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研究比较了全膜平作穴播、全膜垄沟种植、膜侧0.4 m、膜侧0.6 m、起垄不覆膜、露地条播(CK)等6种覆膜栽培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能促进糜子生长、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全膜垄沟种植和全膜平作穴播处理产量较高,分别为4 851.82,4 534.42 kg/hm2,分别较露地条播(CK)增加32.17%,23.52%,说明全膜垄沟种植和全膜平作穴播等全覆膜种植技术更有利于旱区糜子产量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产业特征和主动型产品质量保证体系
《中国食用菌 》 2016
摘要:在分析食用菌产业特殊性的基础上,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技术与质量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了食用菌产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产品质量管理必须注重实际执行效果,改变被动的管理体制,建立主动型的质量安全保证体制,即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这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基本内涵是建立一个食用菌产业中的生产者、流通者、销售者、消费者、行政技术服务者等自愿参加的联合组织,以组织者和参加者的自身诚信,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法规和标准,制订本系统质量安全保证制度,以提供安全、优质、卫生的食用菌产品,发挥其社会效应。
关键词: 食用菌 产业特征 质量管理 主动型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米-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8种不同品种黄米粉(粳性和糯性各4种)的主要成分及黄米粉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黄米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最大拉伸阻力均呈减小趋势,延伸度先减小后基本稳定不变,拉伸比例基本不变,弱化度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品种黄米粉、不同黄米粉添加量对粉质、拉伸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此外,除拉伸比例外,黄米粉添加量与各粉质指标、拉伸指标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建议制作黄米-小麦混合粉面制品时,应根据产品需求及混粉流变学特性选择合适的黄米粉添加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添加剂对和杂一代牛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育肥和杂一代公牛(日本和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类群)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60头体质量(350±20)kg相似且健康的和杂一代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于基础日粮中添加Ⅰ号和Ⅱ号添加剂,进行为期90 d的育肥试验后屠宰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第一个月的平均日增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育肥第三个月,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增质量达1.16和1.20 kg,比对照组提高12.62%和16.50%,差异显著(P<0.05)。从各试验组的屠宰性能各项指标可看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屠宰率达58.62%和60.32%,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4.42%和17.74%,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胴体产肉率及肉骨比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肉质指标可看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眼肌面积、剪切力及大理石纹等级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试验Ⅰ组的剪切力和大理石纹等级均优于试验Ⅱ组,说明试验Ⅰ组在改善肉质方面比试验Ⅱ组更有效,因此,2种添加剂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都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促进育肥牛肌间脂肪的沉积有明显的效果,能改善肉品质,可应用于肉牛育肥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3%联苯肼酯悬浮剂防治苹果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
《农药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为农药登记及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5年以当地常用药剂15%哒螨灵乳油为对照药剂,在苹果树上进行该药剂防治苹果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3%联苯肼酯悬浮剂除最低剂量(有效成分160 mg/L)药后1、5、10 d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外,其高剂量(有效成分240 mg/L)和中剂量(有效成分200 mg/L)药后各天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结论]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红蜘蛛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达10 d以上,且对苹果蚜虫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作物安全。
关键词: 43%联苯肼酯悬浮剂 苹果红蜘蛛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梨小食心虫分析糖醋酒液3种主要成分的作用
《果树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糖醋酒液是一种广谱性的食物引诱剂,各成分的单独作用并未进行过探究,为了更好地确定配比,本试验利用梨小食心虫研究糖醋酒液3种主要成分的作用。【方法】试验分两期,第1期运用正交法设计糖醋酒液配比,进行极差分析,明确不同成分在引诱过程中的主次关系以及各成分作用。第2期根据第1期试验结果,细化各成分的比例,并对诱捕装置进行改进。【结果】不同成分作用大小顺序为糖>乙酸>乙醇>水;诱捕量与蔗糖含量关系较大,散发速率与乙醇所占比例关系较大;比例为1:2:2:80的糖醋酒液对雌虫和雄虫诱捕效果均最好;悬挂棉球的诱捕装置引诱效果更好。【结论】糖醋酒液在引诱梨小食心虫的过程中,糖为甜饵起主要吸引作用;乙酸为助剂起远程提示作用,乙醇帮助气味释放起载体作用;水的作用最小,但是较高浓度的糖醋酒液有利于梨小食心虫的诱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进料量对农业废弃物半连续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以牛粪与番茄秸秆混合物为发酵原料,7 d为一个进出料周期,进行不同进料量100,120,140,160 g/L混合物料的中温(35±1)℃厌氧发酵产气试验,以考察进料量对农业废弃物半连续式厌氧发酵产气情况及消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量为140 g/L时,甲烷平均含量相对较高,达49.06%,且其波动幅度较小;容积甲烷产率较高,达0.141 L/(L·d),较进料量为100,120,160 g/L处理分别高出131.15%,13.71%,2.17%。从料液p H值、VFA、碱度等系列指标可以得出,进料量为100,120,140 g/L时,系统均能稳定运行;当进料量提高到160 g/L时,系统酸累积现象明显,开始趋于不稳定。因此,从甲烷产量和系统的稳定性综合考虑,140 g/L为适宜的推荐进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