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晋西残垣区玉米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

摘要:晋西残垣区地处黄土高原,年降水量约450~550mm,是山西省玉米的重要产区,干旱是制约当地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为促进当地玉米生产,探索玉米抗旱高栽培技术,采用抗旱栽培技术对于保墒促进玉米发芽,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提高玉米单产。从覆盖渗水地膜,施用保水剂栽培与普通种植对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玉米 地膜 保水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用量矮壮素对黍子生长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矮壮素对晋黍8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选取了2个喷施时期和6个喷施浓度。结果表明,拔节期的调控效果明显优于抽穗前,随着喷施矮壮素质量浓度的增加,黍子的株高、穗长、节数在逐渐减少,径基粗在逐渐增加,有效分蘖数、穗质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及产量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在拔节期喷施质量浓度为15 g/L或30 g/L的矮壮素,株高的矮化率为12%左右,可增产6%~8%。

关键词: 黍子 矮壮素 株高 矮化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鼠发情周期阴道上皮细胞形态变化的研究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6

摘要:为了区分小鼠发情周期各阶段阴道内部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利用阴道组织涂片法,对6只成年实验小白鼠连续6 d进行阴道涂片、镜检,观察阴道涂片中细胞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小鼠发情周期各阶段阴道涂片特征明显,其中在发情前期,阴道涂片特征为形状不规则或蝌蚪状的有核上皮细胞占绝大多数,白细胞和角质化上皮细胞很少。在发情期,阴道涂片特征几乎全是片状的无核角质化细胞。在发情后期,阴道涂片特征为少量无核角质化上皮细胞,白细胞占大多数。在发情间期,阴道涂片特征为上皮细胞少而皱缩,涂片中有大量白细胞。试验结果表明,小鼠在整个发情周期过程中阴道内部细胞组织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特征显著,可以作为区分小鼠发情周期阶段的一个简便方法。

关键词: 发情周期 阴道组织涂片 小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新品种晋茄1205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晋茄1205号是以自交系338-12-8-5-1为母本,以自交系339-5-9-1-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始花节位为第7~8节,果实近圆形,纵径10.6cm,横径11.6cm,单果质量455g左右,果皮黑色、有光泽,果肉淡绿色,果肉紧实,口感好,商品性好。田间对黄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二苠茄和新短把黑。平均每667m~2产量6000kg以上。适宜山西各地温室或大棚栽培。

关键词: 茄子 晋茄1205号 一代杂种 设施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不同施氮量对黍子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黍子是山西省晋西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它是禾谷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晋北半干旱地区黍子产量及品质,以雁黍8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施氮水平(0、50、65、140、185kg/hm~2),探讨了不同氮肥水平对黍子生育时期、经济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N0产量(3 960kg/hm~2)、N1产量(4 900kg/hm~2)到N2产量(5 100kg/hm~2),随着施氮量水平的增加,黍子产量在上升,从N2产量(5 100kg/hm~2)、N3产量(4 700kg/hm~2)到N4产量(4 400kg/hm~2),黍子产量随着施氮量水平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先升后降。黍子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当氮肥水平为N2(65kg/hm~2)时,黍子的产量最高为5 100kg/hm~2,品质也较理想。

关键词: 黍子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晋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红星苹果树体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研究晋东南地区施肥对红星苹果树体生长发育、树体营养及产量的影响,并为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提供依据,在土壤养分测定和设计施用专用型肥料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调查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红星苹果春-秋梢长度、总花序数量、花序坐果率及叶片N,P,K,Ca,Mg含量和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对田间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星苹果花序坐果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花序总数量呈现降低趋势;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春梢生长发育长度减少,秋梢发育长度呈现显著的起伏变化趋势;不同施肥量处理之间对苹果叶片中的N,P,K,Ca,Mg营养元素含量产生的影响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显著水平;红星苹果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产量之间的响应为抛物线形式,当施肥量增加至25 kg/株时,苹果平均产量达到442.00 kg/株。花序坐果率对红星苹果产量形成的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叶片N含量和施肥量,其他因素对产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 苹果 施肥 产量 坐果率 春-秋梢长度 叶片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寒延绿型景天新品种晋美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摘要:晋美是从山西野生景天资源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耐寒、绿期长、抗旱和抗逆性强的特点。在太原、晋中地区露地可四季常绿,可用于冬季干旱寒冷的山西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本文重点介绍了其选育方法、特征特性和在晋中盆地的繁育栽培技术。

关键词: 景天 耐寒延绿型 品种 晋美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壁蜂与蜜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传粉特性比较

棉花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用于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的蜂种,2013―2014年以蜜蜂为对照,在网室内进行壁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试验,观察壁蜂和蜜蜂在棉花花朵上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田间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适应性较好,受天气影响较小,但温度超过35℃后访花活动明显减少;壁蜂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上的单花停留时间极显著大于蜜蜂。壁蜂授粉与蜜蜂授粉,在单株结铃数、单铃籽粒数和衣分上差异极显著,单株果枝数、铃重差异显著。蜜蜂授粉较壁蜂授粉平均制种产量高,但壁蜂制种成本低。改进田间管理措施以及采用多次适时释放壁蜂的方式,壁蜂授粉将会在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壁蜂 蜜蜂 棉花胞质不育系 制种 授粉 生物学特性 棉花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旱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不同缺水条件下(缺水0 h,缺水2 h和缺水10 h)两个大豆品种(抗旱品种DT2008和栽培品种Williams82)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通过整合大豆相关miRNA数据库,挖掘了miRNA与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网络。结果表明,在缺水2 h条件下抗旱品种DT2008表达相对较多的基因,差异基因数是Williams82的1.87倍;随着缺水时间由2 h增加到10 h,DT2008差异表达基因数没有显著变化,而Williams82差异表达基因增加了311个,表明干旱胁迫对于DT2008基因表达影响相对较小。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了apoptosis、cell death、response to stimulus及binding等生物学过程和分子功能,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降低了干旱胁迫诱导下的细胞凋亡并为干旱胁迫下大豆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需的营养。miRNA和mRNA调控网络分析结果表明,miR166家族、miR2118a-5p和miR2118b-5p能够调节Glyma13g23680.1和Glyma02g10320.1基因表达并参与大豆抗旱胁迫应答。

关键词: 大豆 抗旱 差异表达基因 miR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西北山黧豆根茬还田提供土壤氮素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以晋燕18号燕麦为供试作物,在晋西北丘陵区连续2 a开展了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Miq.)Litv)茬口减氮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山黧豆根茬还田可提供给土壤氮素,培肥土壤,提高后作燕麦籽粒产量,每公顷山黧豆根茬可提供给土壤氮13.8 kg;在山黧豆茬口施用80%N比无根茬施用100%N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72~7.66 kg/kg。在有机肥不能输入农田时,旱地种植绿肥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山黧豆 绿肥 根茬还田 氮肥偏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