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杂草生长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与常规种植相比,稻虾共作模式稻田中丁香蓼、水苋菜、千金子、陌上菜、稗草、通泉草、异型莎草、鲤肠、牛毛毡和铁苋菜频度均有所降低,而水莎草的频度则增加。当稻虾共作2~3年时,稻田杂草总密度、双子叶阔叶和单子叶禾本科杂草密度分别比常规模式降低了52.92%、73.53%和63.26%,当共作年限达到7~8年时,又较共作2~3年回升了67.39%、120.52%和290.66%,但仍比常规模式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2~8年)模式下稻田杂草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减少了32.71%~55.78%,而生态优势度则增加了48.37%~60.87%。随着稻虾共作时间的延长,稻田杂草发生和多样性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新的杂草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红枣菌糕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食用菌深加工品种,本文以黑木耳和红枣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复合胶和柠檬酸研制了黑木耳红枣复合菌糕产品,并以感官评价口感和风味为实验指标,对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了探讨。得到黑木耳红枣菌糕的最佳工艺为:黑木耳与红枣的配比为1∶4,加入15%木糖醇和2%复合胶凝剂(卡拉胶∶琼脂∶瓜尔胶=10∶5∶1),沸水煮10 min,倒盘厚度为7~8 mm,60℃烘制到水分含量为18%~20%。以黑木耳为原料制成的菌糕热量低、风味宜人,营养丰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猪之“互联网+”新思维
《养殖与饲料 》 2015
摘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阐明"互联网+"是新时期核心生产力,是行业整合资源的新业态。养猪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在基础设施、大数据、人才等资源、技术上具备条件,才能借力"互联网+"创新升级,整体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趋化因子配体5及趋化因子受体5在人工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鸡脾内的动态表达
《中国兽医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给20日龄伊莎褐蛋鸡皮下注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建立了禽霍乱动物模型,以感染后第4、12、24、48、120小时为时间点采样,运用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被感染鸡的肝、脾病理学变化及脾内趋化因子配体(CCL5)及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动态表达。结果显示,雏鸡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后发现明显局灶性肝坏死和脾内淋巴细胞减少,脾内CCL5和CCR5的表达量在感染后第48小时明显上升,尤其是感染后第24小时表达量最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感染后第120小时趋于正常。结果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刺激蛋鸡脾内CCL5和CCR5表达的一过性上调,这种反应在禽霍乱鸡的肝、脾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鸡 趋化因子配体5 趋化因子受体5 肝 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籽油分含量近红外无损检测分析模型与应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建立快速、无损检测棉花种子含油量的方法,对于棉花油分育种工作中的材料鉴定、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118份不同油分含量棉花种籽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方法测定验证,建立了棉籽油分含量快速无损检测的近红外模型。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MSC),光谱范围5 446~8 848 cm~(-1),主成分维数为5,以基本覆盖陆地棉棉籽含油量范围的106份试验材料为校正样品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棉籽仁油分含量近红外反射光谱(NIR)校正模型。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0.975,校正标准差SEC=0.67。用外部验证样品集进行外部验证,对所建模型的实际预测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分含量预测值与化学值相关系数r=0.978,预测结果误差范围0.1%~1.7%,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利用建立的模型对784份育种材料进行了油分含量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应用可以加快棉花育种材料的油分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野生葡萄属植物资源调查
《湖北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5年多的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野生葡萄属(Vitis L.)植物共有13种1变种。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踏查的方法,观察记载野生葡萄属植物的综合性状,对野生葡萄属植物的分布、生境、果实性状、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葡萄属(Vitis L.) 野生种 植物资源 分布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血清学检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为了解湖北省内规模化养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及疫苗免疫状况,在省内17个地市的5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516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RS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未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3.54%(21.10%~46.92%),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0,母猪的阳性率为7.69%,而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34.24%、28.18%和38.53%;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5.52%(68.46%~100%),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100%,母猪的阳性率为96.78%,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70.07%、74.28%和68.46%。说明PRRS在湖北省普遍流行,且感染程度高,流行范围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卵丘细胞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添加浓度及脱卵丘细胞时间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试验通过在体外成熟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0、15、20、30、40ng/mL)的EGF来研究其对培养44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在培养开始后的不同时间(18、24、38、44h)进行脱卵丘细胞处理来研究不同时间脱卵丘处理对培养44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以及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培养基中添加10ng/mL EGF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P<0.05)。共培组和独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h后脱卵丘细胞成熟率均低于44h,但差异不显著(P>0.05);共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h后脱卵丘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培养44h(P<0.05);独培组卵母细胞培养18h后脱卵丘细胞的卵裂率与44h无显著差异(P>0.05),但囊胚率显著高于培养44h后脱卵丘细胞(P<0.05)。添加10ng/mL EGF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胚胎体外发育较好;卵母细胞培养18h后脱卵丘细胞可提高孤雌胚胎早期发育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38MAPK信号通路及其与动物氧化应激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湖北畜牧兽医 》 2015
摘要: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信号通路存在于大多数细胞内,是动物细胞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可应答氧化应激,将细胞受到的信号刺激转导至核内,进行转录调控。家禽生产许多环节易发生氧化应激,P38MAPK信号途径被激活,进而对家禽生产造成影响。综述了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机制,以及动物氧化应激反应与P38MAPK激活的关系,并阐述了家禽生产与氧化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