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优质早熟板栗新品种“燕金”
《农村百事通 》 2015
摘要:"燕金"板栗适宜在我国北方板栗栽培区北缘(河北省平泉县、宽城县、兴隆县等)土壤p H值5.4~7.0的山地、丘陵栽植。该品种于2013年12月通过了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燕金"树体生长势强,树冠紧凑,树姿直立。结果母枝平均长34.4厘米、粗0.74厘米,节间1.75厘米,无茸毛,分枝角度小,每枝平均着生刺苞1.98个,次年平均抽生结果新梢2.80条。雄花序平均长8.50厘米,每果枝平均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芪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中多糖含量;以黄芪的产量及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900 kg·hm-2、过磷酸钙360 kg·hm-2、硫酸钾240 kg·hm-2处理组合对黄芪产量和多糖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因此,过磷酸钙对黄芪产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P<0.05),硫酸钾对黄芪多糖含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P<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籽粒氨基酸含量的QTL分析
《大豆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冀豆12×黑豆"构建的包含186个家系的F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分析16种氨基酸含量,采用性状-标记间单向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各氨基酸含量的相关QTL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群体中各性状表型均呈现连续性正态分布并超亲分离。3种方法共检测到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相关的14个QTL,分布于B1、D1a、D1b、H、I、J和K连锁群中,贡献率为4.91%~17.02%。其中完备区间作图法检测到的苯丙氨酸含量相关QTL q Phe-20-1贡献率最大为17.02%,增效基因来自于黑豆,并且在该标记区间内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同时检测到与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为q Asp-20、q Glu-20、q Lys-20。位于B1连锁群中精氨酸含量相关的QTL q Arg-11在性状-标记间单向方差分析和ICIM两方法中同时检测到,在ICIM中检测到其贡献率为11.79%,增效基因来自于冀豆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夏播区部分主栽玉米品种6000株/亩比较试验
《农业科技通讯 》 2015
摘要:通过鉴定18个河北省夏播区主栽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从中筛选出适宜河北夏播种植的高密度、高产、多抗、生产性安全的玉米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加工专用新品种‘金秀’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秀’系‘串枝红’ב金太阳’育成的加工专用杏新品种。果实卵圆形,平均单果质量65.5 g,大果106 g;果皮底色橙黄色,果面1/4~1/2着片状红色;果肉橙黄色,肉质细密,汁液较少,味酸甜浓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可食率95.80%。果实带皮硬度12.9 kg·cm-2,耐贮运。离核。加工杏脯色泽橙黄,味浓厚,出脯率为40%。果实发育期72 d。丰产,盛果期产量约37 t·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法测定黄芪含片中黄芪多糖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排除黄芪片剂中辅料干扰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多糖含量,糖化酶水解麦芽糊精,80%乙醇溶液进行醇沉分离,考察反应温度、p H、酶与底物比例及反应时间对酶解反应的影响,验证糖化酶能否水解黄芪多糖。反应温度58℃、p H4.5、酶与底物比例1∶5、反应时间28 min时麦芽糊精完全水解,80%醇沉后在490 nm处测定无明显吸收。采用酶解法可以准确测定黄芪片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结果与加入量无差异(P>0.05)。糖化酶水解麦芽糊精,不水解黄芪多糖,对黄芪多糖含量的测定不存在干扰,可用于片剂中多糖含量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简易大棚“五膜”覆盖栽培关键技术
《河北果树 》 2015
摘要:在葡萄设施栽培中,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早熟促成栽培是普遍使用的技术,但由于建造日光温室投入高,常给葡萄种植户造成经济压力。近年来,河北昌黎地区种植户采用"五膜"覆盖简易大棚葡萄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五膜"简易大棚是在已经开始挂果的葡萄园,用竹片弯曲做成拱架,覆盖大棚膜形成简易大棚,在升温季节,结合铺设地膜、3层中棚膜和大棚膜构成"五膜",可使葡萄提前40~50 d上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