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粱SbSBP17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BP-box(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box)蛋白是绿色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其功能涉及植物叶片发育、胚胎发生、间隔期长度、营养到生殖生长的更替、育性维持等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该研究以高粱材料BTx623花序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克隆了高粱SbSBP17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进化及半定量PCR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bSBP1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结果表明:SbSBP17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编码1个444氨基酸的蛋白质,在其195~269 aa区域含有一个典型的SBP-box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8个SBP17蛋白可分为三组,第Ⅰ和Ⅱ组只有单子叶植物基因,而第Ⅲ组只有双子叶植物基因,SbSBP17与玉米PWZ17260.1亲缘关系最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SbSBP17启动子含有细胞周期调控元件MSA-like、分生组织发育调控相关元件CAT-box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元件RY-element等。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bSBP17是花序特异性表达基因,随着花序发育(长度增加),SbSBP17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当花序长至10 cm时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约是花序长度最小点(≤2 cm)时的40倍,随后表达量逐渐降低,并于花序长度20 cm时显著降低50%以上。研究推测,随着高粱花序进一步发育,SbSBP17基因的表达量可能逐渐降低,最终消失。
关键词: 高粱 SBP-box SbSBP17 花序 表达分析


山西省规模化肉鸡场粪便收集系数和成分测定
《中国家禽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粪便实际收集量与成分含量,在山西省文水县选取单栋饲养量为32 400只的商品肉鸡养殖场,分四个批次分别进行采样和相关成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肉鸡场粪便收集系数为(0.056±0.026)kg/只·d,平均含水量为(77.35±5.61)%,平均有机质含量为(68.99±9.70)%,平均全磷含量为(1.20±0.41)%,平均铵态氮含量为(0.49±0.18)%,平均全氮含量为(3.98±0.49)%。其中,含水量呈现随室外温度上升而下降的趋势,有机质有随室外温度上升而上升的趋势。


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苄嘧磺隆对谷子的安全性,为其在谷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晋谷21号’和‘张杂谷10号’为材料,在谷子3~5叶期叶面喷施不同用量(150 g/hm~2、300 g/hm~2、600 g/hm~2和1200 g/hm~2)的苄嘧磺隆,分别测定药后第3、7、15和30天的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质量分数,气体交换指标、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谷子的产量。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株高、叶面积、茎粗、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降低,随施药后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升高;MDA质量摩尔浓度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施药后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产量随苄嘧磺隆用量的增大而降低,但300 g/hm~2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绿素质量分数、MDA质量摩尔浓度和产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推荐用量的苄嘧磺隆对谷子相对安全,可用于谷子田的杂草防除。


中晚熟苹果新品种‘晋富4号’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富4号’苹果是由‘晋富1号’芽变选育出的中晚熟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40.5g;果面光洁,底色浅黄绿,表色浓红;果肉黄白色,汁多,酸甜适口,有淡香味,品质优良。果肉硬度8.91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3%。果实发育期150~155 d。具有易成花,丰产稳产等特点,盛果期产量46.58~48.62 t·hm~(-2)。


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运白1号的选育与应用
《种子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运白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白菜型冬油菜油蔬两用新品种,冬季食根茎、春季食菜薹、收获籽粒可榨油。2年生产试验,菜根产量9 400.05 kg·hm~(-2)、11 200.05 kg·hm~(-2),较对照天油7号增产106.60%、79.20%;菜薹产量1 450.05 kg·hm~(-2)、1 600.05 kg·hm~(-2),较对照增产3.58%、3.23%;菜籽平均产量2 374.95 kg·hm~(-2)、2 455.05 kg·hm~(-2),较对照增产5.40%、6.50%。运白1号苗期生长势强,抗倒性中,抗寒性强,块根淡黄,菜薹清脆,籽粒红褐色。


糜子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前期高通量测序结果设计EST-SSR引物,用于评估国内外不同生态区144份糜子(Panicummiliaceum)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200对引物中80对呈多态性,开发效率为40%;引物分辨率(Rp)为0.67–4.67 (平均值为2.00),扩增产物大小为50–500bp。144份材料在80个位点共检测到206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为2–3个;多样性指数(I)为0.6593(RYW108)–1.0872(RYW124),平均为0.859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229(RYW98)–0.7172(RYW124),平均为0.457 3。基于UPGMA将144份资源划分为3个群组,其中2个群组主要为北方春糜子区材料,另一个群组主要为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材料。基于Structure (K=4)将材料划分为4个类群,即2个代表北方资源基因库以及代表黄土高原和国外资源基因库各1个。基于主成分分析将材料聚为7个类群,划分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一致。


谷子NADP-ME的鉴定及其对逆境胁迫的响应
《中国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谷子NADP-ME家族成员,研究不同成员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为揭示SiNADP-ME在谷子逆境应答信号途径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谷子基因组中的NADP-ME家族成员。采用GSDS2.0、plantCARE、Clustalx、MEGA6.0等软件及网站ExPASy对鉴定成员蛋白和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方法检测SiNADP-ME在苗期不同逆境、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及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谷子NADP-ME家族由7个成员组成,它们在谷子的第2、3、5、7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保守功能域分析显示7个基因都含有NADP-ME特征保守功能域。序列比对发现谷子NADP-ME成员之间序列非常保守,相似性较高,7个谷子成员序列一致性为77.30%,而不同物种NADP-ME序列之间相似性为56.52%。序列分析显示SiNADP-ME1、SiNADP-ME4、SiNADP-ME5、SiNADP-ME6序列较长,分别编码576、639、652和636个氨基酸,而SiNADP-ME2、SiNADP-ME3、SiNADP-ME7序列较短,分别编码213、265和149个氨基酸。基因结构分析显示SiNADP-ME1有2个可变剪切,SiNADP-ME5有3个可变剪切,其他基因无可变剪切。SiNADP-ME1、SiNADP-ME2、SiNADP-ME3、SiNADP-ME7含内含子较少,而SiNADP-ME4、SiNADP-ME5、SiNADP-ME6含内含子较多。蛋白参数预测显示谷子NADP-ME成员间分子量跨度较大,在161.94—725.43 kD,等电点为5.32—8.05,不稳定指数为23.01—45.01,脂肪系数介于89.19—107.77,平均疏水指数介于-0.218—0.004。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SiNADP-ME成员主要被定位在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中。顺式元件分析显示SiNADP-ME成员启动子区域主要包括激素类应答、逆境应答、光应答以及其他类生长调控相关的顺式元件。聚类分析发现谷子SiNADP-ME基因在单、双子叶植物分离之前就已存在。不同物种同源基因对在进化树中广泛存在揭示它们在进化上可能存在共同祖先,也暗示它们在某些信号通路中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苗期逆境表达分析表明所有谷子SiNADP-ME家族基因表达量在本文应用的4种逆境胁迫下都被明显诱导。SiNADP-ME1在ABA、低温、NaCl处理后被诱导的最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460.53、411.50和15.24倍;SiNADP-ME6在ABA、低温、PEG、NaCl处理后被诱导的最高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211.13、15.21、772.41和643.99倍。进一步分析表明SiNADP-ME1和SiNADP-ME6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下表达量上调。【结论】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了7个NADP-ME基因家族成员;7个成员间序列非常保守并且都含有NADP-ME基因典型特征结构域;7个谷子NADP-ME家族基因参与了植物非生物逆境应答,特别是SiNADP-ME1和SiNADP-ME6可能在ABA、盐、干旱、低温等逆境应答信号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谷子 NADP依赖型苹果酸酶 基因表达 非生物逆境


谷子高效离体再生基因型和培养基的筛选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模式植物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为筛选高效离体再生的谷子基因型,选取90份国内外的谷子种质资源,利用其成熟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谷子出愈率、芽分化率和再生率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的谷子出愈率在17.67%~93.67%之间,芽分化率在0%~78.89%之间,再生率在0%~40.00%之间。从中筛选出3份高效离体再生种质资源,分别为Y41、Y176和Y145,其离体再生效率分别为40.00%、37.33%和36.00%。3份种质资源在CIM3培养基上的出愈率最高,且愈伤质量较好,CIM3培养基配方为4.43 g·L~(-1)MS+30 g·L~(-1)蔗糖+4 g·L~(-1)phytagel+2 mg·L~(-1)2,4-D+0.5 mg·L~(-1)KT。本研究结果为谷子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以及推动谷子作为C_4禾谷类模式植物的进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籽用大麻性别连锁标记的验证及SCAR标记开发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麻是雌雄异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在苗期鉴定出植株的性别,对大麻育种及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开发与籽用大麻品种性别连锁的SCAR标记,本研究以汾麻3号、榆社麻和苍山麻为试验材料,研究已有的11个性别连锁标记在籽用大麻品种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个标记(OPD-05、UBC-354和MADC2)在籽用大麻品种中呈雄性特异,尚未发现雌性特异条带.回收雄性特异条带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新开发了6个SCAR标记,其中MADC2-8表现最好;进而利用123份已知性别的样本来检测MADC2-8的准确性,发现其平均准确性高达98.34%.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大麻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而且为大麻性别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