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包膜尿素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和试验示范研究了包膜尿素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施肥经济效益的影响,包膜尿素20%的氮混入育苗基质,剩余80%在移栽时条施(总施氮量为常规施氮量的50%)。结果表明,包膜尿素接触施肥的番茄壮苗指数比常规育苗提高了47.9%;与普通尿素底施加3次追肥相比,施用包膜尿素的番茄产量较等氮量普通尿素(N180 kg/hm2)和常规施氮量(N 360 kg/hm2)处理分别增加了5.1%和9.7%,氮肥利用率提高了9.0 10.2个百分点;相比普通尿素,包膜尿素改善了番茄品质,其中可溶性糖含量提高6.5%9.4%,Vc含量提高10%11.3%。与常规施氮相比,包膜尿素在氮肥投入略低的情况下(减少44 Yuan/hm2),番茄单位面积产值和净收益(扣除肥料投入)比常规施氮量增加了33.8%。施用包膜尿素的表层(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对普通尿素起到了削峰填谷作用,降低了硝态氮的淋失风险。

关键词: 番茄 包膜尿素 经济效益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新的白菜苗期TuMV-C4抗性主效QTL定位及连锁分子标记开发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与TuMV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选用高抗病毒病大白菜自交系91-112和高感病毒病自交系T12-19以及由二者为双亲构建的包含100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通过SSR和InDel标记的遗传分析,在A09上定位了一个新的与大白菜苗期Tu MV-C4抗性相关的主效QTL位点BrTu A09。在此基础上,针对该QTL位点所在的标记区间,根据作图群体双亲的重测序结果,设计合成27对引物,其中11个In Del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且条带单一、扩增稳定;连锁分析发现,11个InDel标记均被定位在A09连锁群上BrTu A09的置信区间。利用BC1群体进行标记验证发现,这些标记对高抗单株选择的准确率均达到78%以上,可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大白菜Tu MV抗病分子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白菜 QTL TuMV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红外高光谱图像结合CARS算法对鸭梨SSC含量定量测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光谱数据量大、维数高且原始光谱噪声明显、散射严重等特征导致光谱建模时关键波长变量提取困难。基于此,提出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对近红外高光谱数据进行关键变量选择。鸭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决定系数r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验证集标准偏差和预测集标准偏差的比值RPD值进行模型性能评估。基于选择的关键变量建立PLS模型(CARS-PLS)与全光谱变量建立的PLS模型进行比较发现CARS-PLS模型仅仅使用原始变量中15.6%的信息获得了比全变量PLS模型更好的鸭梨SSC含量预测结果,r2pre,RMSEP和RPD分别为0.908 2,0.312 0和3.300 5。进一步与基于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MC-UVE和遗传算法(GA)获得的特征变量建立的PLS模型比较发现,CARS不仅可以去除原始光谱数据中的无信息变量,同时也能够对共线性的变量进行压缩去除,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高光谱数据变量的选择。结果表明,近红外高光谱技术结合CARS-PLS模型能够用于鸭梨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的定量预测。从而为基于近红外高光谱技术预测水果内部品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近红外高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 鸭梨 变量选择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榆树脐腹小蠹的识别与防治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描述了榆树上重要蛀干害虫脐腹小蠹(Scolytus schevyrewi Semenov)的鉴别特征,附有识别特征图,并依据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 脐腹小蠹 形态特征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联合毒力

农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找控制二斑叶螨的药剂,延缓对联苯肼酯抗性的产生。[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研究了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的联合毒力。[结果]联苯肼酯的毒力明显高于毒死蜱,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10.927 7、5.154 3、3.389 4 mg/L,毒死蜱LC50值分别为433.295 3、206.798 5、69.094 4 mg/L。两药剂混用时,在1∶1~1∶80混配范围内具有增效作用,以1∶1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随着毒死蜱用药量的提高,共毒系数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联苯肼酯与毒死蜱混用对二斑叶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 二斑叶螨 联苯肼酯 毒死蜱 混配 共毒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甲戊灵在两种土壤及马铃薯中的残留降解动态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在土壤与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与残留水平。试验样品中的二甲戊灵用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GCMS法,选择离子模式监测(SIM)定量测定。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5%~89.8%、91.5%~101%和78.7%~8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8.5%、6.2%~8.2%和5.2%~7.8%。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在马铃薯植株与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安徽(潮土)和北京(褐土)两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1.0和30.1d,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5和10.6d。收获后,马铃薯块茎中二甲戊灵的残留量小于0.01mg·kg~(-1),低于欧盟规定的二甲戊灵在马铃薯中最大允许残留限量0.05mg·kg~(-1)。研究结果为了解二甲戊灵在环境中的残留水平及食物链迁移转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二甲戊灵 降解动态 残留 马铃薯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机械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追溯系统作为控制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首先辨析了可追溯性和追溯系统概念;在此基础上从追溯编码与产品标识技术、供应链各环节信息快速采集技术、质量安全智能决策与预警技术和溯源数据交换与查询技术四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物联网的技术特点构建了"一核、双轴、三链"的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技术体系框架;最后分析了实施追溯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追溯 农产品 食品 质量安全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类芽孢杆菌Bg1抗真菌蛋白的分离及其特性分析

核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Bg1的主要抗真菌物质及其特性,本文利用抑菌圈法测定了Bg1抗菌蛋白在各种处理条件下抑菌活性的稳定性;通过60%硫酸铵沉淀、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进行了抗菌蛋白的分离纯化,以SDS-PAGE进行了其纯度检测。结果表明,28~100℃处理30 min、4℃存放55 d及在pH值3~7范围内菌株Bg1抗菌蛋白抑菌活性均无显著性变化,但pH值!8显著影响其抑菌活性,蛋白酶处理则使其抑菌活性完全丧失;纯化后所得抗菌蛋白分子量约10 KD。据此可知,类芽孢杆菌Bg1主要抗菌活性物质为低分子量蛋白,其对热和酸性条件及贮存时间稳定性好,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能。

关键词: 类芽孢杆菌 抗真菌蛋白 分离纯化 稳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内涵、实践与启示

世界农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气候变化能改变降水、蒸发、水土资源等基本环节和要素,进而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同时,世界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为综合应对上述问题,FAO提出了:气候智能型农业概念。本文分析了气候智能型农业产生的背景,明确了其内涵,介绍了国际上推广气候智能型农业的一些对策措施和典型案例,并得出了一些启示,希望能为中国实现现代农业与气候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气候智能型农业 内涵 实践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猪源植物乳杆菌重组菌株的构建

中国畜牧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益生菌猪源植物乳杆菌的作用机理,构建含有标记基团绿色荧光蛋白的植物乳杆菌重组菌株,以达到良好区分动物内外源菌的目的。以具有红霉素耐药性(Em)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AmpR)双筛选压力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LEM415为基本骨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及其表达原件乳酸脱氢酶启动子(PldhL)和嗜酸乳杆菌表面蛋白终止子(TslpA)插入该载体,构建GFP标记的穿梭表达载体pLEM415-GFP。利用电转化的方法将穿梭表达载体pLEM415-GFP转化入植物乳杆菌,获得重组植物乳相菌。结果表明:重组菌在蓝光激发下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连续传递10代仍可见明显荧光。结果显示,已成功构建表达GFP基因的重组植物乳杆菌,为益生菌在动物体内分布和定植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穿梭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