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华北漏斗区雨养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中国马铃薯 2015

摘要:为了探讨在漏斗区雨养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2014年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试验基地进行了雨养种植技术背景下的马铃薯品种筛选研究。选取‘克新1号’、‘中薯5号’、‘费乌瑞它’、‘红美’、‘青薯9号’、‘大西洋’、‘陇薯3号’和‘陇薯6号’8个不同熟性的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初步筛选结果显示:‘大西洋’、‘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具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商品薯率高、品质好等优点,其中以‘大西洋’的表现最好,产量可达38 950 kg/hm2。‘陇薯6号’、‘陇薯3号’和‘青薯9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差,‘陇薯6号’田间表现基本不结薯。

关键词: 漏斗区 雨养条件 马铃薯 筛选

省级农业科研档案收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现代农村科技 2015

摘要:农业科研档案整理收集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工作实践过程中的档案管理经验,对农业科研档案整理收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找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农业科研档案材料收集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档案收集 问题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立体匀播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小麦立体匀播是指使小麦种子均匀合理的分布在土壤的立体空间内。立体匀播是基于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实现小麦苗匀、蘖壮、穗多、高产。这一过程需要相应的播种机械来完成。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中衡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了小麦立体匀播机,集施肥、旋耕、播种、一次镇压、覆土、二次镇压于一体,6道工序一次作业全部完成,省工、省时、节本、增产、增效。文章介绍的内容包括:立体匀播的概念及特点;立体匀播技术的理论依据;立体匀播技术的主要优势;立体匀播技术模式的关键技术路线及操作规程;可供选择的常见农机配置。

关键词: 小麦 立体匀播 技术

承德坝上地区油用亚麻品种筛选试验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解决承德坝上地区亚麻品种种植结构单一、产量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承德坝上地区主栽品种坝亚7号为对照,对自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5个油用亚麻品种(117、391、1075、白胡麻和陇亚10号)进行了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等多项指标的比较,并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17、391、1075、白胡麻和陇亚10号均适宜在承德坝上地区种植。其中,117生育期最长,枯萎病发病率最低;株高最高,茎秆坚韧直立,田间长势整齐,工艺长度最长并且整齐度好,适合机械化操作;分枝数、单株果数、单株生产力和产量均为最高,且没有无效果,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最适宜在承德坝上地区种植。1075产量仅次于117,但高于坝亚7号;株高和工艺长适合机械化操作要求;枯萎病发病率低于坝亚7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以作为选用品种。

关键词: 油用亚麻 承德坝上地区 品种筛选 产量 经济性状 生育期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家庄山区与山前平原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区分石家庄地区山区和山前平原气候的异同,促进该区域现代化农业的合理布局和进一步发展,利用石家庄地区3个山区气象站和3个山前平原气象站1964—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标准差、Mann-Kendall突变检验、皮尔逊系数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石家庄山区和山前平原气候的差异。结果表明:石家庄山区与山前平原的年平均气温和各季平均气温都呈升高趋势,山前平原气温的上升趋势和波动性高于山区,随时间序列变化的突变晚于山区,但气温显著升高的时间早于山区;山区的降雨量全部呈减少趋势,山前平原除冬季呈减少趋势外,其余均呈增加趋势,2个区域降雨量的趋势变化都不显著,山区降雨量的波动性高于山前平原;2个区域的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山区日照时数的波动性高于山前平原,随时间序列变化的突变晚于山前平原。该研究可为太行山中段东麓的山区和山前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提供气候分析参考。

关键词: 石家庄 山区 山前平原 气候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环境生态方面的研究。乙草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CSCD

摘要:以黑龙江大豆田长期施用乙草胺的土壤为基质,经过富集、驯化,分离到细菌13株;同时,通过平板初筛实验从实验室保藏的160株细菌中筛选到能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15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28株菌对乙草胺的降解能力,共筛选到16株对乙草胺有降解效果的菌株,7 d对50 mg /L乙草胺降解率为1. 11 % ~ 58. 62 %,其中菌株L201-4和DD20-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8. 62 %和48. 07 %。进一步研究了这2株菌在不同乙草胺浓度、培养温度、初始pH值及外加碳源量情况下的生长特性。研究结果可为乙草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乙草胺 降解菌 生物降解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密度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15

摘要:试验通过在滨海盐碱土上设置不同水稻旱直播密度,观察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直播密度的变小,前期生长量变小,中后期生长量显著增加,有效分蘖期及分蘖高峰期后延,穗粒数显著增加。最佳直播密度为5kg/667 m~2,产量为667 kg/667 m~2,。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农作物粒重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粒重是作物的重要产量性状之一,研究作物粒重的遗传机制有利于认识作物驯化过程,并为提高作物产量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以水稻、玉米、小麦等重要作物的粒重研究为例,对与粒重相关的基因以及粒重形成的遗传和生化机理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作物 粒重 遗传机制 基因

梨新品种——‘冀硕’

果农之友 2015

摘要:1选育经过1997年以优良品种‘黄冠’(‘雪花梨’ב新世纪’)为母本,四川地方品种‘金花’(‘金川雪梨’自然实生)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当年取得杂交种子556粒,冬季对杂交种子进行沙藏。1998年春将杂交种子播种,获得实生苗176株,2002年定植。该批实生苗结果后经过鉴定,发现02-7-94实生株具有果个大、果面光洁美观、品质优良等特性,且田间调查未发现黑星病危害,进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Hsf06)的克隆、表达和定位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s,Hsfs)在植物抵御热胁迫及其他抗逆反应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之前的研究主要来自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在玉米(Zea mays)中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从42℃热胁迫1 h的玉米幼叶中克隆了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基因Zm Hsf06(Gen Bank登录号:GRMZM2G115456_T01),并对其在玉米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Zm Hsf06编码序列全长1 584 bp,编码527个氨基酸,包含典型的Hsf家族DNA结合结构域。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含有核定位信号序列KKRR,核输出信号序列IGDLTEQM和序列为DSFWEQFL的AHA(aromatic,large hydrophobicand acidic amino residues)激活结构域。正常生长条件下,Zm Hsf06在玉米幼苗的根系、茎和叶片以及开花期的功能叶、幼穗、幼胚和花粉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幼苗期根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开花期在花粉中表达最高,功能叶中最低。42℃热胁迫、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盐胁迫处理均能上调Zm Hsf06的表达。通过在洋葱(Allium cepa L.)内表皮瞬时表达融合蛋白发现,正常条件下Zm Hsf06定位在细胞核,37℃热激后也只在细胞核中观察到GFP荧光。推测玉米Zm Hsf06可能在转录水平上介导玉米花粉发育,参与了对多种逆境胁迫的调控过程,并且在细胞核内行使上述功能。本研究为全面克隆和了解玉米热激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并进一步阐述其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玉米 ZmHsf06 热激转录因子 逆境胁迫 花粉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