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豫南雨养区小麦-玉米周年不同耕作模式生态价值评估
《生态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豫南雨养农业区小麦-玉米周年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4年连续7年的大田定位试验数据为基础资料,利用货币归一化方法,对不同耕作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估算。试验处理为两季秸秆均不还田的传统翻耕、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免耕及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6个模式。主要估算了各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价值、积累有机质功能价值、养分积累和循环功能价值、涵养水分功能价值和调节大气功能价值。结果表明,覆盖/深松+覆盖/免耕的农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均最高,总价值也最高,达到49326元·hm-2,其次是传统翻耕模式为45345元·hm-2,然后依次是不覆盖/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不深松+覆盖/免耕、覆盖/不深松+不覆盖/免耕,不覆盖/不深松+还田/旋耕模式最低,只有41440元·hm-2。两季秸秆覆盖还田+深松+免耕播种模式生态服务总价值分别比其他模式依次高8.78%、9.67%、13.46%、13.57%、19.03%,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两季秸秆粉碎覆盖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结合玉米季深松模式,适合豫南雨养农业区的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适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 豫南雨养农业区 小麦-玉米轮作 有机质积累 养分循环 涵养水分 大气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严防购买幼犬过程中的陷阱
《中国工作犬业 》 201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犬作为伴侣动物已经出现在千家万户。但是,据调查不少市民都有过新购买的幼犬出现突然发病的经历。这些犬原本健康活泼,但是到达新家后往往在一个星期内发病,甚至出现花费巨资治疗后仍然恶化去世的现象,被称为"星期狗"。其实这些都是少数的不良商贩唯利是图所造成的。但是为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我们还是应该多掌握一些购买幼犬时的注意事项。一、选择正规的饲养场购买幼犬时选择正规的饲养场是非常必要的。首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菌RNA沉默机制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沉默(RNA silencing)或者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是由dsRNA(double-stranded 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降解或者抑制与起始dsRNA一样或者高度相似RNA的一种机制,在进化上存在保守性,具有基因调控、防御外源核苷酸入侵的功能。真菌RNA沉默依据sRNA来源不同,分为多种途径,主要有quelling、qiRNA、MSUD。参与不同途径的主要有Argonaute、Dicer、RdRP3种核心蛋白质,并且在不同真菌中数目变化很大,反映出真菌RNA沉默的多样性。有些真菌的RNA沉默在进化的过程中丢失,在抗病毒机制上进化出"互换"的killer系统。
关键词: 真菌RNA沉默 小RNA 异染色质形成 RNA沉默蛋白质 抗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伏马毒素B_1新型荧光标记物制备及其在荧光偏振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5
摘要:目的针对玉米中常见真菌毒素——伏马毒素B_1(FB1)开发新型荧光标记物,从而替代昂贵的6-(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6-DTAF)标记物,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荧光偏振原理的伏马毒素快速检测技术。方法采用一锅煮的合成方法,以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5-DTAF)为荧光基团制备伏马毒素荧光标记物,然后利用荧光偏振的原理建立基于5-DTAF的伏马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结果基于5-DTAF的FB1荧光标记物与基于6-DTAF的FB1荧光标记物的荧光偏振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分析性能,IC_(50)值基本相等。结论采用5-DTAF成功制备了FB1荧光标记物,同时利用该荧光标记物开发了伏马毒素荧光偏振快速检测技术。该分析技术与基于6-DTAF荧光标记物的FB1荧光偏振速测技术相比,具有同样的分析性能,但分析成本降低了一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抽穗期与麦红吸浆虫成虫发生期的同步性及其受害程度
《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012年在麦红吸浆虫发生田对小麦不同生育期进行套袋保护,明确了小麦抽穗期为麦红吸浆虫侵害的敏感期。采用生态位重叠率的计算方法,统计2012—2013年不同品种的抽穗期与麦红吸浆虫发生期的同步性,结果表明,同步性越高,产量损失越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品种抽穗期的成虫累计发生量与产量损失有显著的相关性。成虫发生期与抽穗期同步或吻合导致小麦受害而不是扬花期,所以在缺乏抗虫品种的情况下,应采取抽穗期化学保护进行防治。
关键词: 小麦抽穗期 麦红吸浆虫 成虫发生期 同步性 受害程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玉米抗旱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5
摘要:2014年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旱情,玉米抗旱过程中存在井电不配套、水源不足、劳力缺乏、浇地成本高、节水设施少、思想重视不够等问题,解决的对策如下: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抗旱指导、配套灌溉设施、充分利用水源、组织浇水服务队、及时病虫监测、人工辅助授粉、追施粒肥、适时晚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各粉路系统面粉和湿面筋含量快速确定面粉吸水率的初步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预测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过程中的吸水率,以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为材料,对各粉路系统出粉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吸水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粉路面粉出粉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均与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以各粉路面粉出粉量为自变量(X),以吸水率为因变量(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方程Y=60.967-0.047 X1-0.055 X5+0.006 X6+0.055 X7。并以不同湿面筋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细分,初步总结出不同湿面筋含量所对应的吸水率大概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光谱指数的夏玉米氮肥调控效应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夏玉米对氮肥的高效利用,依据养分平衡原理,利用光谱无损监测技术,构建了夏玉米氮肥调控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变量施肥和传统施肥对植株氮积累量、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区相比,变量施肥区植株氮积累量提高2.67%,平均产量提高67.53 kg/hm2,经济收入提高148.6元/hm2,但植株氮积累量和产量的变异系数分别降低了3.84个百分点和7.27个百分点;变量施肥区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1.82个百分点、3.95 kg/kg、9.76 kg/kg、0.43 kg/t;变量施肥区尿素投入1 285.42元/hm2,比传统施肥区节约388.49元/hm2。建立的氮肥调控模型有助于提高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达到氮素效率和产量协同提高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羊场粪便无害化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循环利用对策
《乡村科技 》 2015
摘要:一、目前养羊场粪便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从1996年到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从4 584.0万吨增长到7 925.8万吨,奶类产量也从735.8万吨增长到3 748.0万吨。与此同时,我国的畜禽粪便产生量也由20世纪80年代的6.9亿吨,增加至2008年的30亿吨。研究预测,2020年我国畜禽粪便排放量将会比2007年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