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阿魏酰低聚糖稳定性及其在酸乳中的应用研究

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阿魏酰低聚糖是阿魏酸的羧基与糖羟基通过酯键联接而成的一类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通过研究p H值、灭菌方式及其共同作用下对阿魏酰低聚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并进行分析。同时,将阿魏酰低聚糖添加到酸乳中,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含量,并用吉尔涅尔度(°T)表示酸乳的滴定酸度,鉴定添加后酸乳品质变化。测定酸乳中乳酸菌菌落总数,最后进行酸乳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在p H值和灭菌方式同时作用下,阿魏酰低聚糖的稳定性在p H4.2、80℃的条件下最好,当p H值和温度升高时,其稳定性明显降低。将阿魏酰低聚糖添加到酸乳中的最佳添加量为0.45 g/100 mL。阿魏酰低聚糖能够使酸乳中的乳酸菌增殖,增大酸乳的酸度,风味更加独特。研究结果为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关键词: 阿魏酰低聚糖 稳定性 酸乳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链霉菌TOR3209对番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叶黄素循环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链霉菌TOR3209提高番茄低温耐受能力的生物学机制,从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叶黄素循环两方面入手揭示TOR3209对光系统II(PSII)的保护机制。【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将4叶期番茄幼苗于移栽时施加TOR3209菌剂,并于移栽30 d后进行低温(5℃)处理,设置常温TOR3209(TOR3209)、常温NI(NI)、低温TOR3209(TOR3209+C)和低温NI(NI+C)4个处理。比较低温胁迫下接菌和未接菌植株PSII性能、非光化学淬灭(NPQ)相关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叶黄素循环组分、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活性和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 A-GSH)循环的差异。【结果】链霉菌TOR3209可缓解低温诱导的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Y(II)的下降,避免了PSII光抑制。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的J点明显上升同时出现K点,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JIP-test)发现,相对荧光曲线的初始斜率(M_o)增加,用于初级醌受体(QA)下游电子传递的能量比例(Ψ_o)降低,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减小;施加TOR3209菌剂的植株J点未上升且能够抑制K点的出现,M_o、Ψ_o和PIABS均能回归到常温水平,即TOR3209对PSII受体侧电子传递体和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均起到保护作用。TOR3209抑制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PIABS和以单位面积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CS)的显著降低,结合荧光参数NPQ和保护性热耗散(ФNPQ)显著增加且非调节性能量耗散(ФNO)显著降低,证实促进保护性热耗散是TOR3209保护PSII的作用机制。低温胁迫导致番茄叶片叶黄素总库含量和VDE活性的降低,且As A-GSH循环中的抗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 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叶黄素循环启动减慢,叶片光合能力受到抑制。TOR3209不仅能提高低温胁迫下叶黄素脱环氧化状态(DEPS),而且增加叶黄素总库含量和VDE活性,进一步提高非光化学淬灭水平,及时转化过剩光能,保护光合机构的稳定性;TOR3209也能提高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上述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As A的含量,优化As A-GSH循环系统以清除活性氧(ROS)的同时还能促进叶黄素循环。【结论】TOR3209提高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维持PSII稳定性,促进叶黄素循环介导的热耗散缓解PSII光抑制,优化As A-GSH循环减轻PSII氧化胁迫,增强番茄耐低温能力。

关键词: 番茄 链霉菌 低温胁迫 PSII光抑制 叶绿素荧光 叶黄素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 优质小麦新品种冀麦713的育种策略

河北农业科学 2024

摘要: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将太谷核不育轮回群体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通过控制授粉的方式逐年加入济麦22、良星99、山农19、山农20、新麦26、师栾02-1、藁优9618等高产、优质材料,经过反复地选择和异交,实现了优良基因的累加.采用常规育种方法结合分子标记、品质检测等技术,历经多年,成功选育出集高产、优质于一身的冬小麦新品种冀麦713.由此可知,优质麦育种应将农艺性状选择与品质检测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冀麦713生育期229.3 d,株高76.6 cm,单位面积穗数726万穗/hm2,平均穗粒数35.5个,千粒重46.1 g.2019-2022年连续3 a参加国家黄淮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均明显高于高产对照品种济麦22,品质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标准.

关键词: 冬小麦 冀麦713 高产优质 育种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含量对粳小米挤压处理后理化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水分含量对双螺杆挤压小米产生的影响,以粳小米为研究对象,调节其水分含量为11%、12%、13%、14%和15%,制备出待挤压小米样品。通过双螺杆挤压,探究不同水分含量对挤压粳小米样品的硬度和膨化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挤压粳小米粉色度、水合特性、结晶度、微观结构与流变特性的改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不断上升,挤压粳小米样品的膨化率和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水分含量为13%时,出现峰值为5.45和27.63 N;小米粉在水分含量13%时,挤压处理完全且未严重损坏,且吸水性最高为7.59 g/g,黏弹性最高。综合分析,粳小米粉水分含量为13%时适宜挤压处理。

关键词: 粳小米 挤压处理 水分含量 理化特性 微观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麦秆蝇在冀中南夏谷田的为害症状与产量损失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摘要:为明确黑麦秆蝇在冀中南夏谷田的为害症状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人工诱蝇的方式增加田间虫量,随机标记受害株,记录黑麦秆蝇为害谷子的主要症状类型,并按受害程度轻重分类评估谷子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黑麦秆蝇主要在谷子5叶期后至抽穗前为害,谷子受害症状主要为叶片破损和不能正常开展;轻微叶片损伤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与健株差异不大;若造成心叶及邻近叶片严重缺损、多层叶片卷曲、心叶不能开展等,则会导致不能抽穗、穗小畸形或抽穗晚,对产量影响较大;未观察到黑麦秆蝇造成的枯心苗和穗枯死现象。

关键词: 黑麦秆蝇 冀中南 夏谷田 产量 诱蝇器 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B3转录因子可变剪切体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不同谷子品种B3转录因子基因存在的可变剪切类型,鉴定出具有功能活性的可变剪切体,并分析这些可变剪切体与谷子抽穗期是否具有相关性,为深入揭示B3转录因子可变剪切对谷子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选择12份不同抽穗期的谷子材料,利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技术克隆了一个REM家族的B3转录因子基因,通过序列比对鉴定该基因存在的可变剪切体类型,分析这些可变剪切体的活性及其与抽穗期的关系。结果表明,B3转录因子基因在这12个谷子品种间共产生了8种可变剪切体,其中可变剪切体Ⅴ包含的品种最多(4个),其次为可变剪切体Ⅳ(2个),其余6种可变剪切体均只包含1个品种。通过可变剪切,12个品种的B3转录因子基因共可编码10种蛋白质,其中5种蛋白质缺失B3 DNA结合域;Ⅱ型蛋白质具有缩短谷子抽穗期的功能,Ⅵ型蛋白质具有延长谷子抽穗期的功能,且这种作用不受地理环境影响。以上结果表明,B3转录因子通过可变剪切参与谷子抽穗期的调控。

关键词: 谷子 B3转录因子 可变剪切 抽穗期 地理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太湖特早葡萄在秦皇岛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河北果树 2024

摘要:为丰富秦皇岛地区鲜食葡萄品种,2019年引入南太湖特早(早夏无核)葡萄,2020年初挂果,2021年进入丰产期,2021-2023年连续3年对品种特性、引种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太湖特早成熟期早,葡萄果皮紫黑色,果肉硬脆,有草莓香味,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6%,可滴定酸含量0.34%,鲜食品质佳.

关键词: 葡萄 南太湖特早 引种表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淀粉颗粒蛋白-1(SGP-1)的研究进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24

摘要:小麦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抗性淀粉含量高度相关。提高胚乳中直链淀粉含量对提高抗性淀粉含量,降低食物升糖指数和与饮食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抗性淀粉具有提高代谢调控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功能。淀粉颗粒蛋白-1 (SGP-1)在小麦胚乳支链淀粉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降低或缺失可提高抗性淀粉含量。从SGP-1发现、SGP-1的等位变异、高直链淀粉小麦创制和SGP-1缺失的遗传效应4个方面对SGP-1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基于SGP-1的高直链淀粉小麦分子育种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 小麦淀粉颗粒蛋白-1 自然突变 诱发突变 高直链淀粉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抗锈病反应相关MAPKK家族成员的鉴定与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K或MKK)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胁迫响应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鉴定谷子抗锈病相关的MAPKK基因,为谷子抗锈病机理研究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候选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与分析谷子MAPKK基因家族成员(SiMKKs);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谷子SiMKK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谷锈菌胁迫与外源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水平;利用Excel、MEGA、DnaSP分析70份重测序谷子品种中抗锈病相关SiMKKs基因的变异位点和单倍型,结合表型鉴定抗锈病优异单倍型。结果表明,共鉴定到10个谷子SiMKKs成员,分布于5条染色体上,外显子数1~11个不等,编码蛋白质含有331~523个氨基酸;谷子MAPKK基因家族成员分为4组,A和B组包含S/T-X5-S/T基序,C和D组的SiMKKs不具有该基序,保守基序Motif 1~Motif 6存在于所有SiMKKs蛋白中;每个SiMKK基因的启动子区均含有防御和胁迫响应、茉莉酸甲酯(MeJA)响应、水杨酸(SA)响应、激发子激活等1~3种生物胁迫相关顺式作用元件。除SiMKK10-1和SiMKK10-3未检测到表达信号外,其余8个SiMKK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谷锈菌侵染、SA和MeJA处理下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SiMKK4、SiMKK5和SiMKK10-2在孕穗期的根中表达量较高,SiMKK6-1和SiMKK6-2在孕穗期茎中表达量较高;SiMKK4在接种后24 h的抗病反应中上调表达、感病反应中下调表达,其表达与抗病相关;SiMKK4在SA和MeJA激素处理后的16 h内上调表达,之后下调表达,且在SA处理过程中表现持续的表达变化,其余7个SiMKKs基因在SA和MeJA处理中的表达模式也基本一致。SiMKK4基因编码区共分为7个单倍型,Hap_1为优势单倍型,未发现抗病关键变异位点。综上所述,谷子SiMKK4的表达与抗锈病相关,其可能通过SA和MeJA信号途径参与谷子的早期抗病反应。

关键词: 谷子 MAPKK 锈病 Real-time PCR 单倍型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及效率研究

农业展望 2024

摘要:在生鲜农产品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市场对产品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这对供应链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流通体系已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增长的瓶颈。推动生鲜农产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对现有的流通体系进行改革和优化,探索和推广更高效、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流通模式,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本研究运用DEA进行效率评估,深入分析批发市场和农超对接两种流通模式,揭示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以及传统销售渠道的局限性。研究指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总量和结构性失衡问题导致流通效率的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农超对接模式因其高效率和直接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特点,更能满足现代生鲜农产品流通的需求,代表了行业发展的方向。这种模式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基于此,推动完善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需增加流通渠道融合能力、建立“农超一体化”信息平台、加大“农超对接”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模式 供应链效率 DEA 农超对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