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路径——以《河南农业科学》为例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

摘要:以《河南农业科学》为例,从科技期刊对编辑人才需求的特点出发,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的路径:即在建立一支专业、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编辑队伍的同时,注重岗前培训;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编辑的职业道德培养。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辑 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路径 编辑业务能力 岗前培养 职业道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F-1影像验证MODIS NDVI产品识别冬小麦像元的结构特征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MODIS NDVI时间序列产品识别冬小麦的准确性及像元结构特征,利用许昌市GF-1影像解译的冬小麦像元重采样成250 m丰度像元加以验证,并以地面样方验证为对比。GF-1解译冬小麦为基准的MODIS识别面积精度为79.32%,重组后的250 m冬小麦丰度像元表明,随着冬小麦像元丰度的降低,MODIS像元识别能力逐渐降低,平均识别率为84.26%。冬小麦面积比例>50%的MODIS像元识别率在70%以上,面积比例<50%的冬小麦像元识别率为62.27%,利用地面样方进行混合像元识别精度的验证得到了与之一致的规律。混合像元的空间位置关系中居民点与冬小麦田混合带是增加冬小麦像元识别的主要地区,混合像元内部结构以冬小麦与休闲耕地、蔬菜的混合结构最易被识别为冬小麦像元。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用大尺度的MODIS遥感影像进行冬小麦识别会造成监测面积的高估,对MODIS像元内部结构的研究能够对混合像元分解等深入研究有所启示。

关键词: GF-1 MODIS 冬小麦 混合像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5~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分析——以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5

摘要:文章对2005~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品种及相关技术与方法)获奖项目数据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获奖项目的特点,如在各等级奖项中获奖项目占比随奖项级别升高而升高,科研院所是水稻、玉米和小麦品种类创新主体,河南省获奖数量位居首位等,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品种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成果进展及在创新型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更好地提升我国品种技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农作物品种技术创新及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家科技进步奖 获奖项目 品种 水稻 玉米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钼酸铵施用方法对花生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5

摘要:河南省土壤全Mo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效Mo含量低于临界值(0.15 mg/kg)的土壤面积很大,贫Mo区(<0.10 mg/kg)占全省土壤面积约4/5。Mo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Mo肥施用在花生等豆科作物上,增产效果很显著,有试验表明,在缺Mo土壤上施用Mo肥,可增产花生荚果10%~46%。在原阳县秦庄村进行花生施用钼酸铵试验,结果表明,0.1%钼酸铵浸种加(团棵期与始花期)喷施2次处理比水浸种处理增产47.5%;喷施2次钼酸铵增产19.7%。表明钼酸铵浸种加喷施增产效果明显,生产上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花生 土壤养分 植物营养 钼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授粉不结实的梨花粉活力检测

果农之友 2015

摘要:大多数梨自花结实率较低。在生产实践中,梨农种植梨树品种往往比较单一,在花期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以确保当年产量和经济效益。目前,花粉制备已走向商品化,一般采集即将开放的梨品种花朵,在25℃左右温度下散粉得到。为提高坐果率和适用范围,商品化的花粉往往由3种以上梨品种花粉混合在一起进行出售。活力高的花粉能起到增产和增收效果,而活力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新品种郑红2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郑红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7年以世中1号为母本、徐薯18号作父本,从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食用与淀粉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在河南省甘薯区试中,其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32 799.75 kg/hm2、9 437.25 kg/hm2和6 081.00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薯22增产10.57%、12.13%、11.11%。该品种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中抗黑斑病,抗旱、耐瘠、耐贮藏,稳产性和适应性好,食味较好。

关键词: 甘薯 新品种 郑红23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源食品中抗病毒药物的残留监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

摘要:为进一步监测动物源食品中抗病毒药物的残留,更好的研究化学药物的残留检测方法,本文对已报道的抗病毒药物全刚烷胺、利巴韦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检测方法及监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提高大家对抗病毒药物检测方法的重视,建立灵敏的快速检测方法。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动物源食品 药物残留 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芝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高温胁迫对芝麻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研究方式,2013年以芝麻品种郑芝13号、郑芝98N09和郑太芝1号为材料,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系统研究了不同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芝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芝麻生育后期不同品种不同高温胁迫处理的功能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呈现出单峰下降的变化趋势,高温逆境胁迫后不同时间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芝麻子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造成严重影响,不同品种不同产量指标的影响幅度不尽一致,不同高温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以郑太芝1号为最大,减产幅度分别达到86.20%和70.44%。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芝麻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北疆杂交棉简易高效种植模式探索

新疆农垦科技 2015

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棉中棉所92号矮、密、早栽培模式作对照,用中棉所1206杂交棉简易栽培模式进行高产示范,免去定苗、化控、打顶和除草等措施。结果表明,杂交棉简易栽培模式棉花铃重较对照增加20%,成铃率提高10%以上,皮棉增产34.61%。

关键词: 杂交棉 简化 高产栽培

甘蓝新品种‘豫甘5号’的选育

中国瓜菜 2015

摘要:分别以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的双单倍体纯系‘C28-23’为母本、‘C55-17’为父本,育成早熟甘蓝杂交1代新品种‘豫甘5号’。‘豫甘5号’早熟、丰产,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等病害,适应性强。叶球近圆形,生育期65 d左右,紧实度0.67,中心柱长度5.1 cm,不超过球高的1/2,平均667 m2产量3 582.1 kg,商品性好,质地脆嫩,风味佳。2010年3月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应性较广,以华北地区最佳。

关键词: 甘蓝 新品种 ‘豫甘5号’ 游离小孢子培养 杂交1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