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生态区、施肥组合及播期对绥农 2 0高油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绥农 2 0在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产量和品质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产量在第Ⅴ生态区最高 ,脂肪含量在第Ⅵ生态区最高 ,蛋白质含量在第Ⅲ生态区最高 ,蛋脂总量也在第Ⅲ生态区最高 ;在第Ⅲ生态区不同施肥组合试验表明 ,在常量化肥做种肥的基础上 ,增施磷素活化剂、叶喷增产灵或磷酸二氢钾可显著提高产量 ,并使品质略有提高 ;适期播种 (5月初 )有利于提质增产。
关键词:
大豆
品质
脂肪
生态区
施肥组合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5个自交系为材料,按P(P-1)/2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株型和产量性状的遗传与相关。结果表明,近年育成的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有一定的改进,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明显的提高,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与单株叶数和穗粗的一般配合力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产量性状
一般配合力
遗传力
加性方差
《作物杂志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进行灰斑病生理小种水平上的抗性鉴定 ,10个生理小种对主栽品种的致病率在 37.5 %~ 85 %之间 ,最高为 6号生理小种。主栽品种中 ,有的只具有单一的专化抗性 ,有的则可以分别抵抗几个甚至全部生理小种 ,具有广谱抗性 ,抗 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品种共 5个 ,占主栽品种总数的 2 5 % ,感 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品种共6个 ,占主栽品种总数的 30 %。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主栽品种
灰斑病
生理小种
《北方园艺
》
2004
北大核心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近年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育成的小麦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性状及其在我国春麦区的表现,选用新引进的10个CIMMYT小麦新品种和我国15个主栽春小麦品种,在国内9个试点进行了两年联合多点试验。结果表明,CIMMYT小麦新品种对我国中西部地区适应性较好,在产量和品质方面总体表现较我国品种好,其中大多数品种具有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沉淀值较高,对叶锈病抗性突出。今后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同时,应把改良我国小麦的加工品质和抗病性作为重点,开展对CIMMYT小麦种质的直接和间接利用研究。
关键词:
普通小麦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论述 1 986年 - 2 0 0 0年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研究的成就和展望。在此期间 ,各育种单位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1 0 8个大豆优良品种 ,其中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 81个 ,占 75 %。育成品种在生育期、产量、抗病虫性、品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育种技术得到了发展。并对育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成就
展望
《作物杂志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常发生且危害严重的海南玉米病、虫害是南育南繁工作的大敌。总结了多年的防治经验和教训,研究了南繁玉米病虫危害发生规律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做好南育南繁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玉米
南育南繁
病害
虫害
防治对策
《麦类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生化标记和选择性回交方法(5次)将17+18亚基转移到了黑龙江省主栽小麦品种克旱9、克丰3和龙麦20之中。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的7+8或7+9亚基类型与其相应的17+18亚基类型相比,其Zeleny沉降值与干面筋比值除龙麦20略高外,其它品种均有较大程度下降。3个品种的17+18亚基类型的面团稳定时间和最大抗延阻力与7+8或7+9亚基类型相比均有较大降低。
关键词:
小麦
17+18亚基
回交
烘烤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