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板栗建园时如何确定栽植密度
《北方果树 》 2015
摘要:栗树是树体高大的乔木,树冠扩展很快,建园时必须注意栽植密度。根据每666.7 m2土地栽植株数,可分为稀植(30株以下)、密植(30~60株)、高度密植(60~110株)和超高度密植(110株以上)几种类型。适宜的栽植密度,要根据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环境条件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一般生产上推荐的最佳栽植密度为56株/666.7 m2(株行距3 m×4 m),一般适用于各种土壤条件和各类品种。采用集约化栽培方式、土地平坦而肥沃的栗园,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遥感影像自动分类技术在作物提取中的应用
《河北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结合遥感在相关研究应用中的优势及特点,分析了自动分类技术在作物提取中的应用方法和思路,并讨论了该技术在作物提取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粪和猪粪对小麦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畜禽粪便有机肥过量施用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采用盆栽试验开展了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的2种有机肥鸡粪和猪粪施用对小麦生长及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量有机肥处理小麦秸秆和籽粒的干质量明显低于化肥处理,而中高量有机肥处理与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鸡粪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r、Pb、Cd含量均有明显增加。随着猪粪用量的增加,土壤Cu、Zn、Cd含量均有明显增加。所有处理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土壤标准(GB15618-1995)。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鸡粪60,90 t/hm2的处理显著增加土壤Cu含量,分别增加16.70%,18.61%。施用鸡粪为15~150 t/hm2的处理土壤Zn、Cr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33.86%~326.45%和9.43%~31.65%。施用鸡粪为90,150 t/hm2的处理土壤Pb和Cd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Pb分别增加19.41%,22.91%,土壤Cd分别增加30.83%,50.49%。施用猪粪45~150 t/hm2的处理土壤Cu和Zn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9.67%~61.53%和7.78%~32.68%。施用猪粪150 t/hm2土壤Cd含量显著增加,为50.43%。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2-2012)规定的食品中污染物Cd和Cr限量,所有施肥处理小麦籽粒样品均未超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作物提取研究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15
摘要:以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遥感分类技术对研究区域的主要作物进行了提取,为优化当地作物布局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客观谈论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
《农业与技术 》 2015
摘要: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转基因食品,但其安全性一直是科研者及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以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做出客观的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施用量对华北集约化农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华北集约化农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土壤硝态氮累积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区小麦籽粒产量最高施氮量为309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氮量为291 kg/hm2。玉米籽粒产量最高施氮量为213 kg/hm2,最佳经济效益施氮量为199 kg/hm2。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年限的增加,0~200 cm剖面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加。施氮量最高的N4处理(小麦季施氮量375 kg/hm2、玉米季施氮量300 kg/hm2)与种植第1季相比,第2季小麦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增加56.06%,第2季玉米收获后增加62.0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00~2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所占总量的比例明显增加。小麦季和玉米季施氮量均为150 kg/hm2时,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最大,分别为46.61%和37.51%。综合考虑氮肥用量对作物产量以及土壤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提出华北集约化农区小麦施氮量应控制为250~300 kg/hm2,玉米施氮量应控制为150~200kg/hm2,以保证作物高产,防止过量肥料氮累积,减少淋溶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