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大豆胚芽中α-V_E含量的HPLC测定

大豆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大豆胚芽中的α-VE含量,比较了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样品中α-V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胚芽中α-VE含量为36.60~46.10mg/100g样品;样品预处理时,超声离心法比皂化离心法处理,测得样品中α-VE含量高出8.29%~15.39%;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加入抗坏血酸比不加抗坏血酸,测得α-VE含量要高出2.21%~9.16%。

关键词: 大豆胚芽 α-VE 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中氯羟吡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确定了鸡肉中氯羟吡啶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中的氯羟吡啶经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SPE柱纯化后,旋转蒸干,用流动相溶解残渣,过膜后进样;色谱柱采用WatersSymmetryC18柱(250mm×4.6mm,5μm),磷酸盐缓冲液(pH7.0)—乙腈(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为25℃,进样量50μl;鸡肉中氯羟吡啶的定量限为0.01mg/kg;氯羟吡啶的测定在0.025~0.5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80.6%以上,变异系数小于7.5%。

关键词: 氯羟吡啶 残留 鸡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与蔬菜育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CSCD

摘要:植物种质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发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现代蔬菜生产对育种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新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方面都有较大程度地提高,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首先决定于所掌握的各种基因资源。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土壤类型繁多,而且小气候多样,地形错综复杂,海拔差异显著,加之农业历史悠久和多样化的耕作制度,因此,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非常丰富的蔬菜种质资源。本文拟对我国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回顾,主要概述了热带亚热带蔬菜种质资源的分布、蔬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蔬菜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以后蔬菜育种的目标、途径等,以供育种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蔬菜 热带亚热带 种质资源 蔬菜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南芥耐旱、耐高盐突变体sdt1的获得

实验生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有20000个独立转化株系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激发标签突变体库中,筛选到1 株耐旱、耐盐突变体sdt1(high-salinity and drought tolerant 1)。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26d不浇水的干旱胁迫条件下,sdt1可保持正常生长而野生型全部萎蔫死亡。此外,在外施150 mmol/L NaCl水溶液的高盐胁迫条件下.sdt1可正常生长,而野生型全部死亡。在0.5xMS培养基上进行的发芽实验表明sdt1对内源和外施ABA的敏感性均低于野生型,为一个ABA不敏感突变体。对叶片失水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sdt1的失水率显著小于野生型。Southern杂交结合sdt1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紧密相邻的2个T-DNA串联插入,对突变的功能基因有待进一步分子鉴定。

关键词: 拟南芥 突变体 激发标签 耐旱 耐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接种发酵菌剂和添加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发酵堆肥氮素变化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研究接种发酵菌剂和添加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发酵堆肥氮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接种发酵菌剂可明显提高发酵起始温度,加速堆肥发酵腐熟进程,添加不同调理剂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氮素损失与堆肥恶臭,茶叶渣和香菇渣发酵后保氮效果与对照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其中茶叶渣保氮除臭效果最好,氮素比发酵前增加23.61%,香菇渣次之,中药渣、木屑再次之,砻糠、干猪粪效果最差;添加不同调理剂堆肥发酵后,物料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铵态氮含量有增有减,不同处理变化幅度差异较大。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调理剂 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耐虫性的含义、发生范围、耐虫性的进化过程和遗传特性、耐虫性机理以及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非生物和生物因子。植物耐虫性机理的研究涉及光合作用能力变化、同化产物的再分配、内源激素的变化、休眠分生组织的激活和补偿生长、储藏器官的利用、植物物候学和植株株型结构的变化等。研究表明, 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与其耐虫性没有相关性, 有些耐虫植物受害后光合作用能力增加, 有些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明显影响或者下降较少;害虫取食为害可促进耐虫植物的同化产物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能激活耐虫植物的休眠分生组织, 产生超补偿作用; 耐虫植物受害部位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升高; 虫害引起物候学变化小的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植物的冠层结构、叶形态、根茎比、茎蘖数等植株株型变化与耐虫性有关。影响植物耐虫性表达的因子主要有温度、大气 CO2浓度、土壤营养水平、农用化学物质、植株年龄、害虫分布类型和取食方式、植物共生物等。不同植物在相同温度下对同一种害虫的耐害性差异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同化产物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气孔关闭对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 生长在高CO2含量大气中的植物, 对害虫的为害有较强耐受性。土壤营养水平对植物耐虫性表达

关键词: 植物 植物_昆虫相互作用 虫害 耐虫性 补偿作用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获得转反义PEP基因超高油大豆新材料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植物高油育种,是当前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大豆是世界上植物油和植物蛋白质最重要的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高油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在不增加大豆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单位面积含油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培育栽培高油大豆品种。由此,从2000年作者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PEP基因导入大豆的基因组,相继获得了转基因大豆植株,经多代连续筛选、鉴定,获得了稳定的超高油(脂肪25%)大豆品系。本研究首次报道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大幅度提高大豆含油量。

关键词: 大豆 反义PEP基因 超高油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核农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遗传转化体系,以草坪型高羊茅品种凌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的适宜条件为:愈伤组织在含BAP和NAA各0.5mg/L的培养基上预培养3d;菌液浓度OD600值0.7,感染时间15min;农杆菌预培养基和悬浮培养基以及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共培养温度23℃,共培养时间3d,共培养基pH值5.2。不同浓度潮霉素筛选效果试验表明,采用低浓度(50mg/L)潮霉素连续筛选,再生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数最多,因此是最为可取的筛选方式。

关键词: 高羊茅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影响因素 筛选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从分析数字农业的技术内涵出发,论述了国内外数字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结构、功能和主要内容,以及近阶段数字农业技术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不同成熟度番茄果实Le-ETR4表达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品种‘卡罗’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MCP处理对不同成熟度果实采后20℃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Le-ETR4表达和乙烯释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抑制跃变上升期(破色期)番茄果实乙烯释放及Le-ETR4表达;对跃变前期(绿熟)和跃变高峰期(粉红期)果实Le-ETR4表达也有抑制作用,但对乙烯释放无明显影响;对跃变下降期(红熟期)果实Le-ETR4表达不仅无明显影响,反而促进了乙烯释放。

关键词: 番茄 果实 成熟 乙烯受体 1-M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