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新品种鄂麦17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鄂麦17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产抗病广适品种济麦19为母本,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优质抗病品种豫麦47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经地点间穿梭育种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湖北省审定,表现综合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较强,在湖北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牧苎0904饲用苎麻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选育出牧苎0904与父本鄂苎1号和生产中推广种植的品种湘苎2号(CK)在物候期、植株性状、生长速率及干苎麻生物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观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牧苎0904和对照材料鄂苎1号、湘苎2号物候期基本一致。其平均株高为179.1 cm,较对照鄂苎1号、湘苎2号分别高22.92%和8.15%;平均茎粗1.02 cm,较鄂苎1号、湘苎2号分别低1.92%和20.31%。牧苎0904生长速度快,平均为3.69 cm/d,较对照鄂苎1号和湘苎2号分别高2.50%和16.04%。牧苎0904干草产量连续3年平均为20 610.55 kg/hm2,较对照鄂苎1号和湘苎2号分别增产15.78%和14.0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表面纹理与甜度的相关性研究
《食品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在国内苹果的商品化处理中,分级技术相对落后。作为分级标准之一的"表面纹理特征",在结构方法中被认为是图像某种尺度的重复或近似重复,它不同于果实颜色。苹果条纹特征是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同时与其内在品质有密切关系。通过感官评价试验和理化检验,发现同样大小的山东红富士苹果中,条纹苹果比全红苹果含有更多的还原糖及总糖,因而总体感官甜度更强;然而pH值、可滴定酸度以及感官酸度,2种苹果并无显著差异。苹果色度b*值与感官甜度、总糖及还原糖含量都显著正相关。试验结果为苹果纹理分级提供基础理论数据和有益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图像法在稻米外观品质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湖北水稻区试参试品种为材料,用图像法测定稻米外观品质粒型、透明度、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分析了方法测定的重复性、准确性等性状,结果表明,采用图像及软件法可以快速检测稻米的外观品质,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一致,且测量结果准确、稳定、操作便捷,能应用到水稻区试外观品质检测及水稻的育种工作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厚皮甜瓜新品种引进与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 2015
摘要:为丰富湖北省厚皮甜瓜品种,解决品种单一老化的问题,引进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各育种专家选育的21个厚皮甜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田间适应性、商品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筛选出IVF128、F327、F362、8908、KR黄皮红肉、KR白皮红肉、黄龙和皇冠8个适宜在湖北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厚皮甜瓜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杀菌剂对鲜切香菇贮藏特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鲜切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品质,研究了次氯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氢、乙醇等4种杀菌剂对鲜切香菇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系统分析了贮藏期鲜切香菇的菌落总数、白度、呼吸强度、失重率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鲜切香菇均有抑菌效果,以150 mg/L Na Cl O抑菌效果最佳;Cl O2、低浓度Na Cl O和H2O2可抑制鲜切香菇发生褐变;50、100 mg/L Na Cl O均能降低鲜切香菇呼吸强度;4种杀菌剂对鲜切香菇失重均有较明显的抑制效果,以200 mg/L Na Cl O最佳。综合考虑,Na Cl O宜作为鲜切香菇的杀菌剂。
关键词: 香菇[Lentinus edodes(Berk.)sing] 杀菌剂 贮藏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鸭网上养殖饲养管理技术
《养禽与禽病防治 》 2015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蛋鸭产业的发展,蛋鸭新型养殖模式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有蛋鸭笼养、蛋鸭网床养殖、蛋鸭发酵床养殖和蛋鸭旱养,其中以蛋鸭网床养殖模式在全国发展较快,得到蛋鸭养殖农户的认可与欢迎。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总结近年来国内蛋鸭网床养殖技术经验,撰写了蛋鸭网床养殖饲养管理技术,谨供蛋鸭养殖农户及蛋鸭养殖行业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多效唑农药残留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土壤中多效唑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液(15∶85,V/V)洗脱,洗脱液经浓缩后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结果]多效唑的质量浓度(0.005~0.500 mg/L)与其峰面积成良好线性关系,最小检出量为6.03×10-13g(S/N=5),样品的添加回收率为70.50%~96.73%,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6.73%。[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灵敏度高等特点,可应用于土壤样品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蚕区桑园叶面喷施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微粒子病效果试验
《广东蚕业 》 2015
摘要:文章探讨了多菌灵粉(蚕用)(原名防微灵)在湖北蚕种生产中原蚕区的防微效果。选择春繁期黄冈大别山蚕区和和鄂西北蚕区的蚕种场各1个,在其原蚕区内各选择1个原蚕村,开展防微灵桑叶喷施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同户比较试验中,防微灵防治指数略高于对照户。在同村不同农户的比较试验中,防微灵使用户的微病户率下降20%-30%,超毒率也有所下降。试验结果验证了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作用,为湖北蚕种生产以及农村原料茧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