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8种叶面喷剂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针对河北低平原区小麦生育后期干热风频发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为害的问题,采用化学防御措施,在灌浆初期(5月17日)和灌浆中期(5月22日)进行2次叶面喷剂喷施处理,以不喷施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喷剂种类(0.1%醋酸溶液、0.1%黄腐酸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2%蔗糖溶液、0.05%硫酸锌溶液、清水、3.5 mg/L吲哚乙酸溶液)对小麦叶片SPAD值、籽粒灌浆特性、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剂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小麦粒重和穗粒数,提高小麦产量,但不同喷剂种类的增产效果不同,喷施8种叶面喷剂的小麦增产率为3.96%~18.94%,其中,喷施0.1%黄腐酸溶液、0.1%醋酸溶液、1%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0.05%硫酸锌溶液和2%蔗糖溶液小麦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用Logistic模型描述籽粒灌浆进程(决定系数均达0.99以上)显示,叶面喷剂处理延长了到达第一拐点和第二拐点的时间以及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使粒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延长了快速灌浆的持效期;从光合机理的角度看,叶面喷剂处理提高了灌浆后期叶片的SPAD值,延缓了叶片衰老,是光合产物增加、粒重提高的源基础。喷施叶面喷剂对提高小麦产量、增强小麦后期抗干热风的能力作用明显,是抵御干热风的一项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叶面喷剂 抗干热风 灌浆特性 Logistic模型 产量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缺水干旱地建园时提高成活率栽植方法

烟台果树 2015

摘要:1春季侧根插瓶栽植法4月上中旬,按株距2.5~3.0 m,挖长、宽、深各60 cm的定植穴。苗木定植前,先用清水泡根10~12 h。栽植时,先将废酒瓶或易拉罐灌满水,将苗木一条侧根(粗0.3 cm左右)插入瓶内,将苗木带瓶一同埋入定植穴内,浇足水。水渗下后修直径60 cm、低于地面10~15 cm。且中间低四周高的漏斗状树盘,最后在树盘上覆盖地膜防止水分蒸发。降雨时树盘内集聚的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冀谷31’微集水种植增产机理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夏谷区主栽品种冀谷31为材料,通过测定微集水种植和露地栽培(对照)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干物重、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和叶绿素含量,探讨武安市半干旱区微集水种植的增产机理,为该技术在半干旱夏谷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微集水种植较对照增产16.28%,土壤水分含量在10~20 cm深度提高10%以上,膜内土壤温度最高升高2.4℃,净光合速率提高15.44%,叶面积指数提高11.5%,SPAD值提高10.07%。因此,微集水种植具有显著增产的作用,其生理机制在于:微集水种植起到了保墒升温作用,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促进了根茎叶穗的干物质积累;在此基础上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亩穗数经济性状得到提高;后期提高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防止了早衰,减少了秕谷。因此将微集水种植作为半干旱地区谷子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科学依据,应积极进行推广。

关键词: 微集水种植 谷子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光合速率 叶面积指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科普知识需求的分析——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在高速的城镇化进程过程中,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科技素质的劳动力参与其中,调研组于2013年5~6月对石家庄市周边县域进行调研发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后备军不足;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经营规模以小规模土地经营为主,且种植结构单一;信息化开始逐步进入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基于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城市为农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农民的技术水平有限,难以胜任工作,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是农民的需求主体。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 科普知识 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茄子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棚室栽培的茄子材料,对晚熟材料(S13)、中熟材料(S6和S12)、早熟材料(S1和S7)和单性结实材料(S24)4种不同基因型的茄子进行了花期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开花期不同基因型茄子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单性结实材料跃早熟材料跃中熟材料跃晚熟材料,其中,单性结实材料S24较晚熟材料S13高44.9%。单性结实材料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显著约其他材料,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较其他材料更适宜设施密植栽培;CO_2饱和点最高,补偿点最低,利用CO_2浓度的范围最宽,且当CO_2达到饱和点后净光合速率最大,更适宜在温室高CO_2浓度条件下生长;RUBP最大再生速率最高,光合电子传递力以及光合磷酸化活性最强,CO_2利用效率最高。早熟材料(S1和S7)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显著约中、晚熟材料,CO_2饱和点和补偿点也较低,利用弱光和低浓度CO_2的能力均较强,但利用CO_2的浓度范围最窄。晚熟材料(S13)的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最高,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属于适应高光强的生态类型,是高光合效率和高生产潜力的品系。

关键词: 茄子 基因型 光合特性 弱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设施番茄氮肥施用量现状及其利用率、产量影响和地力贡献率分析评价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国内与设施番茄施肥有关的57篇文献中的79个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目前设施番茄的氮肥投入量、氮肥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传统施肥模式下,设施番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617.0kg·hm-2,化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705kg·hm-2,总氮投入达到1313kg·hm-2;优化施肥模式下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化肥氮素投入量和总氮投入分别为581.7、353kg·hm-2和936kg·hm-2。优化施氮处理比传统施氮处理平均增产8%。传统施肥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效率(AE)、当季利用率(RE)平均值分别为155.7kg·kg-1、28.0kg·kg-1、9.5%。优化施肥模式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当季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56.3kg·kg-1、63.6kg·kg-1、17.8%。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的菜田地力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72.9%和70.4%,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化肥氮减量潜力很大。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氮肥效率 地力贡献率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53年石家庄地区气温稳定通过10℃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气象科技 2015

摘要:以17个气象站1960—2012年的观测资料,利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石家庄地区气温稳定通过10℃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3年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以1.4d/10a的趋势提前,终日以1.1d/10a的趋势后延,持续日数以2.5d/10a的趋势增加,积温以64.5℃·d/10a的趋势增加,降水量无明显变化,日照时数以53.4h/10a的趋势减少;各要素的时间序列除降水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终日、持续日数、积温以及日照时数的突变较为显著,终日在2007年后后延显著,持续日数在1998年后显著增多,积温在2000年后显著增加,日照时数在1993年后显著减少;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发现,各要素在近53年中存在周期性变化规律,初日和期间积温存在准2~4年的振荡周期,终日存在准2~3年的振荡周期,持续日数存在准2年的振荡周期。降水量存在准3年和准3~7年的振荡周期,日照时数存在准2~3年的振荡周期。石家庄地区气温稳定通过10℃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使作物的生长发育提前,生长周期变短,日照时数减少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石家庄 农业气候资源 积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辣)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技术

辣椒杂志 2015

摘要:在冀中南地区,进行甜(辣)椒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一般在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底定植,翌年1月底至2月初拉秧。由于在育苗期间和植株生长前期正值高温、强光、多雨、高湿季节,易出现植株徒长、开花期落花落果、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以及冬季低温寡照雾霾天气发生较多,棚室内温光条件不足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甜(辣)椒日光温室秋延后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诊断在葡萄上的应用

河北果树 2015

摘要:综述葡萄营养诊断的几种方法,着重阐述叶分析技术在不同葡萄品种、不同矿质营养诊断中的应用。

关键词: 葡萄 营养诊断 叶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育成新品种的鉴定与评价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起源于中国,种质资源丰富,类型繁多,近年来培育出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和需求的新品种。对收集到的44个糜子新品种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与分析,并根据其形态指标分别对糯性和粳性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农艺性状表现差异较大,糯性糜子品种中晋黍8号产量(5 766.9 kg/hm2)最高且抗倒伏,粳性品种中陇糜7号产量(5 733.6 kg/hm2)最高、内糜1号表现为极早熟(生育期最短);农艺性状变异丰富,其中糯性和粳性糜子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以分蘖数最高,生育期最低;糯性和粳性糜子品种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1.3;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卡方距离2.75处将20份糯性糜子材料分为3大组群,在卡方距离1.5处将24份粳性糜子材料分为3大组群,而粳性糜子宁糜11号、内糜1号和内糜6号没有被分到任何组群。

关键词: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