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稻瘟病新抗源谷甫矮的筛选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抗稻瘟病新抗源谷甫矮的筛选研究AStudyofSievingNewRiceBlastResistanceVarietyGu-fu-Ai笔者自1988-1992年共收集国内水稻种质资源1636份,经过5年的田间病圃和室内接种鉴定,筛选出抗稻瘟病新抗源谷...


韦伯虫座孢菌及其在防治黑剌粉虱上的应用
《中国茶叶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黑刺粉虱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曾多次猖獗为害,给茶叶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目前,黑刺粉虱的防治一般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尽管短期内也能奏效,但连续使用农药会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而再度猖獗以及破坏茶园生态平衡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展生物防治。90年代初,在福建、浙江茶园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黑刺粉虱寄生真菌,对黑刺粉虱的自然寄生率可高达90%以上。从1992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功地分离和繁殖了这种真菌,经鉴定为韦伯虫座孢菌(Aegerita Webberi Faweett),之后,进行了该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黑刺粉虱防治效果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室内试验 1.将灭菌后的PDA培养基倒入9cm内径的培养皿内,每皿20mL,待冷却凝固后,接入菌丝少许,置于4、8、12、16、20、24、28和32℃(5次重复)培养箱内培养,每隔1天测量菌落生长直径,直至30天止,比较各种温度条件下该菌的生长量。 2.先将PDA培养基、HCl、NaOH及KH_2P0_4置于高压消毒锅中灭菌,然后在灭菌条件下,用上述酸、碱和缓冲剂将培养基调节成pH2、4、6、8、10和12,再接入菌丝,置于24±1℃恒温箱中培养(每处理5次重复),观察不同pH值对该菌生长的影响。
灵芝浸膏粉微量元素与氨基酸测试分析简报
《中国中药杂志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灵芝浸膏粉微量元素与氨基酸测试分析简报陈体强,李开本,何修金,陈莎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州350013)陈则树,庄运河(中国科学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350002)灵芝是我国传统补益类中药,它的祛病延年、滋补强壮等功效已受国内外医药...


莲子的营养价值与加工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莲子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介绍了银耳莲子罐头、莲子蜜饯和莲子泥的生产工艺,以莲子营养分析为依据,工艺可行。


特早熟大果型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
《中国果树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早钟6号"枇杷新品种系1981年以超大果型品种"解放钟"为母本,特早熟的日本枇杷"森尾早生"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表现特早熟(在福州地区果实4月上中旬成熟,比一般枇杷早上市15—20d(天)]、果实大(平均单果重52.7g)、外观美、品质优、丰产、抗逆性强,其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我国的早黄、头早、早黄白沙等早熟品种,果实明显大于森尾早生枇杷,深受果农和生产等有关部门的欢迎。目前该品种扩大繁殖近万株,已在福建枇杷主产区和四川成都等地进行区试和推广。


应用直接荧光抗体技术快速诊断鸡新城疫
《中国兽医科技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鸡新城疫病毒 (NDV)单抗荧光抗体 标记物(FNZ_(29)-FITC) 为试剂,以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检测了各种弱毒株疫苗接种、强毒株人工感染和野外病例鸡组织器官切片的新城疫抗原。实验结果证实了DFA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直观等优点,可适用于ND野外病例的快速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