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合丰42号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利用早熟高油大豆合丰42进行三种方式栽培,结果得出:合丰42平作窄行密植,行距 30cm时,最佳密度为公顷保苗50-55万株;垄三栽培最佳密度为保苗 35 万株/hm2;穴播栽培产量和品质含量均最低,不适宜用于高油大豆合丰42栽培。合丰42优质、高产栽培最佳技术为平作窄行密植,其次是垄三栽培。

关键词: 大豆 栽培 平作窄行密植 穴播 垄三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鱼体内杀虫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了国产新杀虫剂杀虫双。试样(5 g)经用0.1 mol.L-1HCl提取,并经离心分离除去不溶物。所得澄清试液,用0.1 mol.L-1NaOH溶液调节至pH 9,再用0.1 mol.L-1硫化钠处理,随后用CHCl3萃取,将萃取液蒸至近干用甲醇1 mL定容。此溶液供GC-MS检测。气相色谱分析时用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DB1701,30 m×0.25 mm,0.25μm)。质谱测定中SIM模式的特征离子为m/z70,103和149。用不同浓度的杀虫双标准溶液(0.1,0.2,0.5和1.0 mg.L-1)制作标准曲线作为定量依据。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平行12次测定,得到RSD在8.5%~16.8%之间,回收率在80%~91%之间。

关键词: GC-MS联用 杀虫剂 杀虫双 杀蚕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的选育与利用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杂交和回交方法育成的优良早熟自交系四-428,具有配合力高、抗病能力强、温光反应不敏感、单株雌花先开、花丝活力强、经济性状优良等特点,已经被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份的一些玉米育种单位广泛利用,用其作亲本育成的四早11、白山1号、白山3号、龙原101、承单13、承单14等早熟玉米杂交种在吉林省东部山区、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和东部垦区以及河北省冷凉早熟区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四-428已成为早熟玉米骨干自交系之一。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四-428 选育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大豆田苗后化学除草药效的几个因素

作物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对大白菜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境因素对大豆化学品质及产量影响研究 Ⅲ不同地点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表明,不同地点对大豆化学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对脂肪的影响最大,达到了显著水平(F=3.16*),但是对蛋白质和蛋脂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所设置的地点之间相距较近,环境条件差异较小造成的。同一品种不同地点间和不同品种同一地点间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析表明,蛋脂总量的稳定性大于蛋白质,脂肪的稳定性最差。

关键词: 大豆 地点 品质 蛋白质 脂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烯唑醇超微粉体玉米种衣剂应用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和区域试验熏研究烯唑醇种衣剂使用剂量、处理方法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烯唑醇微粉种衣剂1∶200~300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在接种条件下,田间小区防效为51.5%,区域试验平均防效为85.2%,增产11.4%。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的安全性依次为干包>催包>浸包。

关键词: 烯唑醇 超微粉体种衣剂 玉米丝黑穗病 种子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现状与育种策略

作物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纬度地区积温相对不足,干旱、低温冷害等不利因子频发,只能种植极早熟玉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原有的种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极早熟玉米品种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目标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高纬度地区 极早熟玉米 育种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生理小种鉴定结果

大豆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美国大豆疫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Harosoy、Harosoy63、Sanga、Mack、PI103091、Kingwa、PI171442、Aitona)对采自黑龙江省六个大豆生态区的120份(已纯化40份)疫霉病菌标样进行鉴定。共鉴定出7个生理小种,即生理小种1号、3号、9号、11号、17号、21号、24号;其中1号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60%,3号、11号、17号为15%,9号、21号、24号为5%。

关键词: 大豆 疫霉根腐病 生理小种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生长速度及植株外部形态的比较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调查并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田间正常温度和玻璃温室内温度,对玉米的生长速度及其外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玉米的叶片宽度、叶片增长速度及出苗时间影响很大,而对玉米6月23日(夏至)的叶片数及植株总叶片数基本无影响。

关键词: 玉米 温度 生长速度 外部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