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湿涝胁迫对平作和垄作花生渗透调节能力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淹水模拟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结荚期和成熟期湿涝胁迫对平作和垄作花生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对平作和垄作花生生长均造成严重影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但与平作相比,垄作能够降低湿涝胁迫对花生植株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其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利于维持叶片生理特性。湿涝胁迫可明显降低花生产量,且平作和垄作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荚期湿涝胁迫,垄作产量比平作增加20.42%。成熟期湿涝胁迫,垄作产量比平作增加13.22%。结荚期湿涝胁迫对产量、品质的危害大于成熟期。与平作相比,垄作提高了湿涝胁迫花生的油酸和脂肪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氰草津对小麦安全性及光合、荧光参数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氰草津在麦田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冬前、起身、孕穗和抽穗4个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氰草津,通过目测小麦药害程度、测定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等方法探讨氰草津在小麦田适用的时期和剂量。结果表明,冬前及次年小麦起身期喷施氰草津675~1 350g·hm-2(有效成分),小麦表现0~1级药害,小麦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孕穗期及抽穗期使用氰草津,小麦表现2级以上药害,并减产40%以上。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表明,起身期喷施中、低剂量氰草津,药后3d对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PSⅡ最大光合效率(Fv/Fm)、光下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药后10d恢复到与对照相当的水平,说明起身期喷施氰草津675~900g·hm-2对小麦光合作用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孕穗期及抽穗期喷施不同剂量氰草津,造成小麦叶片Pn、Gs、Fv/Fm、ΦPSⅡ、ETR等参数显著下降,表明小麦叶片PSⅡ光反应中心受到损伤、电子传递受阻和光合量子捕获能力下降等非气孔因素导致光合能力和原初反应能力降低,最终造成小麦严重药害并减产。以上结果表明,氰草津安全使用期为冬前及小麦起身期,安全剂量为900g·hm-2以下,非安全期使用及过高使用剂量会对小麦产生严重药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绿丽金龟对不同光谱的行为反应
《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旨在获得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敏感的波谱范围及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利用室内行为学的方法,测试了在波长为340~610 nm的14个单色光刺激下铜绿丽金龟的趋、避光行为反应,并计算趋、避光反应率曲线。【结果】观测显示,各单色光均能引起铜绿丽金龟产生一定的趋、避光反应,其雌雄虫的趋光敏感光区位于紫外光(405 nm)、蓝光(460 nm)和绿光区(505和570 nm),性别对趋光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仅存在于趋光反应率曲线波峰的大小,而对波峰的位置没有影响。铜绿丽金龟的避光行为反应,在雌雄之间无明显的性别分化,其避光敏感光谱为紫外光(380 nm)、蓝光(440 nm)和绿光区(492和505 nm)。【结论】铜绿丽金龟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存在差异,性别对其光谱行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结果为铜绿丽金龟光视觉的深入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利用其趋光性对该金龟甲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免疫分析技术在玉米赤霉烯酮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非甾体类雌激素样活性的真菌毒素,由许多镰孢真菌如禾谷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等通过聚酮化合物途径合成[1],化学名为[6-(10-羟基-6-氧代-反式-1-十一碳烯基)-β-二羟基苯甲酸内酯][2],分子式为C18H22O5,白色晶体,熔点为161℃~163℃,微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及苯等有机溶剂[3]。ZEN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对于大麦、燕麦、小麦、高粱、小米和大米的污染程度较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越冬前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越冬前积温增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设施内进行人为控制增温模拟试验.以试验期室外环境实测温度值为对照,设置越冬前增温40、50、60 d,研究越冬前不同积温(≥0℃)对小麦物候期、幼穗发育进程、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设施内越冬前增加积温在越冬前对幼穗发育进程有一定影响,对拔节期幼穗发育进程和育性影响明显,孕穗后随着发育进程的加快影响减小,成熟期大部分处理间的生物学性状差异不显著.越冬前积温增加不超过25℃对幼穗影响很小;积温增加大于60℃幼穗发育进程明显加快,积温越高变化越明显.冬前积温增加到一定幅度将导致冬小麦物候期提前,积温增加超过60℃,拔节期叶龄提高0.8以上,抽穗期和成熟期分别提前1 d左右.物候期的提前和幼穗发育进程的加快使小麦整个发育期缩短,容易遭受春季低温危害,造成小花败育甚至小穗冻死;冬前积温过高还导致后期旗叶光合能力下降,灌浆期缩短,并造成减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能源草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中国水土保持 》 2015
摘要: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位居世界第四位的能源,而能源草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质能源材料之一,以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并适宜在边际土地种植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对能源草的开发利用研究尚处于初级或空白阶段,能源草的发展存在品种资源缺乏、基础科研投入不足、缺乏政策支持、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收集和贮运方面的经验不足、关键技术缺乏、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促进我国能源草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强化示范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注意生态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连作障碍与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中国花生主产区的连作面积较大,连作障碍已成为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化感作用研究已成为揭示连作障碍机制的热点。本研究系统综述了连作对花生生育、产量、品质、营养吸收、生理特性和病害的影响;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与根系分泌物的概念,以及根系分泌物对花生生育的影响;总结了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土壤灭菌、添加有益微生物或营养元素以及采用综合措施等。并对花生连作障碍相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指导中国花生生产,实现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