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枣树访花昆虫多样性及药剂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枣树花期的访花昆虫,更好地利用昆虫为其授粉,本文对山西运城市临猗县、晋中市太谷县和吕梁市临县3地枣树的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枣树访花昆虫共计23种,隶属4目12科。运城临猗与晋中太谷间群落相似性最高,相似性系数为0.27,属于中等不相似,其它为极不相似。日活动规律观察表明,膜翅目与双翅目都属于单峰型,活动高峰为9∶30-10∶00、7∶30-8∶00。同一生境下,喷施药剂会影响访花昆虫的数量,一天中喷施清水的枣树访花昆虫244头,喷施药剂的枣树访花昆虫仅61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为充分发挥玉米杂交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目的,本研究以中国生产和推广应用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在多变低水条件下,根据成熟期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剖析其高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杂交种间其水分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变异范围,玉米杂交种水分利用效率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类型;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各构成性状在品种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不同玉米品种可利用不同性状达到水分的高效利用;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与水分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的性状是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因此,在生产应用中应因地制宜选用不同玉米杂交种,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重视相关性状的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
《安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玉米作为山西省主要种植的农作物,要想实现玉米产量的稳定增加,必须做好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该文从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玉米各个生长阶段应注意的田间管理工作,期望能对山西省玉米产量的稳定提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变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诱变育种是通过人工诱变方法对作物基因组进行改造。为了探讨不同诱变技术的方法、优缺点以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运用,笔者归纳了物理、化学、生物和空间等技术诱发突变的原理及方法;比较了传统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缺点;分析了不同诱变技术的作用机理;总结了不同诱变技术在不同作物上的运用。最后指出了目前诱变育种的缺陷,展望了诱变育种的前景,为探索诱变育种在现代化育种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酒葡萄赤霞珠避雨栽培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降低雨水对酿酒葡萄生长的影响,提高酿酒葡萄品质。[方法]2011—2012年在赤霞珠葡萄上开展避雨栽培试验,研究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病害发生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能够有效降低赤霞珠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在葡萄生长后期降雨较多的年份,避雨栽培可确保葡萄顺利通过成熟期;在葡萄生长后期降雨较少的年份,避雨栽培赤霞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有机酸等指标相比露地栽培差异不明显;在同等酿造条件下,避雨栽培赤霞珠酿造的葡萄酒在口感、色泽等方面明显优于露地栽培。[结论]避雨栽培能够有效降低雨水对酿酒葡萄生长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山西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山西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山西省分离的4株猪圆环病毒流行株(SXXZ1株、SXXZ2株、SXTY株和SXJZ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外34株主要流行毒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与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4株PCV2山西流行株全基因组核酸序列全长SXJZ株为1 768bp,其余均为1 767bp,分别占25%和75%。4株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5.9%~100.0%,与国内外34株参考株同源性为94.5%~99.9%,与国产疫苗株同源性为95.6%~99.8%;PCV2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的SXXZ1株、SXXZ2株和SXTY株属于PCV-2b基因型,SXJZ株属于PCV-2e基因型,其中SXXZ1株和SXXZ2株与广东QY株的进化关系最近,SXTY与奥地利AUT5株的进化关系最近,SXJZ与福建FJ株的进化关系最近;而SXXZ1株、SXXZ2株和SXTY株与山西PCV2疫苗DBN-SX07-2株的进化关系较近,SXJZ株与国内PCV2疫苗LG株的进化关系较近。从而证实在山西省流行的PCV2毒株以PCV-2b为主,同时还分离出了PCV-2e亚型,表明山西省存在PCV-2e亚型毒株。本试验结果为山西省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