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大白菜的营养特性与科学施肥技术

北方园艺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玉米自交系kl_3的选育、评价及利用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区玉米极早熟品种的产量低和抗逆性差,如何提高其产量和抗逆性一直是业内人士研究的热点,早熟玉米自交系kl3的成功选育极大的改善了这一现状。介绍了早熟玉米自交系kl3的选育过程、特点及应用情况。

关键词: 玉米 极早熟 自交系 kl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北方园艺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施肥对黑土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0年开始,在小麦—大豆—玉米轮作制中,研究长期定位施用常量的氮、磷、钾(小麦、玉米施肥量为N150、P2O575、K2O75kg/hm2;大豆为N75、P2O5150、K2O75kg/hm2)和有机肥(马粪,折N75kg/hm2,只在玉米后茬上施用),以及二倍和四倍量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变化及磷肥后效的影响。23年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黑土土壤全磷下降37 4%、速效磷下降了60%;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增加53 9%~65 7%、速效磷增加6~15倍。积累的磷素大部分以有效性较高的Ca2-P、Ca8-P、Al-P形态积累在土壤中,施用磷肥可使Ca2-P增加4~15倍,Ca8-P增加4~16倍,Al-P增加1 6~11 8倍,Fe-P增加1 4~4 4倍,O-P增加0 6~1 7倍,Ca10-P增加0 3~0 7倍。所积累在土壤中的磷素具有生物有效性。

关键词: 黑土 磷素形态 有效性 长期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大豆嫩丰17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早熟玉米新品种绥玉1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农科所以自选自交系S518为母本,自选自交系S579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21d,需≥10℃积温2326℃·d(绥化市),属中早熟品种。幼苗健壮,发苗较快,秆强不倒伏。株型收敛,持绿性好,活秆成熟,淀粉含量74.08%。平均单产9404.2㎏/hm2,比对照品种龙单16增产10.6%。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绥玉11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度大豆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世界农业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玉米合玉19号高产制种技术

中国种业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酵时间和乙二酸前体对小核盘菌生物除草剂致病力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粉碎的大麦颗粒为培养基,采用固体发酵法制作小核盘菌 Sclerotinia minor Jagger 生物除草剂,研究发酵时间和乙二酸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对除草菌的生活力、致病力及乙二酸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除草菌除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发酵7天的液体菌种生产的除草菌生活力达到最大,为65.0 mm,发酵6天的液体菌种生产的除草茵致病力达到最大,为55.8 mm;固体发酵6天的除草菌的生活力、致病力和乙二酸产量均达到最大,分别为64.3 mm、54.3 mm 和0.131 mg/g;添加乙二酸前体对除草菌生活力没有明显影响。添加浓度为56mmol/L 的琥珀酸钠和柠檬酸后,除草菌中乙二酸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4.4%和39.7%,除草菌的致病力分别增加了12.4%和5.4%,乙二酸产量与致病力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关键词: 发酵时间 乙二酸前体 小核盘菌 生物除草剂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搞好园区建设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农机化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10年来,黑龙江省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进程,在持续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此,论述的园区建设的基本方法,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园区建设 综述 高新技术 示范推广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