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13种抗生素残留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磺胺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13种抗生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仪器分析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3种抗生素在50~1 000 ng/mL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检出限在0.02~0.04 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在69%~111%之间,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有机肥料中13种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运用该方法在有机肥料实际检测中发现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土霉素等抗生素残留。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抗生素残留 有机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喷水肥一体化提高冬小麦产量与品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山西南部麦区节水省氮合理运筹模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9个水氮组合模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氮肥利用率、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氮互作对冬小麦拔节期单株分蘖、成穗数和籽粒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以微喷4次(W_2,越冬水、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和优化施氮(N_3,施氮N 225kg·hm-2,60%底施+30%拔节期追施+10%灌浆期追施)水氮一体化组合处理产量最高,与CK(越冬期和拔节期漫灌,习惯施氮)相比,冬前单株分蘖增加13%,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9.36%和61.8%。2.相同灌水模式下,不同施氮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微喷3次以目标产量施氮(N_2)的产量最高;微喷4次以优化施氮(N_3)产量最高,与习惯施氮(N_1)相比,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61.8%。3.相同施氮模式下,以微喷4次的产量最高。综合分析各水氮处理组合以W_2N_3的小麦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为最高,且节水节肥、籽粒品质最优,因此,推荐该模式为山西省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的节水节肥减施增效水氮运筹模式。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喷水肥一体化 群体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幼树篱壁形树形试验初报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良种板栗"燕红"为试材,采用拉枝整形的方法,以传统树形自然圆头形为对照,对板栗幼树新树形篱壁形在营养生长、结果性状及光合生理主要指标进行系统测定,研究板栗新树形-篱壁形对生长、生理、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篱壁形较自然圆头形受光面积大、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单位面积产量高。

关键词: 板栗 篱壁形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毒害草—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探讨

草地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是我国西部高寒草甸一种危害严重的毒害草,为明确黄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发芽前处理和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最为显著: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增大;并且,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均高于与之对应的变温条件。其中,25℃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最高为15.3%;10℃/5℃变温时最低,仅为1.3%。另外,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发芽指数增大、发芽时间缩短、硬实率降低:10℃/5℃时其发芽指数最低仅为0.05,平均发芽开始时间长达22.3d,硬实率高达97.2%。再者,发芽前处理对于黄花棘豆发芽状况的效应亦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温度为变温25℃/5℃时,冷水浸种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缩短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温度为恒温10℃时,冷水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然而,其他温度条件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开始时间及硬实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高寒草甸年均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情况,黄花棘豆依靠种子快速建立种群的机会较小。

关键词: 发芽率 发芽指数 低温处理 冷水浸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配改良剂对黄瓜铅积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农业工程 2017

摘要:为验证组配改良剂对铅污染黄瓜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两种浓度铅污染土壤中不同组配改良剂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黄瓜果实中铅积累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0、1 200 mg/kg两种浓度铅污染土壤施用组配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4.02%和25.96%,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5.25倍和4.93倍,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7.86%和233.33%,微生物总量分别增加2.72倍和4.32倍,但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施用组配改良剂后,两种浓度铅污染土壤黄瓜果实铅含量分别降低54.85%和30.17%,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24.59%和23.61%,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59.52%和42.16%,并显著提高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及可溶固形物含量,黄瓜果实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品质显著提升,说明该组配改良剂对铅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 黄瓜 重金属 改良剂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用甜菜新品种金甜1号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金甜1号的叶柄为叶用蔬菜中少有的金黄色,颜色鲜艳,产量高,抗逆性强,观赏特性明显,是典型的赏食两用蔬菜品种。甜菜为黎科甜菜属植物,分为野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又分为4个变种:叶用甜菜、糖用甜菜、根用甜菜、饲用甜菜。叶用甜菜(Bata vulgaris L.var.cicla L.)英文名称为Leaf beet、Swiss chard,又称牛皮菜、莙荙菜、厚皮菜。叶用甜菜在我国中部的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雄性不育松散型花椰菜新品种京松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京松1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060为母本,自交系1028-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松散型花椰菜一代杂种。中晚熟,从定植至收获秋季85d(天)左右,春季65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花球白、松散,花梗浅绿,单球质量1.5kg以上。营养品质好,富含矿物营养和硫代葡萄糖苷。每667m2产量3100kg左右。适合北京及周边地区春、秋季露地栽培。

关键词: 松散型花椰菜(松花菜) 京松1号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松黑木吉丁”或“松迹地吉丁”学名考

环境昆虫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北京等地的一些油松由于生长衰弱,遭受梢小蠹和吉丁的为害。过去北京等地记录的为害油松的吉丁为"松黑木吉丁"、"松迹地吉丁"、"松黑吉丁"或"迹地吉丁",所用的学名均是Melanophila acuminata。通过对采集于北京油松上的吉丁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这是一个误订,正确的学名应为松阴吉丁Phaenops yin Kubáňet Bíly,2009,分布于我国北京、陕西、甘肃、河北和山西。本文描述了松阴吉丁的形态特征,及与相近种的区分,并提供了松阴吉丁及迹地吉丁Melanophila acuminata的彩图。

关键词: 油松 蛀干害虫 松阴吉丁 迹地吉丁 误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采后光控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光控保鲜技术因其安全、绿色、环保、高效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蔬菜采后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主要分为LED光保鲜,紫外光辐照保鲜和辐射保鲜三大类。该文系统的阐述了不同种类光控保鲜技术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光控保鲜技术在蔬菜采后生理特性调控、营养品质的维持和微生物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控保鲜 采后蔬菜 生理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切苹果臭氧水杀菌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在鲜切加工过程中,采用臭氧水进行杀菌处理,确定了臭氧水的最佳杀菌浓度、杀菌时间和杀菌温度,并研究了臭氧水杀菌处理对鲜切苹果低温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和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 15℃臭氧水处理鲜切苹果5 min,对其表面微生物的杀灭作用效果明显,在贮藏9 d时,该处理鲜切苹果的菌落总数仅是对照的1.7%。同时,该处理抑制了鲜切苹果的褐变,延缓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失重率。总之,1.00 mg/L 15℃臭氧水处理鲜切苹果5 min,杀菌效果和保持果实品质的效果均较好。

关键词: 鲜切 苹果 臭氧水 杀菌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