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施肥对黑土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0年开始,在小麦—大豆—玉米轮作制中,研究长期定位施用常量的氮、磷、钾(小麦、玉米施肥量为N150、P2O575、K2O75kg/hm2;大豆为N75、P2O5150、K2O75kg/hm2)和有机肥(马粪,折N75kg/hm2,只在玉米后茬上施用),以及二倍和四倍量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变化及磷肥后效的影响。23年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黑土土壤全磷下降37 4%、速效磷下降了60%;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增加53 9%~65 7%、速效磷增加6~15倍。积累的磷素大部分以有效性较高的Ca2-P、Ca8-P、Al-P形态积累在土壤中,施用磷肥可使Ca2-P增加4~15倍,Ca8-P增加4~16倍,Al-P增加1 6~11 8倍,Fe-P增加1 4~4 4倍,O-P增加0 6~1 7倍,Ca10-P增加0 3~0 7倍。所积累在土壤中的磷素具有生物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时间和乙二酸前体对小核盘菌生物除草剂致病力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粉碎的大麦颗粒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发酵法制作小核盘菌 Sclerotinia minor Jagger 生物除草剂,研究发酵时间和乙二酸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对除草菌的生活力、致病力及乙二酸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除草菌除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发酵7天的液体菌种生产的除草菌生活力达到最大,为65.0 mm,发酵6天的液体菌种生产的除草茵致病力达到最大,为55.8 mm;固体发酵6天的除草菌的生活力、致病力和乙二酸产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64.3 mm、54.3 mm 和0.131 mg/g;添加乙二酸前体对除草菌生活力没有明显影响。添加浓度为56mmol/L 的琥珀酸钠和柠檬酸后,除草菌中乙二酸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4%和39.7%,除草菌的致病力分别增加了12.4%和5.4%,乙二酸产量与致病力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关键词: 发酵时间 乙二酸前体 小核盘菌 生物除草剂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