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橡胶树花序总蛋白双向电泳研究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橡胶树热研7-33-97花序为试验材料,分别采取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酚抽提法和Tris-丙酮-酚法)提取橡胶树花序总蛋白。对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的蛋白提取率、单向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TCA/丙酮法的提取率最高(6.09±0.22)mg/g,单向SDS-PAGE电泳条带清晰且较完整,双向电泳后获得的蛋白点最多(994±25),是建立橡胶树花序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的较好方法。进一步对基于TCA/丙酮法提取的橡胶树花序总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利用p H范围为4~7的IPG胶条,在聚焦时间为7.0×10~4 Vh、蛋白上样量为1.0×10~3μg,以及12.5%凝胶浓度条件下,考马斯亮蓝染色法获得的橡胶树花序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质量最好,可为橡胶树生殖发育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硖’龙眼果皮发育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龙眼果皮发育过程中糖分积累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以‘石硖’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cv‘shixia’)为试材,对花后45 d到果实成熟期间果皮质量、厚度,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后期,果皮质量增加的速度变缓,果皮厚度则表现为由厚到薄的变化模型。糖分水平显示,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可溶性糖主要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同期果糖含量远远高于葡萄糖,蔗糖含量较低。蔗糖代谢酶活性表明,龙眼果皮中NI和SS(分解方向)活性较高,为调控‘石硖’龙眼果皮糖代谢的主要酶类,SPS、SS(合成方向)活性则较低,为果糖和葡萄糖生成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华南8号组培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广西植物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NaCl胁迫生长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华南8号(SC8)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5、20、35、50 mmol·L~(-1)及R50 mmol·L~(-1))NaCl处理对SC8组培苗的生长状况及叶绿素、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mol·L~(-1)的NaCl胁迫60 d对SC8组培苗的生长基本无影响;≥35 mmol·L~(-1)的NaCl胁迫60 d抑制了SC8组培苗的生长,但高浓度(50 mmol·L~(-1))胁迫30 d后正常培养30 d,可以使SC8组培苗的长势得到恢复。叶绿素和MDA含量在≤35 mmol·L~(-1)NaCl处理下较对照出现积累现象,随NaCl浓度升高(≥50 mmol·L~(-1))含量开始下降;与对照相比,H_2O_2含量在NaCl胁迫下未出现积累现象。NaCl胁迫下,POD、CAT和APX活性较对照均有所提高;较高浓度的NaCl处理下,SOD、CAT和APX活性开始降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50 mmol·L~(-1)NaCl胁迫下,SOD、CAT、POD和APX的表达水平较对照出现上升现象。这说明短时间的盐胁迫不会对木薯造成致死伤害,可以通过调节生理指标的活性来提高木薯的耐盐性。
关键词: 木薯 NaCl处理 生理指标测定 相关性分析 Q-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基本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情况,以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云研73-477’花药体胚植株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MS培养基中4种营养成分对诱导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大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全量大量元素+4/5微量元素+全量有机成分+全量铁盐;以茎尖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无死亡现象发生,均有新芽产生;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有机成分不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2/5大量元素+2/5微量元素+4/5有机成分+全量铁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调控抗青枯病反应信号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园艺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抗青枯病茄子自交系‘E-31’为材料,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沉默抗病材料中调控抗病相关的信号基因,研究其在茄子抗青枯病反应中的作用。q RT-PCR结果表明,与对照植株相比,VIGS诱导基因沉默植株,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均下降。MAPK级联途径相关基因MKK2和MAPK6,SA途径中的信号基因PAD4、NPR1、SGT1、TGA和Glu A,以及WRRY转录因子基因WRKY70沉默,接种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后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枯萎,而对照植株无变化。MAPK级联途径相关基因MAPK3和MAPK4,SA途径中的信号基因NDR1,ET途径中的信号基因EIN2和EIL1,JA途径信号基因JAR1沉默后,植株均未出现萎蔫症状。研究结果表明,MKK2、MAPK6、PAD4、NPR1、SGT1、TGA、Glu A和WRKY70等基因在茄子调控抗青枯病反应中起正调控作用,而MAPK3、MAPK4、NDR1、EIL1、EIN2和JAR1等基因可能未参与或起负调作用,推断茄子‘E-31’调控青枯病信号途径可能主要依赖于SA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物种多样性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南已存在多种栽培模式的橡胶林,因此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海南橡胶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十分必要。通过样地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Sorensen指数以及CCA排序,分析海南不同栽培模式橡胶林的主要植物物种、物种多样性、林分相似性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林下较常见的植物物种有淡竹叶、飞机草、弓果黍、玉叶金花和酸模芒等,其中玉叶金花和弓果黍为橡胶林纯林与橡胶林间作林的植物重要值排名前10位的共同优势种;2)在不同栽培模式橡胶林和对照林的灌草物种多样性中,橡胶林间作林的物种多样性总体最低和橡胶林纯林的物种多样性在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上大体高于桉树林纯林的多样性,而在Simpson指数上相反;3)林分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橡胶林纯林与橡胶林间作林的林分相似性系数,达0.541;而林分相似性系数最低的是橡胶林间作林与桉树林纯林的林分相似性系数,为0.404。另外,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的物种分布,随着郁闭度、年平均降水量和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多再减少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灌草物种多样性并不低,并且橡胶林纯林的灌草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橡胶林间作林的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可种质资源果实色泽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86份可可核心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计算机图像信息及其处理技术对可可果实色泽数字图像进行解析,采集果实色泽典型色域的CMYK模式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色泽指标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M、Y、K值能较准确科学地表现可可果实色泽,可以反映种质间的差异。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可可果实色泽分为2大类9组,区分结果符合可可果实色泽的自然分类属性。其中绿色为果实的基础色,红色为渐变的渲染色,形成丰富的9组色泽:墨绿色、青绿色、灰绿色、浅绿色、青白色、枣红色、红绿色、紫红色和深紫色。可见,可可果实色泽能够作为一项重要的分类参考指标,为可可新品种选育和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基多杀菌素与4种杀虫剂复配对黄胸蓟马的联合毒力
《植物保护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与乙基多杀菌素复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剂组合,采用叶管药膜法测定了乙基多杀菌素分别与啶虫脒、毒死蜱、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对黄胸蓟马2龄若虫的联合毒力,并采用共毒系数法评价了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与啶虫脒在配比为3∶7、5∶5、7∶3和8∶2时,与毒死蜱在所有配比组合中,与阿维菌素在配比为2∶8、3∶7和6∶4时,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而与高效氯氰菊酯在所有配比下均不具有增效作用。乙基多杀菌素与啶虫脒、毒死蜱、阿维菌素采用上述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比复配,在害虫治理和抗性治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