芦 京葫CRV4 抗ZYMY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簇首轮换的农田WSN节点能耗状态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大规模农田应用中传感器无需不间断采集和上传数据的场景,在无线、多跳自组织网络簇首轮换机制的网络结构基础上,提出节点能耗状态机。从单一节点自身能耗出发,按照节点不同能耗状态,由处理器模块控制节点各模块在不同工作状态间转换,使部分模块在节点工作的时间片内处于休眠的低功耗状态,最大程度降低节点能耗。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耗状态机 大规模农田 簇首轮换 低功耗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水平下黄瓜-番茄日光温室栽培土壤N_2O排放特征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日光温室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N2O排放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规律,采用密闭静态箱法,研究了常规氮量(黄瓜季1 200 kg/hm2,番茄季900 kg/hm2)、比常规氮量减25%(黄瓜季900 kg/hm2,番茄季675 kg/hm2)、减50%(黄瓜季600 kg/hm2,番茄季450 kg/hm2)以及不施氮对日光温室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日光温室土壤N2O排放强度的重要因素,4-10月(平均气温为27.4℃)的N2O排放通量最高达818.4μg/(m2·h);而2-3月(平均气温15.1℃)以及11-12月(平均气温14.7℃)期间的N2O排放通量最高仅为464.5μg/(m2·h),比4-10月的N2O排放峰值降低了43.2%。N2O排放峰值在氮肥追施后5 d内出现,N2O排放量集中在氮肥施用后7 d内,可占整个监测期(271 d)排放量的64.7%~67.8%。施氮因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而引起N2O排放爆发式增长,0~1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与N2O排放量呈指数函数关系(P<0.01)。日光温室黄瓜—番茄种植体系内的N2O排放量为0.99~9.92 kg/hm2,其中75.6%~90.0%由施氮造成。与常规氮用量相比,氮减量25%和50%处理的N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40.4%和59.3%,总产量却增加4.9%和7.4%。综上所述,合理减少氮用量不仅可显著降低日光温室土壤N2O排放,而且不会引起产量的降低。该研究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构建科学合理的施氮技术及估算中国设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土壤 排放控制 日光温室 N2O排放 氮水平 土壤硝态氮 温度

FT-IR分析超高压处理对调配草莓汁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不同超高压处理调配草莓汁蛋白结构的变化。以调配草莓汁为对照,对草莓汁红外光谱酰胺Ⅰ带拟合,分析不同压力、协同温度(≤60℃)、处理时间及处理次数对草莓汁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都有使α-螺旋、β-转角向自由卷曲转化的趋势,β-折叠基本无变化。通过提高超高压压力,延长处理时间,升高超高压协同温度,增加间歇性处理次数,草莓汁蛋白结构变化增强。其中提高处理压力对蛋白二级结构影响最显著。

关键词: 超高压 草莓汁 傅里叶变换红外 二级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