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保水剂用量对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对不同保水剂用量条件下冬小麦碳吸收、碳排放、碳成本、碳效率及碳净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保水剂和各种农资投入会产生一定的碳足迹,但其同时促进了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干物质量,从而显著提高碳吸收,降低碳成本,提高碳效率和碳净汇。各处理中60 kg/hm2保水剂用量的碳成本最低,较对照减少了25.6%,而其碳效率和碳净汇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5.3%和30.6%。施用保水剂提高了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且以60 kg/hm2保水剂用量效果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分利用效率与碳吸收、碳效率和碳净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碳成本呈极显著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郑单1002’抗倒性及机收籽粒性能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明确国审玉米品种‘郑单1002’在黄淮海区域的适宜种植密度以及种植密度与抗倒伏及机收指标的关系。采用大田不同密度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玉米产量性状、抗倒伏能力以及机收指标。结果表明,种植密度75000株/hm2条件下产量水平最高(11211.52 kg/hm2),随着密度增加,倒伏发生率增加,各节间长呈增加趋势,第3、4及穗下节间长增加明显,高密度(97500株/hm2)较低密度(60000株/hm2)分别增加了27.67%、18.29%、4.3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基部第3节间和穗下节间抗倒伏能力随种植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基部第3节间抗折力、压碎强度下降幅度大于穗下节间,高密度(97500株/hm2)较低密度(60000株/hm2)抗折力分别减少了52.50%、32.34%,压碎强度分别减少了56.26%、17.73%。机收籽粒落穗率、落籽率和籽粒破损率均呈上升趋势。从产量、倒伏率和机收指标分析结果来看,‘郑单1002’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区域适宜密度为67500~75000株/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型烟苗移栽机性能测试与移栽效果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豫中平原烟区的烟苗移栽机,比较了不同烤烟移栽机的性能与移栽效果。结果表明:洛阳一拖2ZY-199牵引式移栽机的栽植频率最高(43.5株/(min·行)),其次是意大利法拉利牵引式移栽机(40.3株/(min·行)),日本井观2ZS-1自走式移栽机的栽植频率明显低于其他机型;许昌同兴2YZS-1自走式移栽机的栽植深度合格率最高(92.3%),5种机型的单株移栽稳定系数均在98%以上,青州华龙2ZY-1牵引式移栽机的移栽株距精度明显低于其他机型;自走式移栽机耗油量明显低于牵引式移栽机,其中日本井观2ZS-1自走式移栽机耗油量最低;意大利法拉利牵引式移栽机和许昌同兴2YZS-1自走式移栽机的用工明显低于日本井观2ZS-1自走式和洛阳一拖2ZY-199牵引式移栽机;日本井观2ZS-1自走式移栽机无移栽灌水功能。根据测试结果和烟苗移栽农艺要求,意大利法拉利牵引式和许昌同兴2YZS-1自走式移栽机的烟苗移栽质量较好,是豫中平原烟区较适宜的烟苗移栽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系谱来源及性状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5
摘要:为明确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亲缘关系,借鉴有益于育种效果的经验与技术,分析了河南省1985~2012年审定的74个大豆品种的系谱来源、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特点。结果表明,河南省审定的大豆品种可明确113个原始亲本,产量与原始亲本数量成显著正相关。河南省大豆审定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中,生育期稳定在106 d左右,株高因品种而异,变化较大: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总体呈增加趋势,百粒质量则相对变化较小。113份原始亲本中,来自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原始亲本占总数的50%以上,备审定品种之间血缘关系过于密切。河南省大豆品种合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应该是:单株荚数48.6个左右,百粒质量17.55~21.80 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BS-LRR类抗病蛋白介导的植物抗病应答分子机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植物与病原菌长期共进化过程中,NBS-LRR类抗病蛋白在植物防御微生物侵害机制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NBS-LRR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病原菌微生物效应因子的识别的方式上,特别是其自身同源或异源低聚化、及其在植物亚细胞器的转移与分布等方面。本文着重对最近几年国内外有关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植物NBS-LRR抗病蛋白在植物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作用机制的理解,并为植物转基因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NBS-LRR类抗病蛋白 分子识别 低聚化 亚细胞定位
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本研究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29份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系为材料,利用分布于甘蓝型油菜19个连锁群的47对SSR引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97个标记位点,每对引物在不同亲本材料间的等位基因数为1~11个,平均位点4.4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154个,多态性比率为78.17%;同时利用获得的SSR多态性位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4处,29份材料分为3大类群,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有较好的一致性,与特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有较好的吻合性。本研究可为油菜优良杂交组合的选配及材料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及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夏玉米不同品种茎杆力学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研究干旱胁迫对夏玉米不同品种茎杆力学特性的影响,从茎杆力学特性角度探讨夏玉米品种的抗旱能力,以8个河南省主栽夏玉米品种为材料,比较干旱胁迫对茎杆抗折力、压碎强度、穿刺强度等抗倒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杆抗倒力学特性受干旱胁迫影响显著,平均下降15%~30%;受旱胁迫后,各品种茎杆抗折力、压碎强度、穿刺强度平均下降了26.1%、18.9%和16.8%;品种间差异明显,‘洛玉8号’、‘郑单958’降幅较小,而‘蠡玉16’、‘中科4号’降幅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洛玉8号’和‘郑单958’抗旱能力较强,而‘中科4号’和‘蠡玉16’抗旱能力较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籽粒维生素E含量的QTL分析
《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维生素E(VE)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作用,从大豆中提取的VE安全性更高。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检测大豆BIEX群体(Essex×ZDD2315)维生素E的α-生育酚、γ-生育酚和δ-生育酚含量。应用QTLNetwork 2.1软件分别检测到8个和12对控制大豆维生素E及组分含量的加性和互作QTL。α-生育酚含量加性和互作QTL累计贡献值分别为8.68%(2个)和15.57%(4对),γ-生育酚含量加性和互作QTL累计贡献值分别为8.59%(2个)和11.57%(2对),δ-生育酚含量加性和互作QTL累计贡献值分别为5.44%(1个)和17.61%(3对),维生素E总含量的加性和互作QTL累计贡献值分别为11.39%(3个)和9.48%(3对)。未检测到维生素E及组分含量和环境互作的QTL。未定位到的微效QTL累计贡献值为66.16%~75.32%,说明未定位到的微效基因的变异占2/3以上。各性状的遗传构成中,未检测出的微效QTL份额最大,加性QTL和互作QTL贡献相差不大。在育种中应考虑常规方法聚合微效QTL与标记辅助方法聚合主要QTL相结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