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以棉铃虫精巢为材料,气干法制片,Giemsa染色,研究了棉铃虫精巢的形态变化和精子发生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棉铃虫的精巢自预蛹期开始会发生融合现象;雄性棉铃虫染色体数目为n=31。还发现雌性幼虫的腹部有4个腺体,可以作为幼虫的性别特征。
关键词:
棉铃虫
幼虫性征
精巢
染色体
精子发生
《核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无菌培养条件下发芽率、成苗率、苗高和根长的测定结果表明 ,4个高羊茅品种的辐射敏感性差异很大 ,美洲虎 3号和可奇思对辐射比较敏感 ,半致死剂量大约在 1 5 0Gy左右 ,凌志和猎狗 5号的辐射敏感性分别中等和较弱。用低剂量γ射线处理可促进高羊茅成熟种子的愈伤形成 ,而且诱导愈伤中胚性愈伤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因此 ,成熟种子辐照处理可作为提高高羊茅组培效率的一种辅助手段。
关键词:
高羊茅
辐射敏感性
辐照处理
愈伤诱导
胚性愈伤
《中国水稻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紫外诱变 ,筛选获得了 2 74个稻瘟病菌的温度敏感型突变体 ,这些突变体在 2 5℃下可以生长 ,而在 33℃下不能生长。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有 32个突变体的致病性显著降低 ;在 33℃条件下 ,不萌发的有 7个 ;有 1 2个萌发后停止生长 ,不能形成附着胞 ;有 9个可以形成附着胞 ,以后停止生长 ;有 4个形成膨大透明且成串生长的附着胞 ,随后停止生长。有些温度敏感型突变体形成子囊壳的能力也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温度敏感型突变体
萌发
附着胞
子囊壳
《微生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了余杭大蒜病样中的大蒜E病毒 (GarV E)的全长CP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 ,纯化表达产物后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 ,抗血清与GarV E的CP起强的特异性反应。 7个大蒜样品中 ,内蒙古赤峰市、宁夏银川和甘肃天水等 4个样品受到GarV E的侵染。试验也证明了田间GarV E编码的CP分子量为 35kD ,不同于已报道的其他葱X病毒属成员的 2 8kD外壳蛋白
关键词:
大蒜E病毒
原核表达
抗血清制备
《浙江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土壤质量是指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健康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质量,是现代土壤学研究的核心。本文综述了土壤质量的内涵、土壤质量研究的重要性与重点、土壤质量演变的规律及土壤退化的途径。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内涵
演变
退化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机挑选415日龄绍兴鸭320羽, 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持续9周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和5 mg穔g-1大豆黄酮,记录产蛋率、蛋重和摄食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2水平,相对定量RT-PCR方法,测定下丘脑GH受体、IGF-1受体、GnRH及垂体GH受体、IGF-1受体、GH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提高7.70%(P<0.01),平均蛋重也有所增加 (P =0.058),料蛋比降低6.44%(P<0.01);血清E2水平显著提高(P<0.01)。下丘脑GH受体和IGF-1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GnRH基因表达显著升高;垂体GH受体和IGF-1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但GH mRNA含量显著提高。提示大豆黄酮可以通过中枢途径调节下丘脑-垂体生长轴和生殖轴某些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动物的繁殖功能。
关键词:
绍兴鸭
大豆黄酮
产蛋性能
基因表达
《细胞生物学杂志
》
2004
CSCD
摘要:作为热带和亚热带最重要的花卉之一,兰花在基因工程的改良上有着诱人的前景。现就与兰花转基因有关的方面,即成功遗传转化的兰花种属、兰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培养、转基因外植体的处理、转基因材料的选择技巧、引入的外源基因和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兰花转基因的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
兰花
愈伤组织
类原球茎
转基因
《蚕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杂交育种方法 ,结合抗病及耐氟性能的筛选 ,育成了优质、稳产的家蚕夏秋用新品种秋菊×新 6。经浙江省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鉴定 ,该品种表现出强健、好养、眠起齐快 ,适合省力简易化饲养 ;丝质优良 ,洁净 95 72~99 4 2分 ,解舒率 6 8 75 %~ 78 78% ,符合自动缫丝工艺的要求。
关键词:
家蚕
夏秋用品种
秋菊
新6
杂交育种
《园艺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晚荠蜜梅’是从‘荸荠种’中选出的优质晚熟杨梅新品种 ,成熟期比‘荸荠种’延迟 5d以上 ,鲜食加工兼用 ,抗逆性强 ,性状稳定 ,品质优良 ,平均单果质量 12 5g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 13 7%。
关键词:
杨梅
品种
晚熟
《土壤通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氮肥和稻草氮的利用率进行了3年6季同位素15N田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首季单季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为37.02%,050cm土壤中15N的残留率为25.81%。经过连续3年6季的种植,作物肥料N的累计回收率分别为40.15(秸杆还田)41.63%(秸杆不还田),050cm土壤中15N的残留率仍达到23.62(秸杆不还田)28.33%(秸杆还田)。在不施氮肥条件下,小麦对稻草氮的吸收率为4.46%,第二季单季稻对稻草氮的吸收率为4.78%。5季作物累计吸收稻草氮11.76%,而土壤残留率为70.37%。
关键词:
氮素
稻草
15N示踪
氮肥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