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饱和度增加速率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摘要:针对施用粪肥导致的我国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土壤磷素高量累积和高环境风险问题,利用长期定位试验定量分析了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磷饱和度(DPS, degree of P saturation)增加速率(每年1 kg P·hm-2磷素盈余所导致的土壤磷素含量或DPS变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2年过量磷素投入明显提高了土壤磷素含量和DPS,0~2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均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粪肥对土壤全磷的累积速率影响不大,但是明显提高了土壤Olsen-P累积和DPS增加速率。施用粪肥下,每年1 kg P·hm-2的磷盈余所导致的0~20 cm土层土壤Olsen-P、CaCl2-P累积和DPS增加量分别为0.071 mg P·kg-1(r=0.608, P=0.029)、0.003 mg P·kg-1(r=0.528, P=0.066)和0.036%(r=0.863,P=0.002),分别为不施粪肥的3.3、6.0倍和1.2倍。土壤DPS变化与磷含量变化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0~20 cm土层土壤每年全磷、Olsen-P和CaCl2-P含量增加1 mg P·kg-1所导致的土壤DPS增加值分别为0.13%、0.42%和7.78%。20~40 cm土层土壤磷素累积、DPS增加与磷素盈余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均较差,但与0~20 cm土层相比,施用粪肥和不施粪肥之间累积速率的差异性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施用粪肥促进了磷素向下层土壤的移动。施用粪肥加速了土壤有效磷累积和DPS增加,进而提高了土壤中磷素损失风险,合理施用粪肥是控制集约化种养区域农田磷面源污染的关键。

关键词: 粪肥 土壤磷 饱和度 累积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摘要:大枣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品。大枣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枣树的抗寒性、抗旱性也较好。但是枣树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病虫害问题,会影响到枣树的产量和果实质量,对此必须要做好枣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枣树 病虫害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效果研究

种子科技 2016

摘要: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60 g/100 kg种子、90 g/100 kg种子、120 g/100 kg种子)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在水中分散性良好、包衣均匀一致、色泽鲜亮、易干燥,在使用剂量为300 g/100 kg种子~400 g/100 kg种子时,防效均大于85%,可以用来防治小麦蚜虫。

关键词: 噻虫嗪 种子处理剂 悬浮剂 小麦蚜虫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调节小麦生长、增产试验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

摘要: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在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和灌浆初期喷施,对冬小麦千粒重、单穗粒数及单位面积产量均具有促进作用。当使用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液剂3 000倍液在冬小麦抽穗期和扬花期各施药1次,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可以达到17.05~27.13。投入产出比例为9.45~3.75,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关键词: 芸苔素内酯 小麦 试验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深松为基础的忻定盆地盐碱地土壤耕层改良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通过对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中可溶性盐分EC值的测定及其对春玉米株高、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秋深松+秋施肥+秋旋耕+中黑炭(黑炭施入量14 999 kg/hm~2)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可溶性盐分含量,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盐碱地 深松 生物黑炭 EC值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高粱杂交种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采用隶属函数法,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为指标,对5个高粱杂交种萌发期耐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0.3%Na Cl对高粱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当Na Cl质量分数高于0.3%时,高粱杂交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随着盐胁迫的增强呈下降趋势。5个高粱杂交种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GS141>GS144>GS145>GS143>GS142。GS141的耐盐性最强,试验中表现出了较强的萌发能力与胚生长能力。

关键词: 高粱 萌发期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林业产业 2016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们对果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开始注重果树的质量。果树管理是一项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因为当前我国的果树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只有加强对果树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果园的质量和果园的产量。

关键词: 果树管理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育系昆虫传粉技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研究

河南农业 2016

摘要:在杂交大豆的育种过程中,利用人工控制条件为大豆不育系传粉是很重要的一种育种手段.通过在网室和自然条件下对大豆不育系进行熊峰、蜜蜂和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果试验,证实了熊峰、蜜蜂和苜蓿切叶蜂都是很好的传粉媒介,其中以苜蓿切叶蜂为最佳.

关键词: 昆虫传粉技术 大豆不育系 人工控制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为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关键词: 苦荞 品种(系)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逆境因子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

摘要:为改变目前冬小麦生产特别是年际间单产的大起大落问题,通过研究小麦生产过程的各种逆境因子、形成原因,提出解决的途径,实现小麦的均衡生产。

关键词: 逆境因子 冬小麦 解决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