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柑橘完熟采收增糖效应及其机理

果树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完熟采收对宫川温州蜜柑果实精积累影响和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分配特性及运输机制。结果表明:完熟采收可使柑橘汁囊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明显提高。光合产物主要通过背维管束输入汁囊,完熟采收期间分配到汁囊的光合产物占整个果实18%,而分配到可食组织(维管束+囊瓣皮+汁囊)的光合产物却超过60%。从着色期到完熟采收期,维管束到囊瓣皮再到汁囊存在一个由高到低的~(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比活度梯度,其中从囊瓣皮到汁囊的梯度都随汁囊糖积累而稳步上升。上述结果表明完熟采收有利于提高果实含糖量,光合产物通过存在于运输路径中由高到低的光合产物梯度推动而持续输入汁囊是完熟采收增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温州蜜柑 完熟采收 糖积累 光合产物 运输 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病毒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山东省玉米矮花叶病毒原分离物(SD)进行了寄主范围、血清学等普通生物学鉴定,测定了该病毒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该病毒基因组RNA由9596个核苷酸组成(不包括3′-polyA的长度),整个基因组按一个ORF编码一个3063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序列比较表明,该病毒分离物(SD)与玉米矮花叶病河南分离物(HN,EMBL登录号:AF494510)核苷酸全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 2%,与已报道的甘蔗花叶病毒(SCMV)7个分离物同源性也高达79 5%~98 2%,但与玉米矮花叶病毒保加利亚分离物(MDMV-Bg,AJ001691)和高梁花叶病毒萧山甘蔗分离物(SrMV-XoS,AJ310197)的同源性仅为67 8%和69 3%,与约翰逊草花叶病毒(Z26920,JGMV)差异最大。系统进化树分析也表明,该病毒与SCMV分离物位于同一进化簇,而与MDMV进化关系很远。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毒原 甘蔗花叶病毒 基因组全序列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夹竹桃叶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夹竹桃叶乙醇提取物对茭白二化螟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二化螟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和内吸毒力。对2龄1日龄幼虫选择性与非选择性的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14.33μg/mL和613.94μg/mL,生长发育的抑制中浓度为1171.4μg/mL。内吸作用表现为拒食和毒杀活性。但对蚁螟的触杀作用不明显,对天敌螟黄足绒茧蜂安全。

关键词: 夹竹桃 茭白 二化螟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选择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粒长、粒宽、长宽比、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单株有效穗、主茎剑叶长,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测定的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仅穗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受不育系的影响略大。(3)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浙农8010A、协青早A和全龙A较好,恢复系以J413、明恢63选、95 13和M105较好。(4)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各性状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型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鲜剂和保鲜膜处理对净菜茭白贮藏效果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试验用南方型多用途保鲜库(SMCS),在冷藏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保鲜剂和保鲜膜对净菜茭白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号保鲜剂+1号保鲜膜处理的净菜茭白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均低于其余3个处理,其贮藏效果最好。

关键词: 净菜茭白 保鲜剂 保鲜膜 贮藏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苔小孢子培养及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3 CSCD

摘要:以早熟菜苔(Brassica rapa ssp.parachinensis)品种油青四九为供体材料,研究了更新培养液和秋水仙碱分别直接处理分离的菜苔小孢子对胚发生频率的影响。分离小孢子先用 NLN-17培养液32℃热激培养2 d,换成 NLN-10培养液后在24℃继续培养,比不换培养液直接用 NLN-10培养液处理的胚状体产量明显提高,更新培养液并能改善胚状体质量。用秋水仙碱0.8mg/L 直接处理分离小孢子能明显增加肝状体产量,秋水仙碱浓度过高不利出胚和胚状体萌发,流式细胞仪(FCM)鉴定菜苔小孢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表明,有较高的自发二倍体率(70%)和四倍体率(8%),而其它多倍体和混倍体比率相对较少。

关键词: 菜苔 小孢子培养 胚胎发生 再生植株 秋水仙碱 倍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的耐性和补偿作用评价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耐虫性测定结果表明 ,培矮 6 4S/ 32E(超级稻 )对褐飞虱为害具有较强的耐虫性 ,嘉育 948(籼稻 )兼有耐虫性和抗生性 ,秀水 11(粳稻 )和汕优 6 3(籼型杂交稻 )与TN1(感虫对照 )一样无耐虫性 ,ASD7、IR6 4为抗生性品种。稻株生长补偿作用结果表明 ,无论接虫或者剪分蘖处理 ,秀水 11和汕优 6 3品种的稻株株高、茎蘖数、倒 2叶叶面积、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根系活力 (以伤流量表示 )的变化率与TN1相似 ,说明秀水 11和汕优 6 3品种均无明显的补偿作用。培矮 6 4S/ 32E品种的株高、叶面积无明显变化 ,茎蘖数大大增加 ,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小 ,表明它有较强的补偿能力。嘉育 948的株高减小 ,但茎蘖数和叶面积增加 ,表现出较强的补偿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褐飞虱 耐性 补偿作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对米饭质地测定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对籼稻、粳稻和爪哇稻3个亚种的8个水稻品种开展米饭质地研究。结果表明米饭质地的动性弹性率和动性损失指标受实验预处理的影响较大:(1)随着煮饭时加水量的增加,测定值明显降低;(2)采用电饭煲、医用高压锅和微波炉不同煮饭方法预处理,动性弹性率和动性损失测定值的差异较大,受测样品的变异系数(CV)较大,达12.1%~44.7%;(3)浸水时间和煮饭加热时间长短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4)不同出米率与冷饭的测定结果类似,因品种而异其结果变化不同。米饭质地的损失正切值几乎不受加水量、浸水时间和煮饭方法的影响。从不同出米率、煮饭加热时间和冷饭的测定结果分析,虽然损失正切值略有增加或减少,但其变异系数均在5.6%以下,有较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水稻 米饭质地 预处理 动性弹性率 动性损失 损失正切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茧质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研究

蚕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对 3个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蚕品种的 3个茧质性状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 ,并建立起一个包括微环境效应在内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生物统计模型 ,对该模型的参数作最大似然估计认为 :在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3个茧质性状中 ,除独立的基因型和环境效应外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也是影响家蚕茧质性状的表现型的重要因素 ,而且这种互作效应有时要大于独立的基因型效应 ,即在茧质性状的表现型中基因型与微环境的交互作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 家蚕 茧质性状 基因型—环境互作 非减数分裂孤雌生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豆芽孢杆菌剂对AA鸡生产性能和十二指肠消化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3 CSCD

摘要:研究报道了纳豆芽孢杆菌对AA鸡生长性能和十二指肠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剂能提高AA鸡生长性能,当添加量为200mg/kg时,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2.47g和5.11g。纳豆芽孢杆菌剂能提高十二指肠消化酶(总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力52.2%~89.2%。纳豆芽孢杆菌剂添加量对存活率影响不大。纳豆芽孢杆菌剂的最佳添加量为200mg/kg。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剂 AA鸡 生长性能 十二指肠消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