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雄蕊维管组织超微结构观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水稻野败型脆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和保持系珍汕97B的药隔和花丝维管束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情,不育系与保持系比较,其花丝维管束中导管遇化,束薄壁细胞较少,但其筛管发育正常,束薄壁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不育系药隔维管束,不仅导管退化,而且筛管数量少,束薄壁细胞只含少量发育不好的线粒体,很少看到其它细胞器,脆质稀疏。认为水稻野败型脆质雄性不育与花丝维管束发育及雄蕊维管组织中导管遇化有更加密切关系。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 花丝 药隔 雄蕊 维管束 导管 筛管 束薄壁细胞


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应用
《病毒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4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免疫原,建立了23株分泌抗PrV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其免疫生物学特性可分为4个类型:(1)具有FA、ELISA和Western blot特性;(2)具有FA和ELISA特性;(3)具有FA和Western blot特性;(4)只有FA特性。根据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McAb可将5株PrV分为两种不同的抗原群。应用此McAb建立并比较了3种检测PrV抗原的方法(FA、RPHA、ELISA)。FA和RPHA特异性强,与分离病毒的符合率分别为88.2%和76.5%。两者的阳性检测率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RPHA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更适于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生态学因素分析
《生态学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根瘤菌的发现并确证其共生固氮作用已逾100年,根瘤菌剂的制备和应用也已超过半个世纪,实践效果有目共睹。如美国对豌豆根瘤菌、三叶草根瘤菌和大豆根瘤菌的应用以及澳大利亚对三叶草根瘤菌的应用都取得显著成绩。我国在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上应用根瘤菌接种措施已有30余年历史,采用筛选的优良菌


豌豆根瘤菌转移接合子侵染的白三叶草根部形态特征研究
《植物学报(英文版)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三叶草根瘤菌野生型菌株Rhizobium trifolii ANU 843的寄主范围基因转移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菌株300所获得的转移接合子290接种白三叶草.接种后24小时根毛细胞开始形成典型的弯曲;接种后48小时根毛细胞壁被部分溶解,在被侵染的根毛细胞中可观察到侵染线,皮层细胞大量分裂.植物接种试验表明,白三叶草接种豌豆根瘤菌菌株300的不结瘤,而接种转移接合子290和菌株ANU 843的能结瘤,表明三叶草根瘤菌的寄主范围基因导入豌豆根瘤菌,改变了豌豆根瘤菌的寄主范围,因而能够诱导白三叶草正常结瘤.


水稻不育系遗传提纯及其效果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遗传提纯不育系的特点是通过对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筛选,分离出纯合的个体,实现后代群体的高度一致性。提纯方法是通过连续割茬,检查不同环境条件下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情况,以鉴别出不育度高而稳定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合格单株,保证不育系的高质量。在生产上使用结果表明,该提纯法可行,效果显著。


福州市农业技术发展对策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研究探讨了福州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政策问题,阐述了农、林、牧各行业及其综合技术政策之选择,涉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方向目标,发展方针、战略重点、技术对策和途径等,为制定本市农业产业技术政策,提高决策科学性,振兴农村经济提供参考。


导入三叶草根瘤菌寄主范围基因对豌豆根瘤菌侵染白三叶草的影响
《遗传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将带有三叶草根瘤菌寄主范围基因的豌豆根瘤菌(转移接合子182和290)接种白三叶草,观察比较它们对白三叶草早期侵染特征和结瘤情况。转移接合子182虽然诱导白三叶草根毛细胞弯曲,但未观察到侵染,也无侵染线形成;而转移接合子290能诱导白三叶草根毛形成紧密的弯曲,溶解根毛细胞壁和侵染白三叶草。结瘤试验表明,白三叶草接种转移接合子290所诱导的结瘤情况与接种三叶草根瘤菌野生型菌株ANU 843的情况很相似。转移接合子182只能诱导个别无效瘤,290和ANU843一样都能在白三叶草上结瘤。由此说明转移接合子如果只携带三叶草根瘤菌的部分寄主范围基因(FEL)仍不能在白三叶草上诱导侵染和正常结瘤,而必需携带全部寄主范围基因(FELMN)才能在白三叶草上正常结瘤。


毛花猕猴桃果汁加工技术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毛花猕猴桃果实是一种营养素高度集中的天然产物,是一种极好的营养食品原料,其果实理化性状及加工适应性均表明果实适应非整果型加工,尤其适应果汁饮料加工。为此,我们进行了毛花猕猴桃果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解决果实最佳采收期、热烫、草青味脱除、色泽调理等几个工艺技术难题,现将几年来工艺技术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福建省夏橙适宜栽植区的研究
《中国柑桔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夏橙具有晚熟、丰产、优质三大特点,适合鲜食与加工,是当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晚熟甜橙良种。福建省栽培夏橙约有50余年历史,当时从美国引进的伏令夏橙、刘金光橙仅在福州、闽侯等地零星种植。70年代以后随着柑桔生产大发展及柑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