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大肝大脾病灭活苗的研制及其应用
《畜牧与兽医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用当地病料自制组织灭活苗进行鸡大肝大脾病的预防接种 ,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结果表明 ,对未发病鸡群进行预防接种 ,保护率达10 0 % ,对发病鸡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7d后鸡群发病率明显降低 ,10d后鸡群呈现稳定状态 ,接种保护率 95 67%。


生菜遗传转化过程中克服玻璃苗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克服生菜遗传转化过程中玻璃化现象 ,对生菜选择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琼脂、蔗糖、细胞激动素(BA、KT)、AgNO3 及抗生素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玻璃苗的数量随琼脂、蔗糖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高浓度的细胞激动素和抗生素会增加玻璃苗的数量 ;加入一定量的AgNO3 可抑制玻璃苗的产生 ,其最佳浓度为2 0mg/L。


小麦粉营养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
《分析测试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小麦粉营养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选用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杨麦一号”小麦种子经脱壳、粉碎、过筛 ,用 60Coγ射线照射使其贮存稳定期达7年以上 ;用数理统计F检验法和t检验法检验证明其均匀性良好 ;由9个单位共同协作定值 ,共定值137组 ,548个数据 ,经统计检验 ,小麦粉中粗蛋白质、粗淀粉、粗脂肪、氨基酸总量、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共20个营养成分定为标准值。所研制的标准物质其稳定性、均匀性及营养成分定值的不确定度均符合国家级标准物质技术指标 ,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标准物质。


蛋鸡舍通风、喷雾降温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蛋鸡舍安装新研制的风机和喷头进行纵向通风和喷雾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把鸡舍内温度降低3~5℃,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番鸭细小病毒分离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采集以腹泻、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雏番鸭肝、脾病料,接种14日龄非免疫番鸭胚,80%胚在3-7天死亡,胚体呈弥漫性充血、出血。接种番鸭胚成纤维原代细胞72小时可见细胞圆缩、聚团等变化。聚苯乙烯乳胶凝集试验呈阳性,提取病毒接种细胞及尿囊液 DNA,用自行设计引物扩增到与设计相符的 600bp片段,克隆至 T载体,经酶切及序列分析表明我们所分离到的病毒为雏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iling Pavovirus,MPV)。
关键词: 雏番鸭细小病毒 聚苯乙烯乳胶凝集试验 PCR扩增


优质高产晚粳组合8优161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8优 1 6 1 (82 0 4A×R1 6 1 )是一个高产优质兼顾的杂交晚粳组合。 1 991~ 1 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 ,3a平均比对照寒优 1 0 2 7增产 8.5 6 % ,大面积试种产量在 9.0 0t/hm2 以上 ,1 996年最高产量达 1 1 .5 0t/hm2 。其米质优良 ,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突出优点为出米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灌浆速度快。82 0 4A不育性稳定 ,配合力强。R1 6 1恢复力强 ,米质优良


柱状田头菇生长发育中9种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菌物系统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柱状田头菇Agrocybe aegerita作为一种新开发的食用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研究者的关注,但在其栽培生产中遇到的产量相对较低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致使柱状田头菇的栽培难以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柱状田头菇在其6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中,9种与培养料中主要组分分解相关的胞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柱状田头菇属褐腐菌,对非木质纤维素的利用能力最强,对纤维素的利用能力较强,对木质素的利用能力较差,但柱状田头菇具有漆酶活性。


含除草剂非织造布的研制及其技术规范
《上海环境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含除草剂非织造布生产的车间研制过程中,开发了滴渗法涂药技术。该法不仅涂药均匀,克服了喷药过程雾气的扩散污染,而且方法简便,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短,易推广应用。并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含除草剂非织造布的生产和使用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