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秸秆还田模式对农田土壤碳库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和稻麦产量的影响,论文通过8 a的水稻-小麦轮作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了4个秸秆还田模式处理:秸秆不还田(CK)、秸秆稻麦季均还田(RW)、仅麦秸稻季还田(W)、仅稻秸麦季还田(R)。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P<0.05);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处理之间的土壤总有机碳、稳定态有机碳差异均不显著(P>0.05),RW处理的活性有机碳、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与R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05),显著大于W处理(P<0.05);RW与R处理的水稻产量均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显著大于W处理;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与水稻产量均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小麦产量均值关系不密切(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稻麦两季还田模式相比,南方稻麦两熟制农田实施仅稻秆麦季还田模式,并不影响作物稳产性与土壤地力的提升。

关键词: 土壤 秸秆还田模式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产量 稻麦两熟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发酵对糯性黑色元麦生化成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乳酸菌发酵对糯性黑色元麦生化成分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采用平板计数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及ORAC法(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对乳酸菌生长情况、元麦蛋白质水解情况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36 h后,元麦pH值下降至3.84±0.04,乳酸菌活菌数显著增加,达到3.49×10~9CFU/g;元麦蛋白质明显水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大分子蛋白质降解率为9.56%~31.10%,小分子蛋白质的最大生成率达22.26%。总酚含量显著增加,由(4.87±0.10)mg/g增至(5.61±0.02)mg/g;植酸含量显著减少,由(3.16±0.03)mg/g降低至(2.17±0.11)mg/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由(386.39±21.13)μmol/ml增加至(463.92±23.61)μmol/ml。

关键词: 乳酸菌 糯性黑色元麦 生化成分 体外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时代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科研院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设是仪器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在"互联网+"时代下,经过2年以上的探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逐步完成并使用。该平台依据软件工程学的原理,将平台的技术架构分为3层,利用院内局域网络,在中心实验室及各专业研究所实验室安装网络信息点,实现对仪器设备资源的管理、实时在线监控与管理、预约、统计、试验数据存储等功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仪器设备购置的精准度,提高了服务质量,使院内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为全院科研工作提供了条件保障,为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 自动化管理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包装袋对核桃仁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探讨不同颜色包装袋对核桃仁脂肪酸氧化的影响。在35±1℃,湿度85%~95%,光强1000 Lux条件下,研究了蓝色(对500~520 nm波长光透光率达65%)、绿色(对400~750 nm波长光透光率低于48%)和红色(对630 nm以上波长光透光率高于70%)聚乙烯(polyethylene,PE)包装袋对核桃仁感官品质、抗氧化酶、脂氧合酶活性及油脂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透明包装袋(CK)相比,蓝色和绿色袋可有效保持核桃仁品质,减缓脂氧合酶活性、酸价、过氧化值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并抑制碘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ndex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IUFA)下降,蓝色袋对保持核桃仁抗氧化酶活性的效果较绿色袋更好;而红色袋中抗氧化酶活性及贮藏20 d和40 d时的IUFA值低于CK。因此,透短波长光的蓝色袋和透光率低的绿色袋有利于减缓核桃仁脂肪酸氧化,而对长波长光透光率高的红色袋不利于核桃仁贮藏。

关键词: 核桃仁 脂肪酸 氧化 贮藏 光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中凤眼莲与磷素的互作机制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提升除磷效能,从磷素对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贡献展开分析,指出磷素是制约浮游藻类生长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与磷素的互相作用机制,即磷素对凤眼莲植株生理性状具有影响,而凤眼莲对磷的吸收同化作用又促成了除磷目标。研究显示:随着水中可获取磷浓度的升高,凤眼莲吸收的磷素更多地分配在茎叶部分。水体磷浓度过高,将激发凤眼莲对磷素的超累积性;水环境中磷素缺乏,凸显出凤眼莲的根部形态可塑性。水体氮磷浓度比(N/P)为2.5~5时凤眼莲可获得最大生物产量。凤眼莲对可溶性反应磷具有极优的净化效果;在藻华爆发期间,凤眼莲能通过密集根系捕获飘移的蓝藻,并吸收利用藻细胞衰亡所释放的磷素。在工程实践中,需统筹考量磷去除效果与去除速率,在高污染负荷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去除速率;当水再生作为饮用水源时,应优先考虑去除效果。凤眼莲生态修复工程设计须遵循先后次序:(1)最终水质目标;(2)生物产量;(3)植株品质。最终水质目标及营养去除与营养负荷水平密切相关。在大型湖泊和水库实践应用中,须先控制外源磷负荷,再逐步削减内源磷负荷。利用凤眼莲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或在高负荷的入河、湖口处种养凤眼莲,可减轻外源磷负荷;在蓝藻积累和衰亡的背风区域种养凤眼莲,以吸收蓝藻释放的营养,从而减轻内源磷负荷。

关键词: 凤眼莲 生态修复 互相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的47个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粗>穗位高>千粒鲜质量>穗行数,其中株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综合考虑对株高、穗长、行粒数的选择,使玉米株高适中、果穗较长、行粒数较多,从而提高鲜穗产量。

关键词: 甜玉米 农艺性状 新品种选育 区域试验 鲜穗产量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CV2病毒生物矿化条件的优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矿化效率为评价标准,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生物矿化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Ca/P比、抗原初始p H、添加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小鼠实验检测矿化病毒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生物矿化最优处理条件为初始p H 6.5,Ca/P 1.67,4℃矿化12 h,Mg2+/Ca2+为1.0。在该反应条件下,病毒粒子能够形成球形结构的钙磷PCV2粒子,粒径为200~500 nm。不同批次PCV2抗原矿化率皆在90%以上,且该方法可去除大量杂蛋白。小鼠免疫矿化PCV2病毒颗粒后14~28 d,抗体水平与商品苗对照组、未矿化PCV2病毒组基本相同,28 d后对照组抗体水平下降明显,而PCV2矿化颗粒组的抗体基本维持在原水平,表明PCV2矿化颗粒具有缓释抗原的作用。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生物矿化 磷酸钙 浓缩纯化 抗体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adarsat-2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2013年7月23日-10月27日期间5期分辨率为5.2 m×7.6 m的Radarsat-2影像为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法(SVM)和最大似然法(MLC)分别对各时相水稻种植面积进行提取,并以地面实测GPS水稻样方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SVM和MLC方法的水稻面积提取精度均在9月9日达到最高,所以选择在9月9日的水稻面积提取结果上研究耕地地块优化和碎小图斑去除对精度的影响。通过耕地地块优化和碎小图斑去除处理,水稻面积提取精度显著提高,SVM法由原先的72.876%提高到95.482%,MLC法由74.224%提高到91.792%。

关键词: 遥感 支持向量机 最大似然法 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以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氮肥(M0)作为空白对照,单施化肥(M1),以及25%有机肥(M2)、50%有机肥(M3)、75%有机肥(M4)、100%有机肥(M5)替代化肥6个处理,研究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水稻生育前期,化肥施用比例高的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高;到水稻生育后期,有机肥替代比例高的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高。(2)50%有机肥替代化肥水稻产量最高。(3)50%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氮素累积量。(4)10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最低,单施化肥处理水稻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最高。(5)50%有机肥替代化肥,在保证水稻高产的同时,显著增加水稻氮素累积量,并使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均得到明显提高。说明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在等氮量替代条件下,50%有机肥替代化肥是一种相对适宜的比例。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 配施比例 土壤速效氮 氮素累积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功能复合材料对低浓度氨氮[ρ(NH_4~+-N)≤50 mg/L]废水的处理效果,采用水热法制备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并在自制光催化反应装置中对低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考察TiO_2负载量、温度、pH等因素对NH_4~+-N去除过程的影响以及催化的最终降解产物.结果表明,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能有效催化去除废水中的NH_4~+-N,其优化处理条件:ρ(NH_4~+-N)为50 mg/L,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投加量为1.5 g/L,254 nm紫外灯照射120 min,TiO_2负载量为20%,废水初始pH为11.0,曝气量为150 mL/min.在优化处理条件下,当温度为60℃时NH_4~+-N去除率可达100%,常温(30℃)下可达67%.反应最终产物中ρ(NO_2~--N)非常低,并且无NO3--N生成.研究显示,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具有将NH_4~+-N转化为N2的良好光催化氧化选择性.

关键词: TiO2 生物炭 低浓度氨氮废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