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北京常见绿化树种叶片富集重金属能力研究

环境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地区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对其季节变化规律和污染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植物叶片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①植物叶片中重金属Cu、Pb、Zn含量随季节变化(由春到冬)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Cr含量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秋季达最高值;春、夏、秋这3季对Cu富集能力较强的为柳树和国槐,冬季为油松;对Cr、Pb富集能力较强的是国槐和侧柏,冬季为侧柏和白皮松;对Zn富集能力较强的为柳树和白皮松,冬季为侧柏;②由市中心至远郊,4种重金属(Cu、Cr、Pb、Zn)污染程度为:景山(C=2.48,C为污染系数)>奥林(C=1.27)>松山(C=1.20)>水关(C=1.18);③水关长城景区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较大,其它3个研究区域重金属含量排序为:景山>奥林>松山;同一树种叶片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排序均为:Zn>Cu>Pb>Cr,且Zn含量与Cr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④植物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呈二次多项式关系,除Cu元素外,其余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关性较强,且相关系数均达0.9以上.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植物叶片 富集能力 季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白杨AP2/ERF类转录因子PtoSHN的克隆及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P2/ERFs是一个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为材料,克隆了毛白杨AP2/ERF类转录因子PtoSHN的编码区序列。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显示,PtoSHN基因在毛白杨茎中高水平表达。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toSHN与拟南芥AtSHN2和AtSHN3相似度较高,其中AtSHN2已被证明参与了植物次生壁的合成调控。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PtoSHN定位于细胞核内。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PtoSHN定位在核内。表明已成功克隆到毛白杨SHN基因,该基因可能在林木次生生长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关键词: 毛白杨 SHN 次生生长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材料的筛选鉴定

科技导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新培育番茄栽培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抗性水平,更全面地了解这些品种的抗病性差异,以金棚1号和金曼为感病对照,采用带毒烟粉虱自然传毒方式,对各品种的发病时间、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等参数进行比较,结合PCR及ELISA对TYLCV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了18个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TYLCV的抗性差异较大。金棚1号和金曼两份材料发病率都达到100%,病情指数在65.2以上,属于典型的感病品种;秋光15-6、PC-88和秋光69号3份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属于抗性较高的品种;其他13份材料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在5.6%~45.2%和2.6~18.0之间,分别表现了不同程度的抗、耐病水平。

关键词: 番茄品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农产品价格数据挖掘——以猪肉价格为例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产品价格数据量日益增长,从中挖掘隐含有用的信息十分重要。以2010年至2012年波动较大的猪肉价格为例,采用空间统计方法挖掘分析全国23个省市价格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时期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研究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和空间统计量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猪肉价格稳定期间,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总体呈现空间集聚格局;而在价格超过20元/kg时期,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从局域上看,价格稳定期间沿海发达地区高值显著聚集,价格高峰时期有64%的市场价格位于"高-低"或"低-高"区域;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Moran’s I和Geary’s C反映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一致。空间统计分析能够挖掘价格数据的空间特征,并通过GIS的可视化手段使挖掘结果更加直观,是农产品价格数据挖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数据挖掘 空间统计 空间自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白三叶品种苗期耐寒性评价

草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人工模拟低温(10、5、0、-5℃)处理方法,以25℃为对照,对10个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品种苗期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REC、MDA、Pro和SOD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POD呈先升后降再升高的"N"型变化趋势。通过-5℃下生理指标聚类,可将10个品种划分出3个耐寒级别:强耐寒性的Durana、Barbzan、Dutch White,中度耐寒的Alice、Rivendel、TahoraⅡ、Huia,弱耐寒的Haifa、Tribute、Prop。这与田间自然越冬率(Barbzan>Durana>Dutch White>Rivendel≈TahoraⅡ>Alice>Tribute≈Huia>Prop>Haifa)的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白三叶 耐寒性 生理指标 越冬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框架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三次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得现代服务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进而催生了"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为了便于认识和理解这一新的理念,本文概括了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现代服务业主要的引领领域、目标、引领模式,并对引领路径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引领 现代农业 理论框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端气候采用发酵床养殖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测定不同季节采用发酵床养殖猪只的生产性能指标,研究发酵床养殖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2次进行,分别在夏季的7—8月和冬季的12—1月,设水泥地面对照组。夏季试验发酵床养猪的试验群体为105头,分9圈饲养,密度为1.7 m2/头;冬季试验发酵床养殖观察的群体数量为112头,分9圈,密度为1.7 m2/头。水泥地面对照观察3圈,群体为42头,密度1.5 m2/头。水泥地面猪舍无后窗,发酵床猪舍后墙开窗(90 cm×100 cm),窗距离地面1.0 m,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冬季水泥地面采用热风管道供暖,发酵床无采暖设施。饲养观察期为夏季30 d,冬季60 d。结果显示:夏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低6.7%(P<0.05),料重比增加4.4%(P<0.05);冬季发酵床比水泥地面日增重提高16.7%(P<0.05),料重比降低5.5%(P<0.05)。结论:在凉爽和寒冷的季节采用发酵床养猪效果显著,表现出较好生产性能;夏季发酵床的高温环境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而且体重越大,影响越大;采用发酵床养殖模式,需要通过圈舍设计和通风设施的改进来扬长避短。

关键词: 发酵床 极端气候 育肥猪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二斑叶螨不同种群的药剂敏感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北京地区作物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不同种群对杀螨剂的敏感性水平,了解二斑叶螨对药剂敏感性与体内4种解毒酶活力的相关性。【方法】在实验室内采用改进的玻片浸渍法(slide-dip method)检测北京房山、怀柔、昌平、延庆和平谷5个地区二斑叶螨田间种群对联苯肼酯、阿维菌素、螺螨酯和哒螨灵4种杀螨剂的敏感性;采用PCR技术对单头叶螨的CYTB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检测二斑叶螨对联苯肼酯的抗性突变位点;并采用酶标仪微量板法,检测二斑叶螨体内与抗性相关的多功能氧化酶、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力。【结果】5个田间种群对联苯肼酯最敏感,其LC50分别为2.4880、6.4693、6.2398、0.7882和14.7783 mg·L-1。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次之,其LC50分别为22.4712、35.4431、14.5260、15.4904和14.0023 mg·L-1。对螺螨酯和哒螨灵的敏感性非常低,螺螨酯的LC50分别为49.6833、81.8826、72.9609、204.4609和1 433.5137 mg·L-1,哒螨灵的LC50分别为202.6902、806.8324、375.3518、188.3234和2 310.9040 mg·L-1。延庆地区二斑叶螨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其活力分别为14.9508U/(mg protein)、0.2271μmol·mg-1 protein·30 min-1和58.2962 U/(mg protein)。怀柔地区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地区,其活力为1.4272μmol·mg-1 protein·30 min-1。联苯肼酯、阿维菌素、螺螨酯和哒螨灵的敏感性水平与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力之间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采用PCR技术对5个地区的288个二斑叶螨个体进行CYTB基因检测后,仅发现怀柔地区的一个个体CYTB基因第126位氨基酸密码子的第一位核苷酸由G突变为A导致氨基酸由G突变为S,其余地区均无突变,这与生物测定方法中各地区对联苯肼酯较敏感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北京地区二斑叶螨不同种群对联苯肼酯敏感性最高,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次之,对螺螨酯和哒螨灵敏感性非常低;二斑叶螨对4种杀螨剂的敏感性水平与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的酶活力之间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通过检测到的基因突变个体,说明怀柔地区二斑叶螨种群中存在着对联苯肼酯产生高抗性风险的个体。PCR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检测种群抗性发展程度。基于以上结果,在农业防治二斑叶螨中应降低联苯肼酯使用频率,交替使用阿维菌素,避免使用螺螨酯,停止使用哒螨灵,以延缓和降低二斑叶螨产生抗性的风险。

关键词: 二斑叶螨 生物测定 酶活力 联苯肼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对螟黄赤眼蜂繁殖的亚致死效应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是害虫生物防治中一种重要的卵寄生蜂,其在防治害虫的同时,也会受到田间杀虫剂的影响。本研究选择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亚致死剂量,以两性生命表法计算种群参数,揭示了这两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该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试验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对螟黄赤眼蜂的亚致死剂量LC20值分别为0.119和1.091 mg/L。研究结果显示,经亚致死浓度LC20的啶虫脒处理后,螟黄赤眼蜂的寄生卵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寿命(1.17 d)显著缩短,种群参数(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力R0和世代平均历期T)均低于对照,其中净生殖力R0(27.573)显著低于对照(P<0.05)。经亚致死剂量LC20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螟黄赤眼蜂的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的亚致死剂量对螟黄赤眼蜂的增殖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亚致死剂量的啶虫脒则会影响螟黄赤眼蜂的寄生能力,在螟黄赤眼蜂盛发期,田间施用啶虫脒时,应注意其残留量对螟黄赤眼蜂的影响。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 啶虫脒 高效氯氰菊酯 两性生命表 亚致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来种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的识别及寄主植物

环境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巢粉虱Paraleyrodes minei Iaccarino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并首先记录于叙利亚柑桔上的粉虱,目前已知分布于南美,并扩散到北美、欧洲、非洲和中国(香港和海南)。它的寄主植物较多,在未定名前已是美国加州柑桔的害虫。我们发现它在海南为害番荔枝和番石榴。本文提供了种类鉴别特征,各期的形态特征及生态图,并列出中国已知的16科20种寄主植物。

关键词: 外来种 小巢粉虱 形态学 寄主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