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形态与成熟能力、染色质构型和H3K27三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研究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形态指标与成熟能力、染色质构型和表观遗传模式的相关性,为家畜繁育和人医辅助生殖选卵标准提供参考。以经不同激素处理(N组、P组、H组)的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滴中孔技术进行体外跟踪培养检测不同形态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能力,Hoechst33342标记DNA AT双键研究染色质构型,H3K27三甲基化抗体检测全基因组H3K27三甲基化水平差异。结果表明,H组小鼠卵母细胞中,细胞质直径较小的更适合在滴中孔系统内培养成熟[(71.63±1.02)μm,A形态vs(68.33±0.97)μm,B形态,P<0.05],核仁直径和透明带厚度与卵母细胞成熟能力无关。A形态卵母细胞NSN型(non-surround nucleolus)比例高于SN型(surround nucleolus)(78.57%vs 21.43%),B形态卵母细胞SN构型比例高于NSN构型(65.12%vs34.88%)。N、P、H三组小鼠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但N组小鼠中,A形态未成熟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B形态组(P<0.05)。P组和H组小鼠中,A形态卵母细胞与B形态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差异不显著。如果不考虑激素处理分组,则A形态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B形态卵母细胞H3K27三甲基化水平(P<0.05)。综上可知,卵母细胞形态可以反映其成熟能力、染色质构型和H3K27三甲基化水平,激素处理影响H3K27三甲基化水平。

关键词: 卵母细胞形态 体外培养 染色质构型 H3K27me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隐蔽型真菌毒素的形成及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真菌毒素广泛分布于霉变的或受霉菌污染的粮食、谷物、饲料中,对人类和家畜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植物和微生物可以降解真菌毒素为弱毒性的毒素,但是这种降解并不彻底,隐蔽型的真菌毒素依然存在于植物体内或环境中。本文主要从真菌毒素的分布及危害、植物生长和储存过程中降解真菌毒素的不完全性、微生物转化或降解真菌毒素形成"隐蔽型真菌毒素"、隐蔽型真菌毒素降解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为今后真菌毒素的完全降解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真菌毒素降解 植物转化 微生物降解 隐蔽型真菌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铃期渍水对棉铃对位叶蔗糖代谢及铃重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美棉33B为材料,于2007年和2009年在江苏南京(32o02′N,118o50′E)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防雨棚的水泥池中进行。以正常灌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5%)为对照,于棉花中部(6~8)果枝开花时进行渍水7 d和14 d(保持地面2~3 cm的水层)处理。研究花铃期渍水对棉铃对位叶蔗糖代谢及铃重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铃期渍水条件下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增加,蔗糖/淀粉比值下降,且随渍水持续期的延长变化幅度增大,表明花铃期渍水致使叶片蔗糖外运受阻且随渍水时间的延长外运受阻加重;棉铃对位叶蔗糖磷酸合酶、蔗糖合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强,且随渍水持续期的延长和果枝部位的上升而增大;棉铃对位叶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与蔗糖磷酸合酶、蔗糖合酶及酸性转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渍水条件下蔗糖代谢被激活但并未促进叶片蔗糖的外运,铃重随果枝部位上升和渍水持续期的延长下降幅度增大。这是渍水条件下铃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花铃期 渍水 叶片蔗糖代谢 铃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抗病基因Pi-k~h功能标记的开发及江苏粳稻品种中Pi-k~h的变异

中国水稻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抗病基因Pi-kh是对稻瘟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一个重要基因。根据Pi-kh感病基因和抗病基因序列存在143bp插入的特征,设计了InDel标记FM143。Tetep具有抗病基因Pi-kh,分子标记FM143PCR扩增带型为非插入带型,而不携带Pi-kh的材料的带型为插入带型。利用该标记对Tetep与宁9108的F2群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标记能准确区分Pi-kh、Pi-kh纯合及杂合基因型,标记基因型符合1∶2∶1比例,没有发生偏分离现象。利用该标记对65份江苏省历年来大面积推广的粳稻品种和64份粳稻品系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非插入带型的粳稻品种19份、粳稻品系22份。进一步对江苏省粳稻品种中Pi-kh位点进行测序,发现江苏粳稻品种(系)Pi-kh基因座位与Tetep和已经登录的Pi-kh序列相比在102bp处存在一个单碱基的变异(由G突变为C),使得谷氨酸变异为天门冬氨酸,且该变异高度保守。将江苏省粳稻品种中发现的Pi-kh位点的等位基因暂定名为Pi-khJSJ。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Pi-kh 功能标记 Pi-khJSJ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磺酸对绿壳蛋鸡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相关指标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牛磺酸对绿壳蛋鸡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将4 000只生长发育正常的绿壳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2、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及添加了0.01%、0.1%和1%牛磺酸的日粮。试验期间统计各组蛋鸡的成活率、产蛋率、日耗料量和日增质量,7周后,每组随机选取10只进行血液、肝脏和肾脏等样品的采集。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牛磺酸均可以提高蛋鸡的成活率和平均产蛋率,且以添加0.1%牛磺酸效果最明显。组织学观察显示牛磺酸能改善肝肾形态。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血肌酐(SCr)、血尿酸(UA)、丙二醛(MD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试验2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剂量牛磺酸均可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P<0.05),均能显著降低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升高肾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而添加0.1%和1%牛磺酸使肾脏中白介素4(IL-4)水平明显下降(P<0.05)。和对照组相比,试验2、3组肝脏中TNF-α、IL-1β及白介素10(IL-10)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组3中干扰素γ(IFN-γ)及IL-4分泌也显著下降;各种剂量牛磺酸均可显著提高肝脏中T-AOC活性(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0.1%~1.0%牛磺酸可以提高蛋鸡成活率和平均产蛋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水平,改善脂质代谢,降低炎症介质水平,改善机体免疫状况,改善蛋鸡肝脏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且以0.1%的牛磺酸最为经济有效。

关键词: 牛磺酸 健康福利 绿壳蛋鸡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干物质和氮磷钾垂直分布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稻茬麦合理的氮素施用及秸秆养分归还特征,以宁麦9号和豫麦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基追比例(1∶9,3∶7,5∶5,7∶3,施氮量225 kg/hm2)对小麦群体干物质、氮、磷和钾积累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以基追比5∶5处理最高。植株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存在明显的层次分布,适当提高追肥比例显著提高了植株各层干物质、氮、磷和钾素的积累量。不同施氮处理叶片干物质、氮、磷主要积累于中上层,钾积累于下层;茎鞘干物质和钾主要积累在下层,氮、磷积累在中上层。各叶层、茎鞘层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残茬秸秆(倒4层叶+倒4层茎+颖壳和穗轴)干物质、氮、磷、钾还田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分别约为50%,40%,50%,40%。

关键词: 氮肥运筹 稻茬小麦 氮磷钾 垂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物量的油菜叶曲线模型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是油菜最主要的光合器官之一。为定量描述油菜主茎叶曲线,基于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不同品种、移栽密度及施肥水平油菜田间试验,通过观测不同处理油菜叶片的长度、切角、弦角和弦长,分析了直叶片叶曲线方程的生物学意义,构建了直叶片概率模型;假设并验证了弯曲叶片叶曲线方程,定量了叶弯曲度与生物量的关系,构建了叶曲线模型。结果显示,直叶片概率在归一化叶位区间(0,0.4]和(0.4,1]内趋势不同,可用分段函数拟合;叶弯曲度随生物量的增大而减小,可用倒数函数拟合。所建模型利用直线方程模拟直叶片叶曲线,用二次函数模拟弯曲叶片叶曲线。经独立试验资料检验,所建模型对直叶片概率及叶弯曲度均具有较好预测性。

关键词: 油菜 叶曲线 生物量 功能-结构植物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GmTAW1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水稻增产基因OsTAW1,从大豆全基因组中鉴定出23个GmTAW1同源基因家族成员,分析了大豆GmTAW1基因家族成员的保守结构域,并利用MEGA 4.1软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研究了大豆GmTAW1基因成员的表达特征,为大豆产量性状的分子技术改良提供了候选基因资源。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曲面法优化番茄汁加工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番茄汁加工工艺,以出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分析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纤维素酶添加量0.08%,酶解时间79min,酶解pH4.0,酶解温度54℃,此时番茄出汁率为90.08%。同时建立了番茄出汁率的二次数学模型,对出汁率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番茄汁 酶解法 出汁率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秸秆与氮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添加秸秆与氮肥用量对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确立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宁麦16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秸秆和氮肥2个因素,其中秸秆设添加(26g/盆)和不添加2个水平,氮肥设5个水平,其小麦全生育期的施氮量分别为0,0.08,0.12,0.16,0.20g/kg,共计10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干物质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最后对添加秸秆、氮肥用量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效应量进行计算。【结果】无论添加秸秆与否,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均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添加秸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千粒质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量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而花前贮藏干物质转运效率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均明显下降。小麦各生育阶段氮素累积量和花前氮素转运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花后累积氮素对籽粒氮贡献率显著上升。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氮肥农学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氮肥表观回收效率在各氮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效应量分析表明,氮肥水平效应量大于添加秸秆以及添加秸秆×氮肥水平交互效应,而添加秸秆对小麦千粒质量和氮肥农学效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在添加秸秆条件下配施氮肥可以提高小麦产量、干物质转运和氮肥利用率,有利于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

关键词: 秸秆添加 氮肥水平 干物质转运 氮素利用效率 小麦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