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秋葵耐盐材料的筛选及萌发期耐盐性相关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0、70 mmol·L-1NaCl下对24个黄秋葵材料进行初步耐盐性强弱的分类,并以耐盐级别不同的8个黄秋葵材料为对象,研究了0、30、60、90 mmol·L-1NaCl浓度对黄秋葵萌发期形态指标及其盐害率的影响,探讨了黄秋葵各指标盐害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盐害率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了8个黄秋葵材料的耐盐性。结果表明,‘超级五角’耐盐性最强,‘广西黄秋葵’对盐胁迫敏感。盐胁迫下黄秋葵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胚轴长、根长、苗鲜重7个指标都明显降低,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随着盐浓度增加,各指标的盐害率增大。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发芽势盐害率、发芽指数盐害率、苗鲜重盐害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8个黄秋葵材料耐盐性强弱排序为‘超级五角’>‘Y116’>‘南平黄秋葵’>‘红五角’>‘黄羊角’>‘扬大K5’>‘Y112’>‘台湾五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重组自交系的水稻抗纹枯病QTL定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IR28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牙签接种法,鉴定了亲本及15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软件,对水稻纹枯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检测到qsb1、qsb2、qsb5-1和qsb5-2共4个QTL位点,分别位于第1、第2和第5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0.41%~36.92%。qsb5-1的加性效应为负值,表明来自供体亲本IR28相应QTL使纹枯病病斑比值变小;qsb1、qsb2和qsb5-2的加性效应为正值,表明来自供体亲本大关稻相应QTL使纹枯病病斑比值变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奶牛饲料氮和磷摄入量的粪尿氮和磷排出量估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监测规模化奶牛场夏、冬两季奶牛氮、磷摄入量与排出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估算模型,以估算夏、冬两季奶牛场氮、磷排放量。结果表明,冬、夏两季每头成年奶牛每日粪、尿平均排出量分别为31.14和13.90 kg。泌乳牛夏、冬两季通过粪、尿排出的氮、磷总量分别为270.71和66.67 g·d-1,比干乳牛分别高16.4%和19.2%,比育成牛分别高150.7%和174.0%。不同生理阶段奶牛每日通过饲料摄入的氮、磷总量差异显著(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泌乳牛、干乳牛和育成牛。每日通过粪、尿排出的氮、磷总量差异也达显著水平(P<0.05),而且奶牛通过粪、尿排出的氮、磷占氮、磷摄入量的50%以上;夏、冬两季奶牛粪、尿、奶中氮、磷排出量与通过饲料摄入的氮、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建立基于奶牛饲料氮、磷摄入量的粪、尿中氮、磷排出量的估算模型,该模型可为奶牛场粪便管理及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含水量和钾肥施用量对黄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露丰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质不同含水量处理及基质含水量相同下施用不同用量钾肥对黄瓜植株的生长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基质含水量从95%降低到35%,黄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但植株的光合效率显著降低,从而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势和产量,其中95%基质含水量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钾肥施用量从每桶3 g增加到75 g,黄瓜的生长势、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产量均出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当钾肥施用量为每桶20 g时,黄瓜的总产量最高,分别比每桶施钾3 g、45 g和75 g处理的植株产量增加13.98%、15.28%和35.61%。本试验条件下当基质含水量为95%时,钾肥施用量每桶20 g时,最有利于黄瓜生长和产量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氧胁迫下发芽玉米淀粉特性及高γ-氨基丁酸玉米饮料开发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糯玉米(京甜紫花糯)为试材,研究低氧胁迫下其籽粒发芽期间淀粉特性变化,筛选了高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玉米保健饮料的稳定剂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玉米经低氧胁迫发芽72 h,GABA含量增加12.2倍,达0.65 mg/g,淀粉含量显著下降,淀粉糊透光率降低27.8%,淀粉持水性、持油性和乳化性均增强,淀粉乳化稳定性降低7.4%;玉米匀浆最佳料液比1∶8,最优复合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03%、藻酸丙二醇酯0.09%、海藻酸钠0.04%和黄原胶0.06%,其饮料静置沉淀率最低,仅为3.7%;白砂糖添加量为4.8 g/100 mL和体系pH值为4.6时,模糊综合评价表明该高GABA玉米饮料达到"容易接受"级别,符合消费者饮用要求。
关键词: 发芽玉米 GABA 淀粉特性 功能饮料 复合稳定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SA)和苯并噻二唑(BTH)对甘薯耐盐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水杨酸(SA)和苯并噻二唑(BTH)对薯苗耐盐性的影响,以较耐盐甘薯品种徐薯18为材料,研究了SA和BTH诱导处理对0.5%NaCl胁迫下薯苗根系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可以显著降低薯苗根系活力、增加根系中丙二醛含量,而SA和BTH诱导处理可以缓解这2种作用的发生。SA和BTH诱导处理的薯苗盐胁迫下根系活力分别提高90.16%和29.51%、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30.65%和11.24%。表明SA和BTH提前诱导处理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甘薯的耐盐性,从而缓解盐胁迫对薯苗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藏兔肉中嗜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物胺的特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冷藏兔肉中分离出10株嗜冷菌,用16S 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B25为沙雷氏菌(Serratia),其他9株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采用薄层层析法检测10株菌的产生生物胺能力,检测到B25可产生多种生物胺,其他9株没产生生物胺。将B25菌接到加氨基酸前体的假单胞菌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h,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该菌株产生生物胺的种类和含量。最终测得该菌株可产生腐胺、苯乙胺和尸胺,产生这3种生物胺的能力均比较强,测得腐胺的含量为0.41mg/mL,尸胺的含量为0.23mg/mL,苯乙胺的含量为0.05mg/mL。因此,该菌对冷藏兔肉产品的质量安全威胁较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流域国审棉花品种分类特征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30年来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中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的分类特征,从棉花品种改良的历史视角探索棉花品种类型和特征的演化趋势,为制定当前棉花品种选育目标和品种审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中的品种评分方法,赋予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抗病性和早熟性等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统一的棉花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指数。采用GGE双标图的"品种-性状"功能图分析53个国审棉花品种与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铃重、结铃数、衣分、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枯萎病指、黄萎病指、霜前花率、株高、果枝数和评价指数等15个性状的互作模式,并据此进行品种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数据来源于1981—2012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根据对照品种的不同,将历年区域试验分为5个时期,分析各时期内审定品种类型的比例和总体评价指数的变化动态。[结果]GGE双标图的"品种-性状"功能图分析表明,棉花育种目标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必要采用评价指数方法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中的品种评分方法构建了通用的品种评价指数公式:EI=0.400×皮棉产量+0.129×比强度+0.086×(纤维长度+马克隆值+黄萎病)+0.114×枯萎病+0.100×霜前花率。依据品种和性状在GGE双标图中的互作模式和品种间的空间关系,将53个国审品种划分为性状特征差异显著的4个品种类型。Ⅰ型为"高产-铃多-品质较优"类型,Ⅱ型为"高产-大铃-高马值"类型,Ⅲ型为"优质-中产-小铃"类型,而Ⅳ型为"弱势品种"类型。各品种类型依据评价指数的排序为Ⅰ型品种>Ⅱ型品种>Ⅲ型品种>Ⅳ型品种。品种类型的变化动态研究表明,Ⅳ型品种只出现在泗棉3号时期之前;Ⅲ型品种出现在泗棉3号和湘杂棉2号时期;Ⅰ型品种比例从泗棉3号时期逐年上升,到鄂杂棉10号时期比例回落;Ⅱ型品种开始于湘杂棉2号时期,其后呈上升趋势。[结论]利用GGE双标图和品种评价指数将53个国审棉花品种合理地划分为4个品种类型,各品种类型特征差异显著,充分展示了30年来长江流域棉花品种改良的成效和发展趋势。长江流域的棉花育种和品种审定中应更注重对马克隆值的改良和评价,以促进棉花丰产性和纤维品质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品种类型划分 长江流域 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