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绍兴鸭α-干扰素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浙江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采用PCR法从绍兴鸭的肝组织基因组DNA中扩增出α干扰素基因,插入pUC18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将成熟α干扰素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 28α(+)中,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经复性后,进行抗病毒活性的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sxDuIFN α)由576个核苷酸组成,共编码191个氨基酸。该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鸭α干扰素基因(X84764,AB12886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和99.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7.9%。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量为20.7kD的DuIFN α。该产物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显示出具有明显的抗猪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及鸭瘟弱毒疫苗毒的活性。


绍兴鸭与高邮鸭碱性磷酸酶多态性的比较
《扬州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机选取正常发育的30日龄绍兴母鸭和高邮母鸭各60羽,采集血液样本,置斜面上析出血清,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不连续电泳分离碱性磷酸酶。在计算机上进行条带分析并计算各泳道相对扫描灰度。结果表明:①在碱性磷酸酶电泳谱ALP-2位点上所检测的两品种鸭群中,未发现有带类型,即仅含有Alp-2°基因;②从60例30日龄绍兴鸭和高邮鸭血清样本中,在ALP-1位点上观察到F型(快带型)和S型(慢带型)2种碱性磷酸酶同功酶表现型,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②在ALP-1位点上,高邮鸭碱性磷酸酶S型(慢带型)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绍兴鸭,但两品种鸭的基因频率(Alp和alp)无显著差异,ALP-1位点上高邮鸭基因杂合度为0.411 8,绍兴鸭为0.522 8;④另选取30、60、100、 160日龄绍兴母鸭和高邮母鸭各32羽,取血清,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不连续电泳,发现其各日龄表现型和基因频率无明显变化,但其扫描灰度随日龄的增长而减弱,显示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


桃幼胚及幼胚子叶再生的研究
《林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露桃和湖景蜜露桃幼胚及幼胚子叶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损伤方式等因素对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是影响幼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重要因素,MS适合供试材料诱导愈伤组织;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因品种而异,NAA1.0mg·L-1对45d、0.5mg·L-1对55d玉露,BA0.5mg·L-1对55d湖景蜜露效果较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2,4-D对供试幼胚均无明显效果;幼胚的发育状态是影响诱导愈伤组织的另一因素,玉露桃45d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96.6%,而55d诱导率为81.6%。愈伤组织可在MS+0.05mg·L-1NAA+1.0mg·L-1BA培养基上分化成芽,再生芽在1/2MS+1.0mg·L-1IBA培养基上生根。幼胚子叶不定芽再生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为NAA0.50mg·L-1+BA10.0mg·L-1、NAA0.05mg·L-1+TDZ3.0mg·L-1;带胚芽子叶纵向刻伤再生率高;不定梢(芽)在1/2MS+2%蔗糖+7.5g·L-1琼脂+IBA1.0mg·L-1+Ad20mg·L-1的培养基上能生根。


晚糯稻突变体新品种浙糯36的选育研究
《核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60 Coγ射线 2 0 0Gy辐照处理 (晚粳“丙 92 1 2 4” 晚糯“绍糯选”)F2 干种子 ,经多代筛选获得晚糯稻突变体ZH2 0 6。ZH2 0 6经试种表现为产量高、籽粒大且品质优。 2年、2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 9 4% ;籽粒较双亲明显增大 ,千粒重较母本丙 92 1 2 4重 4 1g ,较父本绍糯选重 3 6g ,千粒重达 30g以上。糯性优于对照祥湖 84,更优于亲本绍糯选。 2 0 0 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浙糯 36” ,成为近 2 0年来在浙江省 (市 )级晚粳糯稻区域试验中 ,增产幅度和籽粒均达到最大的晚糯稻审定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表明辐射诱变同步改良糯稻多个性状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不同类型花卉植物体营养分析及其在营养液配制中的应用
《浙江林学院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花卉植物体内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及其变化规律,依生长季节不同,对月季Rosachinensis,马拉巴栗Pachiraaquatica,红掌Anthuriumandreanum等8种花卉植物体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为期2a跟踪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体内许多元素质量分数因物候期而异,且类间差异较大,由高至低依次为木本观花花卉、木本观叶花卉、草本观花花卉和草本观叶花卉。据此提出8种花卉施肥营养元素配方基本比例。根据分析结果开展了袖珍椰子Chamaedoreaelegas专用营养液生长试验和君子兰Cliviaminiata营养液促花试验,指出某些植物体内部分营养元素质量分数与同类植物相比有较大差异,而这些元素又恰好限制或影响其生长发育,故在施肥或配制营养液时,应考虑这些因素,注意个别元素的添加。提出了部分花卉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的调整意见。表4参9


不同早籼基因型水稻的空间诱变效应研究
《核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结果表明 ,空间搭载种子的发芽率、存苗率和结实率除迟熟品种外均低于对照 ,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刺激和抑制两种作用 ,生理损伤比地面γ射线处理的轻得多。空间搭载对杂种 1代处理的SP2 代单株有效分蘖的分离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SP2 代在株高、分蘖和抽穗期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 ,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因不同基因型材料差异较大 ,而且一些性状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空间处理的SP2 代就出现较多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变体 ,可望直接育成新品种


绿豆突变体的抗旱性研究
《核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综合指标法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评估模型 ,在分苗期、花荚期、灌浆期 3个生育期对绿豆突变体及对照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了一个抗旱表现良好的突变体 (Al) ,该突变体 3个时期的抗旱性都超过CK1 ,苗期和灌浆期的抗旱性还超过CK2 ;同时还发现不同时期的抗旱强弱次序不同 ,因此 ,不能以一个时期的抗旱性代替整个生育期的抗旱性。


猕猴桃果实乙烯受体基因Ad-ETR1的克隆及其表达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布鲁诺"美味猕猴桃似(Actinidia deliciosa cv.Bruno)果实为材料,根据其它植物乙烯受体氨基酸保守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1个657bp大小的cDNA片段(Ad-ETR1),该片段编码219个氨基酸,与其它植物乙烯受体及其基因的氨基酸及核苷酸同源性在72%-90%之间。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成熟衰老进程中Ad-ETR1 mRNA的积累趋于增加。这种积累的最大值出现在乙烯进入跃变之后:乙烯处理可以促使Ad-ETR1 mRNA最大值提前出现,乙酰水杨酸(ASA)处理则显著抑制Ad-ETR1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